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回莊烈帝山窮水盡李自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此時的李自成確實是意氣風發,奮鬥了多年的李自成,如今也建立了一個國家了,大順,目前的形勢也如同這個國號一樣,太順利了,自從在崇禎十七年天在西安稱帝以來,李自成就在謀士牛金星、顧君恩、黃玉等人催促下,起兵伐明。
出了陝西,就是山西境內了,總將軍劉宗先行。山西各地百姓從李自成到西安以後,就哄傳着李自成如何仁義,人馬紀律如何嚴明,紛紛等待李自成大軍一到就要降。果然大順軍渡河以後,各地土民不但親眼看到了李自成的紀律確實很好,一路秋毫無犯,而且讀到了提營首總將軍劉宗的佈告。所以從一月二十二起,就出現了到處降的形勢。平陽知府張璘然投降了,受到了重用。平陽的大鄉紳申家嚴逃到山中,被家奴們捉到,獻給大順軍。劉宗因他為富不仁,民憤很大,下令嚴加拷打,他將家中的金銀、財寶、糧食全都出,然後處死。這件事使平陽府的百姓們人心大快,李自成大軍的威望就提的更高了。
李自成在到處降的情況下進入山西,他的前邊有兩三千威武的騎兵,然後是一隊騎兵打着各種形式的旗幟和儀仗,還有一班樂隊在馬上奏樂。大順朝的內閣、六政府、文諭院等衙門的主管大臣,各帶奴僕、衙役、騎兵,跟隨在後,然後又是二千騎兵。另外還有五百弓弩手,二百火器手。這五六千騎兵,是大順皇帝的護衞親軍,盔甲整齊,旗幟鮮明,馬匹壯。再後是五百匹騾子和一百匹駱駝,馱運食物和糧草。共計有一萬多人,起義十五年來,李自成第一次以帝王的派頭,率領大軍出征。他自己和跟隨在他身邊的文臣武將,在離開長安前,已經料到會一路降。如今果然如此,所以儘管距離北京的路程尚遠,但是人人都認為勝利已在眼前。幾年前,傳了許久的讖記,上邊説“十八子主神器”又詩句中有“李繼朱”三個字。如今看來大勢已定,這讖記完全應驗了。那幫在長安新投降或沿路上新投降的文臣們,也都慶幸自己早識天命,變成了從龍之臣。
東征大軍只顧向前,各地方一般都不留兵駐守。新委派的地方官吏,遵照李自成的嚴令,搜捕明朝的宗室和各府、州、縣的鄉宦、富民,以及鄉宦的親屬。只要是平魚地方,積有民憤的人,一概捉拿,嚴刑拷打,強迫他們獻出金銀,充作軍餉;沒收他們的存糧,部分充作軍餉,部分散給饑民。凡是已經投降的府、州、縣,都迅速委派了大順朝的縣令。當時關中多年戰亂,加上天災不斷,既要供應東征大軍,還要供應西征西寧和駐守榆林。寧夏等地的人馬,所以東征軍進入山西以後,搜捕明朝宗室和地方鄉宦、大户,嚴刑拷打,迫他們獻出金銀財寶和糧食,既是為國為民除害(至於到底其中有多少是冤枉的,並不知道),又為了解決大軍給養和朝廷開支。新委派的各府、州、縣官吏,都把這件事做惜口向民間搜索騾馬,當做軍餉,並不奇怪。可是山西省也是災荒不斷,生產破壞,城鄉凋敝。李自成只考慮如何供應東征大軍,長驅入燕,趕快攻破北京。至於如何使新委派的官吏採取一些有效的辦法,使百姓能夠過安定的子,休養生息,就來不及考慮了,又或者説,他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四十萬騎兵,六十萬步兵每所消耗的糧食就是個天文數字了,北方又是乾旱,到底能給李自成提供多少的糧草,他自己也不知道。他不同於李無庸,一方面走的是兵的路子,另一方面有儲備了大量的糧草。須知道打天下容易,而治天下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沒有糧草支援,就算你能攻取大量的城池又有什麼用呢!糧草、撫民、得天下。三者是不可分割的。
此刻昌平已經是黃的海洋了,李自成的百萬大軍就駐紮在這個小的縣城裏,昌平是北京的南大門,離北京的距離一天都不到,可以説是個天然的前沿指揮所。李自成的行在也在這裏。
