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61第十二章巡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衞青看見嬴政來了,當下也有些尷尬,畢竟衞子夫是自己姐姐,別人背後説長道短,還是這樣齷齪言辭,就算不被嬴政聽見也不是什麼好事。

衞青還想着怎麼給嬴政賠不是,反而是嬴政並不意衞子夫話,笑着對衞子夫道:“皇后娘娘不必多慮,皇上也只是賞識卑臣才幹,至於皇上到底是怎麼個心思,那就只有請皇后娘娘自己去問陛下了,臣…可是愛莫能助。”他説完,也不管衞子夫變化彩面,行禮道:“卑臣還要去學舍,先告辭了。”嬴政説罷了就走,衞子夫盯着他背影看了良久,喃喃道:“陳阿嬌時候就受了寵愛,現陳阿嬌不了,連一個男人也被皇上這麼寵信着。”衞青見衞子夫這樣,道:“姐姐還是有空多陪陪據兒,別想這些有沒,據兒如今也上學舍了,姐姐多盯着他學習,還有讓…讓去病教教他功夫,也好強身健體。”衞青提起霍去病時候,下意識就斷了一下,覺得非常不自然,好衞子夫心中有事,也就沒有去注意衞青不自然。

主父偃承明殿退朝之後留了下來,當年自己推恩令拿給陳皇后看過,但是陳皇后説並不是時機,主父偃這麼多年來一直等待着時機。

前不久他與隆慮侯一起着手查辦燕山王劉定國事情,主父偃覺得正好藉着燕國機會,將自己推恩令呈上去。

劉徹看了一遍竹簡上內容,笑道:“推恩,這個名字好,虧你也能想得出來。”主父偃看劉徹面,於是欣喜跪下來笑道:“謝皇上讚許。”

“這麼多年,”劉徹輕輕點着桌案上竹簡,道:“因為先皇用武力平定七國之亂事情,朕一直想要安撫各個諸侯王,但是一旦對這些諸侯王仁慈一點兒,他們就會變本加厲,你這個辦法好啊,邊封邊削,化整為零!”主父偃笑道:“正是,卑臣正是這個意思,普天之下諸侯子弟,誰不希望自己能夠世襲侯位,只不過太子只有一個,也讓頗多諸侯子弟非常不滿。實行推恩令,將土地劃分給每個諸侯子弟,人均有份,既能彰顯皇上仁愛之心,又能達到削弱諸侯權利目。”

“主父偃啊。”劉徹長身而起,慢慢步下台階,道:“但是你想過沒有,這些個諸侯王可都是老巨猾,大多數也是真叔叔伯伯輩分,他們之中混跡朝廷年歲可比你要長多,你這份推恩令實際意思,諸侯王必能看懂,若是到時候諸侯王羣起而亂,這怎麼辦?”主父偃一時被劉徹問得愣了,這個問題雖然咄咄人,但是確實就像是個倒刺一樣,如果推恩令一實施,諸侯王不滿意劉徹表面推恩實則削藩舉措,聯合起來謀反,那可是很棘手。

作為一個君王,採納臣子意見同時,也要全面考慮,防患於未然。

主父偃想到了推恩,卻忘了這一劫,被劉徹一問,有些回答不上來。

劉徹也沒怪罪他,主父偃忠心劉徹看得見,只不過鞠躬力了些,劉徹笑道:“跟朕來。”主父偃不知道劉徹要去哪裏,道:“皇上,這是去哪?”劉徹出了承明殿,一邊走一邊笑道:“去請教一個智囊。”主父偃心裏琢磨着這個“智囊”是誰,只不過想了半天也沒想到,難不成還是東方朔了?可是東方朔因為官位太低,都不能來上朝,皇上想要請教也就不可能是他了。

主父偃跟着劉徹一路走,並不是太遠,到了地方,隱隱能聽見屋子裏面稚讀書聲。

劉徹走進去,主父偃垂着首跟進去,用餘光瞟着裏面。

卻見讀書正是小皇子劉據,而剩下一個人就是當朝丞相,被封隆慮侯嬴政了。

皇上所説智囊,也就只能是嬴政無疑了。

劉徹走進去,小包子劉據一見,立刻放下竹簡跑過來,撞劉徹懷裏,嘻嘻笑道:“父皇來了!”劉徹坐下來,將他抱起來放自己腿上,笑道:“據兒有沒有跟着老師好好讀書?”劉據點點頭,道:“自然有,兒子除了學習霸術,今天還學了一點儒學。”主父偃聽着小皇子劉據説他學是霸術,有些吃驚,畢竟皇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人人皆知事情,而霸術並非是儒家一部分。

