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七百八十二章千古英雄成底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但凡是在太陽和月亮照耀之下,江河湖海經過的,大地上之上生活的臣民啊,你們遵從偉大的上國,就像是最忠貞的小妾,侍奉自己的夫,自己的父一樣,謙卑而恭順,“凡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大漢臣妾”美索不達米亞出土文物——阿拉米、波斯、漢文三種字體勒紀的唐式鐵碑,及其疏註譯體…

巴格達城中,高聳如林的宣禮塔,已經整整三天沒有聽到晨起晚歸的禱禮聲了。

幾門身管的臼炮,被放在特製的炮車上,沿着呼羅珊門和伊朗門之間的中央大道石板路面,緩慢的拉到相當靠近的程,調整好標表和界,用長杆填入棉布包的藥柄和彈丸,隨着重重的管身後錯,一顆炮彈飛舞着,打在內城伊朗門的金包邊上,崩下一片磚石來,這像是一個信號,又像是一個徵兆,城頭上的新月旗倒了下來,一陣突發短促的嘶喊聲和慘叫之後,一些血淋淋的屍體被拋下來。

城門突然被從內部打開了,一名中年的副將帶着部下出城投降了,這些軍人放下武器,雙手高舉着跪伏在城門兩側。

任由集結在城門前的唐軍將士越過身邊,山呼海嘯這着衝進內城去,然後與趕來的守軍,廝殺成一片。

雖然阿拔斯王朝的最後關頭,並不缺乏忠臣良將,但是什葉派畢竟是穆斯林世界的最大派系之一,特別是對於巴比倫尼亞這片土地來説,哪怕倖存的軍隊和宮衞士之中,也有無可避免的存在。

而他們很多人的家人都還淪陷在外城之中,這無疑是一個極為給力的籌碼和突破口。

愈演愈烈的怒吼廝殺聲中,代表賽里斯人的紅旗,很快就在城頭上豎立起來,而作為城中守軍反撲的叫喊聲。卻似乎正在向內城遠去。

“什葉派的兄弟姐妹們。會謝你今天為他們所做的一切…”一名資深的伊瑪目,對着陪同出來的副將,寬道。

“我們將建立起自己所屬的地方政權,你和你的部下,將是我們的第一任軍事長官…”當然,這位伊瑪目沒有繼續説出來的是,那些賽里斯人許諾他們的地方自治領。是一個由各級什葉派神職人員為主導的政權,治下的大部分職位和權利,將有他們組成的會議來決定和行駛…

隨着內城的易手,好消息似乎接踵而來,伊朗高原的伊斯法罕糧台,送來了兩則大後方通報。

一則是,應我之求,來自國中的大批書籍,已經送到了西鍵城的嶺西大學堂,這批書籍分作經史子集雜學五部,七百多門類,六十萬卷,二百三十萬冊。光是運送的馬車就達到了上千倆。要動用兩個營的騎兵,才能滿足沿途護送的需要。

這批書。其中有少量是朝廷以教化域外為名賞賜的,還有部分是西征帶來的各種利益團體捐獻的,而剩下的大部分,則是很早開始從兩京的各大書坊和印局裏分批次開始印製的,隨同而來的還有配套的書版和各活字。

當然,其中相當部分,是動用了我作為內樞密使的特權和影響力,才得以刊印完成的。

有了這批國內書籍作為基礎,再加上當地翻印和拓錄補充的,只要培養出足夠數量淺識字的人羣,基本可以滿足新徵之土上,光帶軍府屯莊的基本民族認知和傳統教育需求。

就不知道後世會不會有所謂黃漢主義的進分子,挑出來指責我造成了華夏民族的知識失之類的云云。

一則是北天竺經略府夏收已經完成,糧草雜三十四萬石已經發運到了西鍵城,隨同一起抵達的還有數萬口天竺土奴,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適齡的男女青年,目前這批土奴已經抵達寧遠,不將前往河中地區,最終到達伊朗高原安置的大概有一萬多人。

這只是第一批的嘗試,如果成功的話,之後還會有若干個批次,前後預計約有二三十萬口的規模雖然讓這些生活在低緯度熱帶和亞熱帶的天竺人,到高緯度的温帶地區生活,肯定沒那麼容易適應,其中會死掉多少不好説,但是起碼從寧遠到河中到呼羅珊-伊朗高原一線的各地勞動力緊缺,可以得到一定緩解了。

歷史上多少征服者因為後力不繼,而不得不黯然放棄已經唾手可得的成果,而讓敵人絕地逢生或是擁有捲土重來的能力。

在這種良好心情的環繞下,我特地出時間參觀了位於內城的皇家大圖書館。

負責陪同兼作嚮導的,則是當地著名醫院的院長,景教徒朱爾吉斯,一位頭帶平折方巾,身穿黑褶邊大袍,留着大把花白鬍子,他也是曼蘇爾的醫學顧問,現在則是城中景教徒推舉出來的代表。

這時也是早期阿拉伯帝國的一種常態,由於崛起於沙漠中的阿拉比亞民族的文明底藴有限,事實上國內那些詩歌、語言學、文學、數學、天文星象、醫療、工程師、高級工匠等職業和領域,都是由前朝沿襲下來的,那些其他信仰和民族的臣民為主。

皇家大圖書館裏,無數層層疊疊盛放在石質和木板隔間裏的大小卷軸,構成了一面面的扇形隔牆,大部分是羊皮和紙草,還有少量可在木版和金屬片上的古籍。

其中只有很少的伊斯蘭教相關的著作和典籍(語氣誕生不過兩三百年有關),大部分是其他民族和外國的作品,歐幾里得到托勒密,從柏拉圖到亞里士多德,在這裏都可以找到他們的著作。

據説相當部分都是來自埃及的亞歷山大大圖書館。

此外還有大量不知道用途的古物,希臘、埃及、波斯、乃至更久遠巴比倫、蘇美爾風格的飾物,像是博物館一樣陳列在空曠的穹頂之下,其中大部分來自阿拔斯王朝建立過程中的貢品和戰利品,還有小部分則是通過商人,從各地收集而來的。

堆放着大量空白的羊皮紙和草紙版的,抄錄大廳內。最多時可以容納數百上千人同時工作。光是用來提供照明的集簇燈具,就多達數十座。

此外還有格局稍微小一些的研究院和翻譯廳,一些類似鍊金術實驗室及其材料庫房之類的存在,另一些,則是由舒適的軟榻和波斯沙發組成的休息室。

四壁乃至穹頂上,用青金石和滇綠顏料彩繪出繁複的阿拉伯式蔓紋卷花,在牆柱和拱頂過渡的隔層之間。用金粉寫上阿米爾文字的聖訓教導。

其中最大最顯目的正面一條,按照翻譯就是“求知,哪怕遠在中國”雖然只是一座皇家大圖書館,卻代表了全國知識和學術成果和典藏的集大成者,已經很有些,後世那座大名鼎鼎作為學術研究。藏書兼翻譯機構綜合體的智慧宮的雛形,對阿拔斯王朝全國各地的宗教活動和理論研究,具有最終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