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123進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慧娘,你是不是看不起我?”段娘子突然冒出一句話,抬頭直直地看着田慧。

田慧搖頭,這是哪兒跟哪兒。

“嫁到楊家村來,是我心甘情願的。這麼些年,我睜眼就只知道做豆腐,笑着賣豆腐,來送往地,連個説説心裏話的都沒有,幸虧小妹長大了…”段娘子似乎想到什麼,曳然而止。

“走吧,出去吧!”段娘子一進屋子,就直地跪下了。

“爺爺,我對不起楊家!”楊老太爺急了,連枴杖都忘記拿了,上前就來扶段娘子。

“胡説!誰敢這樣子説,我就是豁出了這把老骨頭也要跟她拼命!

趕緊起來,你身子不好,都是為楊家給累着的,是我們楊家欠了你啊!”幸虧,楊老太爺還不糊塗。就是糊塗了也還好,知道護着段娘子。

這事兒就不會做得太絕了。

田慧也替段娘子慶幸,這些年的付出,也算是值得了。

若是讓村子裏的知道了,段娘子有了身子了!段娘子怕是連活路都沒有了吧?

段娘子也隨着楊老太爺起來,在原來的位置上坐了,低頭不語。

田慧不知道自己這會兒是不是應該走了,只是氣氛怪詭異的,她也不知道如何開口。

“要不,我先走了?”田慧詢問地望向楊小妹,楊小妹茫然無措。

“我孫媳婦咋樣了?要不要開個方子?不開方子就沒事兒了?”一個人都不説!

“沒事兒,就是有了身孕了!”田慧故意裝作,“多大點兒事”的語氣,果然,輕輕鬆鬆地説了出來。整個人都清泉石上了,清清的。

呃…

楊老太爺一頓,“小妹,趕緊去拿熱水來!”段娘子也慌了神了,顧不上自己該如何了。

“水在鍋裏,再加把火!”衝着跑出去的小妹大喊道。

又是捏又是灌水的。

楊老太爺總算是動了動。

“爺爺,我不會害楊家丟臉的,你放心!這孩子我不要!”段娘子趴在楊老太爺的膝蓋上,悶聲道。

楊老太爺抬手,摸了摸段娘子的頭頂。

“慧娘,你把我孫媳婦的情況跟我説説…”聽完。無語。

田慧識趣地提出了告辭,“若是要留,最好還是吃我的方子。這胎危險的…”田慧想了想還是説道:“這事兒照理也輪不上我説啥,我就只是個大夫,我還是那句話,若是這胎不養好,段娘子往後是不大可能再有小孩兒了,就是有,也懷不住!

至於我這張嘴。你們也放心,我不會往外頭去説的,就是錢嬸子他們我都不會提一個字的。

我就説是吃壞了東西了。其他的,再多的我也做不了,畢竟我只是個大夫…”楊老太爺一下子老了好幾歲,“小妹。去送送慧娘吧。”蒼老無力。

過了幾。一直沒有消息傳出來。

段娘子的婆家人也沒有上門來尋田慧來開方子。

田慧特意多出去溜達溜達,想湊巧碰上楊小妹,段娘子的婆家人好像集體消失了,對此,田慧也無能為力。

“慧娘,錢嬸子剛剛找你呢,説是楊柳村的那個學堂已經説好了,咱明就送他們三個去學堂。不過聽説先生要考校的。”阿土娘來挑水,遇上了正在滿村子閒逛的田慧。

“真的嗎?早先不是聽説不再招學生了嗎?”田慧聞言。就跟着挑着水的阿土娘往回走。

“錢嬸剛剛在尋你呢,還以為你在我家呢。對了,你這幾這是咋了,咋每閒的就在水井旁溜達了。這子是越來越好了,你家的幾畝地也夠幾個小的吃的了,鋪子的租金也夠你們過活了,可比村子裏的好些人都要過得好呢…”呃,這是怕她想不開?

“想啥呢,我好着呢,我還不捨得死呢!就是要死,也不會污了這口井!”田慧咬牙切齒道,要不是看在阿土娘挑着兩桶滿滿的水的份上,田慧一準過去“大刑伺候”阿土娘怕癢!

到了錢氏的小院兒,錢氏也正在等着田慧。

劈頭蓋臉地就是一頓訓,“你這幾咋的了,魂不守舍的,這又是在動啥歪腦筋了?”錢氏拿着“不省心地”眼神望着田慧,田慧支支吾吾,口不能言。

“嬸子,快説説學堂的事兒吧,我剛剛聽阿土娘説了一些,咋就願意收學生了呢?是不是還要考校考校的?咱啥時候去見先生呢?”田慧岔開話題。

錢氏瞪了眼田慧,“你問那麼多,讓我一下子咋説呢!”錢氏又下了力氣地瞪了眼田慧,罵了句,“不省心的”才開口悠悠地説了起來。

可見,也真是下了一番力氣去打聽的。

楊柳村裏的學堂的先生是個秀才,已過不惑之年。

據説,這個老秀才是打算參加今年的秋闈的,若是考中了,就是舉人了,那就不會在這小小的楊柳村給小娃子當啓蒙的先生了。

越穿越真,所以,就算是才過了旱災,都有不少家境還算過得去的人家,爭着送自家娃子去學堂。

這個老秀才適時地放出話來,説是不再收了。

得到消息的田慧幾人,也無可奈何。

錢氏聽到了,“啪”地拍了桌子,信誓旦旦地説,這事兒包在她身上。

想她以前在孃家,也是要風得風的“女子”這才嫁出去幾十年,村子裏就不買賬了?

第二,錢氏就匆匆地帶着三個小子,並田慧一人去了楊柳村。

楊知通趕的牛車。

“老大,你先去你姥爺家看看,有啥活兒能幫上做做的,也不知道你姥爺的菜園子有沒有翻好了!”楊知故已經好幾都沒有回去了,一直在楊柳村幫着做活兒。錢氏估摸着,這菜也應該種下了。

“嘿,姥爺又不會讓我動他的菜園子…”不過雖是這樣説,楊知通還是趕着牛車去姥爺家了。

楊柳村的學堂就離村口不遠。

大隱書院。

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口氣不小,田慧自然對這個先生有了更大的期望。

不管口氣小不小,只要有本事就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