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212楊家族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祭祖結束。

楊立冬陪着族老在説話。

“冬子,你教子有方啊,不愧是知縣大人都是你家的座上賓了。”説話的是楊氏一族的十大族老之一。楊全中的堂叔,即是楊知故的堂爺爺,楊七公。

楊氏一族並非只有這十個老一輩分的,這十名族老代表着各房各支權衡之下的人選,很多時候代表着各支的利益。

自打成為了楊家十老後,楊家村後人多半都是以排名來稱呼這十位。

故,楊七公也就成了七公。

“是啊,咱楊家村往後可是就指着冬子你了,令人沒想到的是,你的兒子居然也能跟你一般出息,果然是虎父無犬子。教得好,教得好吶!吾族興旺,指可待!”不得不承認,楊立冬還是被誇得蠻舒服的,楊四公不愧是念過幾年書的,這若是誇起人來,也能講到人心裏頭去(。虎父無犬子!

楊四公心裏微微地有些懊惱,這也才剛剛坐下,哪知楊七公這個老不要臉的,寒暄幾句都等不及,就搶先誇起來。而他卻是落了後塵。

段娘子的爺爺,楊二公冷哼一聲,突兀的冷哼聲,聽着怪刺耳的。楊四公面容微囧。”你們這何止是老了,難不成眼睛都跟着瞎了?”楊二公毫不留情地掃視了一圈。

自打孫媳婦出了那事兒以後,楊二公在村子裏的威望降了大好一截子,楊三公、楊四公對他這個排位“二”虎視眈眈。恨不得立刻取而代之。

楊二公雖説知道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不過自打段娘子成了二孫子的媳婦後,楊二公凡事都看開了些。若是三年後他做不成這“楊二公”他就安安穩穩地在怡曾孫,小子過得也頂不錯的。

如今,自家如今的豆腐鋪子生意也頗為地紅火,他那一筋的兒子,如今也幫着豆腐坊磨豆腐,又添置了一頭驢。生意紅火地讓人眼熱。

田慧一向歡喜段娘子做的豆腐,“石頭宴”每要消耗十多板豆腐,除了專門的石鍋豆腐。就是石鍋魚裏都會放些薄片豆腐。所以,豆腐的消耗並不小。

自打“石頭宴”從段娘子那兒定了大量的豆腐後,鎮上好些消息靈通的酒家,聽着風聲地尋來了楊家村。段娘子的豆腐價格可是比鎮上的便宜。又是能送貨上門的。不知,是不是楊家村的那口古井的水的緣故,這豆腐就是比段娘子孃家的豆腐還有剔透幾分。

段娘子的孃家,也開始跟段娘子走動起來,不過是段娘子的哥哥嫂子,段娘子也並不去多理會。就是那幾年孃家跟她斷絕了關係,段娘子還是每年年禮節禮,該是如此就是如此。

不過。現在二老都不在了,段娘子也就不再回孃家了。

饒是一筋的公爹如何勸。段娘子都是笑眯眯地應“是”轉個背,該如此就是如此。

段娘子已經出了月子了,生了個大胖孫子。雖説有早了幾,不過,母子健康。

楊二公更是滿足,就是一筋的公爹如今也是啥話兒都不説。沒有啥比得上人丁興旺更重要。

所以,在楊家村,一個特會生養的媳婦,也是頗受重視的。

原本,楊氏一族的十大族老是分成兩派的,還有三個牆頭草。楊二公是屬於壩那邊的領頭兒,楊大公是楊里正同一支隔房的叔叔。也是以前的里正。

就是楊里正也沒少挨楊大公的責罵,楊里正在楊大公的面前,一向是有些拘謹。

他知道自己的里正之位多少有些僥倖,不過是楊大公的兒子實在是太小了,不過,楊大公如今的孫子,正是跟楊里正的兒子差不多大。

以楊里正的私心而論,他自然是盼着自己的兒子能繼了自己的里正之位,不過,若是楊大公的孫子人緣本事都不賴,那麼自己兒子定是沒望了。

楊里正越想越沮喪,不過不敢表出來罷了。

“二公説的是,端辰端逸哥倆一直都是慧娘照顧着長大的,就是啓蒙也是託了慧娘一個人。二公説的是,我做的不多,如今也就是每送去接來,做不了啥事兒。

若是我再生個兒子,往後也是讓慧娘教着啓蒙,端看端辰端逸哥倆,就知道慧娘教得不賴,至少啓蒙還是不成問題的。她管教小子,自有一套。”楊立冬説着,有些汗顏。田慧平裏並不怎麼教圓子哥倆,多半就是圓子哥倆自身資質好。

