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長安篇第二百七十一章謀身拙為安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中書門下平章,錄尚書事,領河北、河東轉運大使,李泌,就如遲來的歷史一般,終於忍不住上書,以河北田土多荒蕪,人口凋敝,兵多且亢,需二、三户養一兵,實在不堪其苦,請易其弊,恢復北方諸道府兵之制,重開班田之法。頓然在西北朝廷裏再次掀起泫然大波。

因為。

這大可以看做朝廷消權弱藩的第一步,不過這地一步並不好走,削奪軍權是一件得罪人。並且很容易被煽動起士兵仇恨。而被當成事後的替罪羊犧牲地事情,連政事堂地二李那些宰相們,雖然説起來頭頭是道。信誓旦旦,卻也都不願意當這個出頭鳥。

沒想到還是由這位了白衣卿相提出來了,大抵也只有他可以不在乎這些譭譽得失把,而且他很有辦法還來了諸道元帥郭李等一大批人的副署,讓事變變的更有説服力。

而且不乏可行,讓將要被裁汰下來地多餘的士兵。轉變成耕戰自足,出入為兵民角轉換的府兵。的確可以省儉朝廷巨大的供給,還可以通過府兵管渡,避免這些士兵解甲歸田後,不安於生活,而繼續亂。

但這件事裏裏地諸多行跡,卻讓我看到了背後另一個人的影子,正留在河北太子小百身邊的少年參軍李萼。

話説原委,還是讓時間如,剎那轉回到成都的那次初會面。

“如今有什麼打算”臨別起身,我只是隨口一問“這”他似乎遲疑了一會。下了很大決心方才道“此番晉見,某有意效法大人之舉上書天。請重開國初的班田之制,歸建府兵,以勇於抗敵的將士將授田之,軍上以為如何”這話一出,不蒂一重錘,不由我與薛景仙相視而驚,要知道中原地區最多豪門氏族。經此一亂,破敗無數,許多地方都不免成為無主之地,難道…

“這可是顏公的意思”薛景仙代我問出心中的疑惑。

“非也,不過是在下見大人減賦促戰之策,一點小小地想法”他有些赫然道“倒讓大人見笑了”當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李萼未免也太大膽了,他的想法,似乎比我搞的減免税賦那一套走地更遠,我雖然有動過效法打土豪分田地的念頭,不過都是偷偷地進村打槍的不要,指使手下吃大户的時候還要給對方冠上諸如通敵、資賊、抗拒官軍等大義凜然的託詞,因為這其中牽涉了多少的厲害干係,要是平常時期,早被眾多利益切身的大地主官僚集團的口水給淹死了,難怪顏老頭要把他派出來,他雖然有才華,顯然在政治上還是個菜鳥,這種言論看起來很有道理,暗中不知道牽扯到多少人的即得利益,一旦被有心人知曉不要説前途灰暗,居然沒被人下黑手幹掉算他運氣。,不過,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不得不承認這是個好辦法,要知道千百年來,農耕經濟體制下,土地本位制度的思想深入人心,能夠擁有一快自己的土地,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讓士兵通過戰功獲得一快自己的土地,這個理由就足夠讓許多貧寒出身的士卒為之拼命了,如果在推恩到那些民軍義勇中去,天知道會爆發出多大的能量。

本朝早期賴以橫掃天下的府兵制度,就是建立這種大量獲得授天田的自耕農的基礎上,只是後來土地兼併益嚴重,許多人失卻了賴一生計的土地卻還要承當軍役,這才造成了府兵制度的徹底崩壞,到本朝開元年間,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王公百官及豪富之家,比置莊田,行兼併,莫懼章程”以至“黎甿失業,户口雕零,忍棄枌榆,轉他土”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民。到本朝開元年間,不得不實行改府歸衞,改府歸邊。

(注:所謂的改府歸衞,改府歸邊,就是因為大唐內地承平久,小户農民為主的府兵,每年要拿五分之一的時間去執役,還不算上來回時間,往往耽誤了農時,因此時有避逃發生。加上地主豪強氏族的土地兼併的趨嚴重,作為府兵基礎,當年依靠班田制建立的自耕農逐漸減少,府兵制度已經名存實亡,雖然先後採取了“並番”(幾年番務並一年完成)“代番”(花錢免役)等措施,但還是無法扭轉內地府兵兵員枯竭的問題,到了天寶八年,有的折衝府已經無兵可上番了。有錢人規避服役,而終勞作的貧户卻要承擔更多的義務,加上許多失去土地這個立身地本。別説自備武器服役。就是人身獨立也成了問題。其弊端也很多,番上過於繁擾,人力物力費嚴重。農民負擔過重等。

為此當時宰相宋景特上書請廢府兵易其制度。其中除了分佈在安西、北庭、河西等邊境上地軍府改編為世襲邊軍軍户外。一部分直屬十六衞的軍府,撤消了作為二級軍隊的建制,變成附屬諸地下級地方兵役管理機構。其防務職能下放到地方,由道的節度使和州的守捉、團練兵分擔。因此雖有其名卻已無其實了。

而作為本軍長駐京畿地區的重要武裝力量,十六衞是不能自行募兵,由地方各府輸送。而且每衞所轄的數十軍府是錯散佈在天下諸道中,既在地方上通過不相統屬的關係而相互制約,又在京畿本衞中通過多來源地兵員,防止某方面勢力利用鄉黨、同年等名目抱團坐大,影響到政權的穩定)。

