第四百八十二節築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潼河每年攜帶數以十億噸的泥沙奔而下,到入海口處由於水放緩,大量的泥沙沉積下來,經年曆久,在入海口位置形成了一個數百里方圓灘塗沼澤。
每年開之後,潼河入海口冰層融化,海喧囂;而等到入夏後風平靜,承接上游暴雨洪水的潼河滾滾而來,潼河入海口同樣是洪水滔天,肆意氾濫,使得這數百里方圓之地,妖蠻部族本沒有立足之地,成為了荒禽異獸的家園。
陳海站在海陵原西南麓的主峯,往北眺望過去,綿延的荒灘水澤似乎沒有盡頭,無數的鴉雀荒禽棲息高過人頭的雜草之中,偶爾能看到一兩頭巨大的妖鱷,從沼澤深處猛撲出來,獵殺無意間闖入其領地的小獸或者荒獸——還有一些體形巨大的巨鷲,在萬丈高原翱翔,警惕的盯着兩大波不速之客。
陳海所立的海陵原,是這片沼澤灘塗南面的一片丘陵區,距離堯山約有四百多里,呈西南、東北走向,從地脈上來説,應該是堯山的餘脈。
海陵原縱深近兩百里,雖然是潼河入海口最成規模的丘陵帶,但主要都是由低矮的荒嶺組成,大多在數十米到百餘米之間,西南麓主峯甚至都不足二百米。
在鐵崖部和黑燕軍騎兵的連番襲擾之下,拓跋旗最終率八萬兵馬,簇擁着大量的奴隸、牲口進入海陵原緊靠潼河的東北麓,而鐵崖部則從海陵原的西麓,緩慢而堅定的近敵軍。
相比較而言,海陵原東北麓地勢更險峻一些,不僅山勢更成為一個整體矗立在潼河邊外,主峯也有四百多米高。
拓跋旗率部進駐海陵原東北麓,除了東北麓地勢更為險峻,有利防守外,更主要的還是背依潼河,在白水城援兵抵達潼河西岸之後,拓跋旗在海陵原東麓卻不再孤立無援,糧草也能通過潼河解決。
瀚海草原上的部族以遊牧為主,並不擅長江河捕撈漁獲,但不意味着諸部族就絕然不會造船。
拓跋部奠定基業的白水城,就背靠定波湖,也很早就俘虜一批人族工匠製造船舶,當時是為了加強對定波湖的控制,沒想到這時候會派上用地,而從定波湖,也有一條數百米寬的大河——白水河——從海陵原的對岸匯入潼口後再入海。
拓跋旗選擇退到海陵原構築防線,是他深刻用意的,陳海站在西南麓主峯之巔,都能隱隱看到有帆影從極東方向,沿着白水河的河道漸漸往潼河駛來,那數點帆影之上,應該有着從白水城增援過來的援兵跟補給。
不過拓跋部擁有的船隻還是太有限了,本不可能將西岸的八萬多兵馬以及大量的奴隸、牲口一次接走。
鐵崖軍第一、第二大營以及閻淵所率的黑燕軍殘部,從三個方向近海陵原,也以海陵原西麓主峯為核心,在兩線構造防線,以備將拓跋旗所部八萬鋭、大量被脅脅的奴隸,封堵在海陵原西南麓以北、潼河河道與瀚海東岸相的夾角區域。
海陵原西南麓也有兩條主要的溪河發育,一條往東匯入潼河,一條往北入北面的沼澤區。
這兩條一名資水、一名野鷲河的溪河,水面頗為開闊,但河道只有二三米深,水也不湍急,絕無法跟潼河相提並論,但為鐵崖軍與黑燕軍封鎖拓跋部在潼河西岸的兵馬,提供很大的便利。
除了沿資水、野鷲河構建十數座軍外,鐵崖軍、黑燕軍主力也分別從西麓主峯的兩翼越過資水、野鷲河,對東北方向上的拓跋部,保持進攻勢態。
站在西南麓主峯之巔,陳海看着兩翼簡易軍寨裏綿延的軍帳,心中慨萬千。
自從他神魂被帶入這方世界之後,已經過去了十數年。
十數年的時間,他寄舍姚興廢體之中,一步步騰挪,費盡心機,到今總算是有些模樣了。
仔細算一算,包括自己在內,將魔猿等妖丹境大妖也算上,龍驤大營除了蒼遺之外,擁有道丹修為者,已近十——閻淵絕不甘願向宗閥低頭,悍然率黑燕軍殘部北上,但他心裏終究是惘的,看不到黑燕軍未來的出路在哪裏,在陳海揭開血魔大劫的殘酷真相之後,閻淵道心反倒堅固了,修為甚至有進一步往道丹境後期突破的跡象,閻淵所統帥的這一部分黑燕軍,自然也就成了陳海所能依重跟信賴的戰力。
誰能想象陳海從早年的一無所有,到此時直接控御三十萬鋭戰兵(龍驤大營、絕軍、黑燕軍以及鐵崖軍第二大營),僅僅只用了十數年的時間,這還沒有將鐵崖部的戰力計算在內。
由於魚龍變和虎踞等武道秘形功法的傳播,僅龍驤大營以及董寧所掌握的絕軍,就湧現出三四萬通玄境悍卒,而閻淵所率的黑燕軍,絕大多數都是經過多次血戰錘鍊的老卒,擁有通玄境修為底子的悍卒,比例絕不在絕軍跟龍驤大營之下——目前也就鐵崖軍第二戰營相對較弱一些,後續需要進一步的加強。
陳海真要將諸多力量,都聚集到天水郡,又與天機學宮互為表裏,這等實力放眼整個燕州,也能與董氏、苗氏等王侯級的宗閥一爭高下了。
然而陳立的目的,並非要與董氏、苗氏等王侯郡族一爭雌雄,也無意去替代贏氏統治燕州,他心裏清楚,這樣的實力面對隨時會暴發的血魔大劫,依舊是那麼的弱不風。
蒼遺、閻淵、樂毅、鐵鯤、鐵都、齊寒江、鶴婆婆等,這時候皆往西麓主峯這邊飛過來。
看到人都到齊了,陳海伸手釋出一團玄光,隨着光幕的展開,整個海陵原的地形圖,清晰無誤的在眾人眼前展開來,雙方的兵力部署以及營寨安排,也都直觀的呈現出來…
“拓跋部率部佔據東北麓的主峯後,將兵馬都收入東北主峯到潼河東岸的寬谷之中固守,他們擺明了想要借地形之便,支撐到潼河冰封之時。”陳立説道。
陳海展現的地形圖,非常的立體,大家能清晰看到拓跋部八萬多兵馬以及大量奴隸、牲口所佔據的東南麓寬谷的地形特點。
從東北麓主峯一直延伸到潼河西岸的山谷,長約三十里,最狹窄處不到一里,最寬處也就三四里而已,兩側的山嶺看似不高,卻格外的險峻…
齊寒江了一口冷氣,嘴道:“拓跋旗這老小子真夠陰損的,搶先佔據這座山谷,後期的戰事難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