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7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写着写着她就笑了,抿了会儿嘴,又开始笑。

我觉得一种神秘力量纵了她。

果然,没一会儿老贺让我给她续杯水。

等恭敬地递上水,她把纸条拍过来,说:“拿着,这下心里边儿踏实了吧。”我没说话,因为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么一大摞书,”老贺比划了一下,“你想想,到图书馆全挑出来,一个学期都不怕没事儿干了,还不踏实?”说完,她,伸了个懒

听说最近连老贺都开始晨练了,可喜可贺。

为纪念xxx诞辰100周年,5月21,省都市频道举办了一个电视大奖赛,戏曲、相声、舞蹈、唱歌等等分门别类,各自评奖,最高奖金三万块。

别看说得头头是道,我也是前一天,也就是周五下午才知道的,当时正在场上打球,母亲来了一个电话,说她在平——不光她,半个剧团都在。

我以为又是什么包场演出,不想母亲说她正在省电视台七号演播厅——“门外,”她笑了笑,“你俩要想过来,趁早。”七号演播厅基本快到西三环了,跟陈瑶商量了一下,我俩也就没过去,通俗点说,为一顿饭跑那么远不值当。

结果这什么大奖赛一折腾就是快两天,到周上午十点半时,母亲总算通知我,午饭订在人民路上,十二点准时开吃,过期不候,吓得我跟陈瑶打个的就杀了过去。

人民路中段以脏差闻名,据陈瑶说这里有几个好馆子,我们所在的这个清真羊便是其中之一,“你妈能找到这儿也是厉害”。

除了青霞,剧团的几个项梁柱都在,还带了两个小演员,此外就是表姐和准表姐夫了,我俩前脚刚进,他俩后脚就跟了进来,双方都是一声惊呼。

理所当然,我的光头引起了一众围观,开饭前的十来分钟里,浅灰球帽被揭起了无数次。

大家观摩,赞赏,然后就是哄笑。

张凤棠表示我这个新造型能直接在戏里演个和尚,他们就又笑了起来,陈瑶险些岔了气——有些过分了。

唯独母亲不太意,嫌我搞怪,“是不是想学那周什么鸥?”她说。

她指的是零点的周晓鸥,虽然并无恶意,我还是到自己受到了侮辱,于是就红了脸。

好在羊不错,大家也是频频称赞,小郑搞完洒桌上的场面话后连饮三杯,说电视台这些人效率太低,而且对戏曲从业者不尊重,“不过嘛,好歹三万块钱到手了。”他红着脸,从碗碟间抬起头来,用普通话说。

我瞅瞅母亲,她笑着眨了眨眼:“咱们主要目的还是给剧团,给学校,打个广告,啥钱不钱的。”又是哄堂大笑——旗开得胜让人愉悦。

二十个人吧,分了三桌,母亲跟演员们坐一桌,老的老,小的小的,我们这桌除了张凤棠一家,还捎了个郑向东。

不知谁挑话头,谈起了xxx,于是我问他一个江苏人,跟平有啥关系。

张凤棠撇撇嘴,说可有关系,却半晌憋不出个来,得亏表姐开了腔。

她说文革头几年xxx就下放在平某郊县农场,天天就是喂猪,挖藕。

“你忘了,”母亲扭过脸来,扬扬手,“前几年……”这时《寄印传奇》突然响了起来,她抿了抿嘴,埋头去掏手机。

我强迫自己盯着红油里上下翻滚的羊,不去看她。

母亲挂断没接。

“早几年啊,平的很多藕粉都打着xxx的招牌,你忘了?”

“早几年?起码快十年前!”一个琴师转向我,“你妈过得……”母亲笑了笑,拿纸巾点点嘴,她刚想说点什么,《寄印传奇》又响了起来。

我慌忙去给陈瑶掇菜,“你不是能吃吗,”我笑得呵呵呵的,“多吃点,多吃点。”等待了两三秒,母亲终究是起身,踱了出去。

铃声消失了,但并没有人声传来,或许是此间的香太过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