在這個時空。

由於唐朝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錯節、牢不可分的關係。加之,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形成尾大不掉地局面。到天寶元年(742),邊軍不斷增加。已經達到四十九萬人。

邊軍府兵之所以能得到保留。道理很簡單,土地兼併再怎麼兼併。也不容易兼併到邊境上去。誰願意讓自己的產業可能時刻處在外來的威脅之下,就好比後世全國私佔濫用土地成風。但很少有聽説邊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土地,被違開發,這是一樣地道路。

而作為地區邊軍總帥“節度使”最初只掌兵權,後因統兵作戰的需要,兼管地方行政和財政。節度使權力無限擴大“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富”成為大軍閥。到了平亂結束地戰後,天下節度使已有數十個,他們各掌握一州或幾州的軍、政、財權,使中央政府越來越無力控制。

再加上“河朔之民苦賊暴,所至屯結,多至2人,少者萬人,各為營以拒賊。”整個北方可以説是亢兵成災。按照天寶十二年的户口軍民比例。大致可以維持在十户養一兵。但是現在北方。一户一兵在許多地方都很難看到了。青壯年全部進城當兵去了。++持還沒什麼事。長久就要出問題的。這些經歷過戰爭武裝人員不是隨便可以遣散。需要一個長期而周全的計劃。一。可能就是一場新的動亂源。

就算要實行,也不是現在,起碼要等到戰爭把那些門閥氏族的基掃蕩的差不多,再考慮。當然這種話是隻能心理想想,不能説出來的。

“你的想法甚好,可考慮那些氏族大姓的反彈,這世上是沒有人願意把到手利益出來”我意味深長的勸道道,要知道光我門下就蔭包了許多原本登記中的賦税人口,如果將來要把他們發還原籍,對我來説也是一種損失。

“小萼啊,你有打算捨身取義的準備麼”

“什麼”他非常驚訝的樣子,讓我再次嘆息起來,有理想,有熱血,還有頭腦,多好的炮灰啊。

“畢竟,有些事情光憑一腔熱血和良好的前景,背後牽涉的東西太多,眼下朝廷還要仰仗他們的力量,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你進言上去,雖然你有報國心,但朝廷怕是不會在這個關口上為你一個人,去觸動天下世族門第的基…

“這”雖然他幾句話就被我説的滿臉失望,但我還是稍稍鼓勵和肯定了,他的想法“恩,不過,其實你可以稍緩其事,先行請清丈土地,以其名收無主之地歸於國家,將來時機成再行授受之事,一步步來,那時地為國有,想怎樣也無大礙了”我給他列舉了歷朝歷代幾種比較成功的例子,他也不是那種愚鈍的人,只是在政治上有些幼稚,點明厲害就心了,拜謝而去。後來在河北清理亂兵,他因此也負責起了一些,只能做不能説的事情。,沒想到,居然會在這個時候,終於爆發出來。

相比之下,隨後來自成都的動作也不慢,但就低調的多了,只是剛剛宣佈一條《軍田功授誥》,將為積累有戰功的老兵授田,而且授的是關中戰亂後廣大的無主之地,早早就被龍武軍的還鄉團圈佔下來。

暫時適用範圍也只侷限於龍武軍的老兵,而且真正得授的不過數千人,其他人要等退役後再説,很難對大局產生什麼影響,也不算什麼越權,但是其他後續影響卻是意義深遠。

但一拿到成都朝廷的誥書,我就想放聲大笑起來。龍武軍的老兵福利已經夠好了,在河北的時候常常就有,那些主力軍團的老兵,在戰敗後乘機以歸攏為名跳槽到龍武軍來的事例,甚至還有個別將領為了足夠的代價,偷偷把老兵賣給龍武軍,因為他們的歸屬糾紛,還引發不少龍武軍與那些主將們的杯葛和官司,再加上這個條件,幾乎就可以算是生是龍武軍的人,死是龍武軍的鬼了。

這個先例一開,歷史的,再也無人可以阻擋了,成都那位太上老爺子也不糊塗啊,平時不顯山不水,不隨意表態,但關鍵時候還是出手了。甚至讓西北那裏想反對,也無從反對了,既然龍武軍的老兵可以授田,那其他軍隊呢,是不是也要效法推恩,肯定會有人提出來,相比可以用大義和權勢影響和籠絡的上層將官,普通的士兵要求很簡單也很樸實。

在以農業為主的古代社會,能讓大多數人為之奮鬥一生的目標是什麼,顯然不是所謂的理想和主義,或者民族和大義,而是一塊自己可以耕作的土地,哪怕近代的國朝起家,也是仰仗如此。

沒有士兵的追隨,拉走空頭的將領就沒有任何意義了,特別在這個以兵將多寡決定價值和待遇的特殊時期,而那些各方勢力秘密進行酗酒的那些施恩許爵的手段,可以説一下都做了無用功。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人公然的反對他們期許的利益,那大範圍內人心向背,就是一邊倒的傾向了,這種隱的政治風險,不是什麼上位者都可以承當的。

而且這些授田都在關中之地,有這麼一大批恩心思的老兵存在,對京畿局勢的影響和便利,不言而喻了。

以上的種種,可以説牽一髮而動全面,可以説這一個大勢佈局上的先手,西北已經失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