主父偃少時出來遊學,先學了長短縱橫之術,但是並沒有受到重用,後來知道劉徹重用儒生,就拋棄了長短縱橫之術,開始學習儒學,後來才受到了重用,可見主父偃確實是學到了派別才能有今天。

不過主父偃不知道,其實劉徹想要並不是具體學派,皇帝想要緊緊是一個束縛朝臣,束縛百姓統一思想罷了,經過秦朝□,劉徹不可能把這個思想設為法家,儒學講究休養生息仁義治天下,這正好能安撫朝臣和百姓,所以劉徹才選擇獨尊儒術。

劉徹笑答:“據兒這麼小,懂了幾分?”小包子劉據道:“父皇別看兒子還小,但是老師講很好,據兒懂了好多好多!”

“是麼。”劉徹輕輕掐了掐劉據小臉蛋,樣子十分寵愛。

主父偃見皇上並沒有生氣樣子,有些吃驚,實是摸不透車劉徹心思。

劉徹和小包子説了幾句話,才轉入了正題,道:“主父偃,把你推恩令,拿給丞相看看。”主父偃應了一聲,恭恭敬敬將竹簡呈給嬴政,道:“隆慮侯,請過目。”嬴政一聽“推恩令”三個字,其實都不必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因為他身為陳阿嬌時候,主父偃也給他看過相同東西。

嬴政還是拿過來,似乎像那麼回事似看了兩眼。

劉徹見他看完了,道:“丞相覺得這個推恩令怎麼樣?”嬴政想了想,道:“如今皇上已經掌握了兵權,朝中也算是平和,卑臣以為推恩令可行。”劉徹點點頭,嬴政又道:“只是要實行這推恩令,還需要有一道前奏才行。”

“哦?”劉徹笑了起來,道:“你繼續説。”嬴政道:“推恩令意圖是邊封邊削,想必各位諸侯王也能參透其中道理,表面封地實則削藩,如果諸侯王手中還握有可調動兵權,推恩實則是太危險了,只有將諸侯王兵權集中朝廷手裏,才能頒佈推恩。”劉徹笑意濃,側頭看了一眼主父偃,主父偃已經有些吃驚了,他沒想到嬴政想法竟然和劉徹一樣。

主父偃不知道,其實這就是帝王和臣子不同,因為嬴政和劉徹一樣,都是一代帝王。

劉徹道:“主父偃就是向你來請教這個問題,如何才能防止諸侯王作亂,兵權要怎麼辦。”嬴政想了一會兒,道:“皇上可以往諸侯國派駐中央命官。”主父偃不重複了一遍,“中央命官?”嬴政點頭笑道:“中央命官可是高祖制度,諸侯王不能有任何異議。將諸侯權利架空起來,諸侯王不得處理國政,國政由朝廷派遣中央命官處理,中央命官隸屬十三部刺史,刺史直接向皇上負責。”主父偃聽了,睜大了眼睛,道:“好辦法,好辦法!”隨即轉頭對劉徹道:“皇上,丞相大人説是好辦法!”劉徹點頭,看向嬴政,眯起眼來笑道:“朕果然沒有想錯。”嬴政不知道他説果然沒有想錯是指什麼,不過主父偃知道,皇上指是智囊,不過主父偃知道也不全面。

劉徹還有一層意思,他果然沒有想錯,眼前這個陳蹻真是和已故陳阿嬌像極了,無論是説話方式,還是想出來策略,就連談起國事眼中動光彩,也是一樣晃煞人眼。

劉徹道:“這件事情就這麼辦了,主父偃,你去寫一個詳細奏章來。”

“諾!”主父偃心中有些動,劉徹這意思就是讓自己全權負責這件事情了,能夠得到重用,是主父偃一輩子抱負,自然就高興。

主父偃謝了恩,恭敬退出了太子學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