昌平州衙還比較寬敞,被作為大順皇帝的臨時行宮。軍師府駐在昌平總兵的鎮台衙門,丞相府駐在學宮,六政府和文諭院分別擠在別處衙門和民宅,而御營親軍等部隊都分駐兵營,又在空地上搭起了許多帳篷。晚膳以後,李自成同劉宗稍談數語,便命傳宣官分頭傳知丞相、正副軍師、六政府尚書、侍郎以及文諭院學士等中央大臣,來行宮開御前會議。
雖然以前的御前會議都召開了許多次了,但眾人都知道眼前這個御前會議非同尋常,畢竟北京城雖然被明王朝經營了數百年,但是面對李自成的百萬鋭,還是不堪一擊的,北京如今也算是李自成的囊中之物了。如今要討論的當然是關於攻下北京後的情況了。
“陛下,臣認為我軍士氣如虹,而朝廷已經落西山,如今我軍已經將北京城團團圍住,只等着陛下的一聲令下了。”李巖拱手道。在他的旁邊仍然是貌美如花的紅娘子。
李自成點了點頭,微笑道:“明克敵,攻取北京,全是卿家等人的功勞。朕當重賞。”自從李自成在西安稱帝以來,牛金星害怕泥腿子出身的李自成鬧出一些笑話,所以拼命的教導李自成讀書,現在看來還是有些效果的,説話也變的文縐縐的。
“定都西安這是我朝建立的時候就確定的國策,西安乃是數朝故都,擁有餚函之固,關中平原沃野千里,乃是帝王之資也!北京雖然有山海關天險,但氣候惡劣,沒有多少的帝王之氣,以後就作為朕的行在了,每年夏天的時候倒是一個避暑的勝地了。北京以前是屬於幽州境內,如今就改做幽州府。”李自成又吩咐道。
“軍師,如今佔了京城,崇禎當如何是好?”天無二,國無二君的道理,眾人都是知道的。如此一來,崇禎的命運也就註定了,饒是眾人都是草莽出身,對朝廷沒有多少情,但是崇禎皇帝也並非昏庸無能,與紂王等同之輩,一時間眾人都有慼慼之,就是李自成自己也有不忍之。
“陛下,以臣看來,崇禎雖是亡國之君,然與歷代亡國之君不同。崇禎情剛烈,人所盡知。城破之時,他既不肯投降,也不願被俘受辱,必將自盡於宮中,或自縊,或服毒,或*,甚至他會將后妃們都召到宮中,一起死於火中,轟轟烈烈殉國。這些都有可能。陛下不必擔心。”顧君恩好半響才出列説道。
“恩。”李自成聞言點了點頭。
“陛下,臣以為昌平有大軍百萬,而對面的北京城兵無戰心,又無良將,城中民心都在我方,十萬大軍足足可以拿下,剩下的兵力不如投想河南、江蘇、安徽等地,快速的佔領長江以北的大部分領土,獲得更多的縱橫空間。”李巖忽然説道。
顧君恩眼中神光一閃,也奏道:“制將軍所言甚是,如今河南、安徽、江蘇等地,只有劉澤清的十萬殘兵守衞,可以説是天賜與陛下,陛下此時不取,恐怕為他人所取。”
“天下何人還是朕的對手?”李自成大怒道:“崇禎、還是張獻忠,他們都不是。朕乃天命所歸,天下是朕的天下。”
“台灣的李無庸,臣聽説此人雄才大略,又善於將兵,手下有雄兵三十餘萬,戰將無數,又有宋獻策等人的輔助,而大成至聖先師的後人孔胤玉也投到了台灣。”顧君恩接着説道。
“顧大人多慮了。”牛金星突然笑道:“且不説陛下乃天命之主,就算你説那個李無庸那麼厲害,台灣遠離大陸,就算等他知道我大軍已經攻下了北京城,那也是幾個月以後的事情了,幾個以後,天下大局以定,他李無庸還能翻出個天來嗎?到時候,陛下隨便封他個什麼官,讓他好好的替陛下鎮守南疆。”其他眾人都點了點頭,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大順王朝上下,誰也沒有想到李無庸的三十幾萬大軍,在中原各地已經發起了有組織,有預謀的攻擊。
李自成望了望左右,又對劉宗説道:“論打仗,誰也比不上你,明,你就開始進攻外城吧!軍師,你算一算,明幾時攻城恰當?”
“十八如有微雨,外城可破;破了外城之後,十九黎明可破內城。”牛金星想都沒想一下,就説了出來。
“好,捷軒(劉宗的字),明,朕就看你的威風了。”李自成豪情四的説道。
“臣遵旨,明必破外城,獻與陛下。”劉宗是個實在人,他説什麼時候破,就一定會在什麼時候破。李自成旁邊眾人也都紛紛讚揚起來,只有李巖夫婦臉上出了一絲凝重。
環顧之間,卻被李自成看個分明,心裏微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