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怎么可能?”是太平洋对岸发来的版权授权协议书!
也就是说,他的投稿已经进入到了所谓的“proof”程!
虽然各个期刊的规则不一样,但大多数都是在接受稿件之后才会发送授权协议,而这个过程需要一天到两周不等。
也就是说,他的稿件在一瞬间完成了队,直接呈现在了期刊编辑的电脑中……
这难道也是系统的力量?
陆舟咽了口吐沫,在电脑上打开邮箱,下载了邮件中的协议书,按照要求签署了授权协议,将电子档寄回了邮件中给出的地址。
等待了大概五分钟,他刷新了投稿的网页。
【Under-Review】!
陆舟觉自己心脏跳的有些厉害。
这意味着他的文章已经通过了技术编辑的格式审查,即将由专业的学术编辑进行审稿,也就是进行所谓的外审!
一般人第一次投稿都会在技术编辑那个地方卡个几次,不过因为老唐帮他修改过论文的缘故,这一关他似乎一次通过了。而至于接下来的外审,将是整个SCI投稿中最严格,也是最漫长的过程。
因为一般情况下,学术编辑本身也是忙碌的科研人员,而审稿是无偿的工作且需要耗费许多力,因此什么时候为学术界无偿贡献自己的力量,都得看审核员的心情。碰到比较磨蹭或者比较忙的,“UR”这个环节卡你一两个月都不夸张!
等待了大概五分钟,陆舟再次刷新了网页。
这次,稿件的状态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不知为什么,看到这一幕,陆舟反而松了口气。
虽然系统的力量在一定限度内摧毁了他的常识,不过在最关键的地方似乎又回归了常识的范畴。学术编辑不可能为了这种无偿的工作,时时刻刻盯着自己的邮箱。
看来系统并不能纵一个人的行为,虽然它似乎通过某种神秘的力量,让他的稿件在规则范围内完成了队,或许还能让自己的稿件永远出现在学术编辑电子邮箱的第一行,不过这股力量终究还是存在一定制约的因素在里面。
至于这个因素是什么,陆舟暂时还不能确定,但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件好事儿。
如果系统真的强大到能够支配一个人的行为,那就太可怕了。
他虽然享受着系统给他带来的知识和各方面的便利,但并不想在某一天变成系统的傀儡。自由是无价的,即便是在拮据的时候,他也是如此认为。
当然了,要是UR这个最终环节,能在数分考试之前完成就好了……
第18章死强迫症的100经验陆舟也没想到,自己无心中的想法,竟然一语成谶。
就在周六数分考试的前一天,他的电子邮箱里收到了审稿通过的邮件。
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登上网页,陆舟怀着动的心情输入了帐号密码,只见投稿状态那一栏,果真变成了【Completed-accept】!
即,编辑对作者的稿件相当意,决定接受稿件。
刷出来这个状态的话,如果不出意外,论文将在本出版社这个月或者下个月的期刊中进行刊载,同时被收录进SCI期刊数据库中,以供全球数学界的研究人员查阅引用。
心中充了动,陆舟深呼了一口气,反复默念了好几遍平常心,才算是平静了下来。
一般来说,能直接跳过【Revise(修订)】环节的,那都是技术界的大牛。哪怕是一些老教授,偶尔也会因为一些小的瑕疵甚至是学术编辑近乎神经质的要求,被打回稿件反复修改个两三次。
跳过了这个环节,无疑说明了自己的论文已经牛笔到了审稿员连病都挑不出来的程度。
当然了,八成的功劳还是得归系统,系统爸爸亲自给出的论证过程要是还能挑出病来,那尼玛那审稿员才真是牛笔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