楊大公原本一直微笑着聽着眾人説笑,直到聽到這話才忍不住冷下臉來。

“我楊家村的小子怎能養在婦人的懷裏,你是上過戰場的,定是有不凡的見識的,怎會生出婦人之仁?”若是説不通,楊立冬就不想搭理這些老傢伙。楊里正歉意地衝着楊立冬搖搖頭。

“五叔,這誰家的娃兒小時候不是,娘啊帶着的,這大了,自是去學堂了,這哪是婦人能拘得住的。

説起學堂,咱村子的學堂就快要建好了,清明過後,挑個好子就可以請先生過來,然後就能正式地開課了。那,冬子,你可得一早過來——”楊立冬算了下子,“怕是不得空了,三月十二就是清明瞭。府試的子就是定在四月初二,就怕鎮上的客棧到時候客滿了,可是無處落下了。”

“自然,自然,定是要以端辰端逸的府試為重!”楊里正明瞭,有重要事兒自然不強求。

楊立冬沒有説的是,今年的事兒很多,要在今年服徭役之前將事兒都給安排好了。

不過,楊立冬並不打算讓圓子哥倆住客棧,若是他沒記錯的話,當時有不少的空宅子讓楊立冬自己選,楊立冬棄了靈州府的宅子,選了南下鎮的這個三進的宅子。

原是以為,他是沒啥事兒會去靈州城的,就是要去,也只是住個幾,那自然有客棧。

倒不是買不起宅子,想來西市的宅子都是鬧得慌,這是打算去備考的,若是被驚擾着了,那就得不償失了。

至於東市的,定然是沒有那種一進的,小兩進的小宅子,大宅院,他買不起…

總不能因為住那麼幾回,就去買上一座大宅院。

所以,楊立冬決定向老戰友借宅子去,那還有人打掃着,只要人過去住了就成了。

“村子裏大抵有幾個小子會來學堂唸書?”反正也是乾坐着,楊立冬還是選擇跟楊里正説説話,隔了一代,代溝總是小了一些。

楊里正如坐針氈,“大抵有三十多個小子,不過,自打端辰中了縣案首的消息傳來,又多了七八個,如今大抵有四十個左右,還有好幾個小丫頭也要來跟着唸書識字呢!”楊里正原本一直跟着楊家人稱呼“圓子糰子”的,不過,不知為何,楊立冬這回卻是在人前直呼“楊端辰、楊端逸”楊里正從善如

有樣學樣。

這一回,楊大公並不多説,因為他的曾孫女,也在這幾個小丫頭之列。楊大公就一個曾孫,一個曾孫女,自然是寵得緊。

還有錢氏的孫女,一一和二二。

“小丫頭可是比那些個小子來勁兒——説不準將小子都給比了下去了。

不過,這一個先生會不會太少了些?”楊大公也笑着説道。

楊里正也正有此憂慮,“嗯,這四十多人一間屋子都坐不下去,兩個先生是少不了的。只是,如今,咱只定了一個先生,怕是不夠——”楊二公的曾孫子,都是在這些小子之列,若是因為先生的事兒個耽擱了,怕是不知道啥時候才能請得到先生。

“現在請先生怕是不好請吧?不是聽説,聖上非常重視科舉,那些秀才啥的,不都得一心想着趕考去?

冬子,你有法子不?”楊立冬雖説念過幾年書,不過,自己又不是秀才,勉強過了縣試,院試考了兩回,才堪堪過了。要不然,他也不會鋌而走險,走上了從軍這一條路。

一介武將,怎會跟書生打道,就是認識的書生也不多。別説,還是秀才,進士舉人的倒是不少,不過,人家可不會才到小村子裏給人啓蒙。

“不曾有認識的,我跟書生打道的不多。要不,再問問楊柳村的那個先生?”楊立冬實話實説,實在是忙得騰不出手來在去折騰這些事兒。

楊里正點頭。

“嗯,我明就去拜訪楊柳村的先生去,南下鎮也有不少窮困潦倒的書生的。”因為書生自力更生,賺錢能力較差,楊家村的開出的條件很優渥。

洗衣做飯都有人包攬了。

楊七公看着楊立冬説説笑笑,分外刺眼。村子裏誰人都知道,這圓子糰子原本是她這一支的族人,若是田慧娘三人沒有從柯氏這一家出去,那麼,楊立冬想娶慧娘,怕是得付出不少代價。

就是圓子糰子,也不可能不人認他們這個最親的族人。

如今,這倆小子已經成了別人家的了,就是中了狀元又如何!

一想到,柯氏又了個小丫頭來頂着三兒子這一房,楊七公就差點兒吐出一口老血!這人是不是想招上門女婿,上門孫女婿想得瘋了!

聽説,柯氏的幺女,楊知雲,到現在,這親事還不曾定下來!又是招女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