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1058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这一套系统……大概得多少钱?”

“这得看客户具体的需要,”看着穿行在厂房内的无人机,陆舟简短地说道,“我们有两种标准,一种标准是针对小企业主,一种是针对大企业主,前者主要设计环节体现在原材料的输入端和制成品的输出端之间的物环节优化,后者主要是针对生产线内部的物环节优化。”

“其实听到了你先前说的那些问题之后,我觉得这两套系统可能都不太适合你们,你们需要的可能是一套针对人口密集城市包裹配送服务的专用物系统。”王伟点了点头。

“你说的没错。”

“我们搞这个智能物网络的长期目标,就是实现整个物配送环节的智能化和无人化。就像先前我和你说的那样,通过大型通工具完成主干路段的运输,然后在通过车载无人机。通过实时演算的航路点对点地将包裹送到客户的手中,然后返回到最近的无人机蜂房充电。与此同时,充电的无人机在物车经过时,对物车进行补充。”事实上这套无人机配送方案,正是陆舟九年前发表的那十篇论文上,描绘出来的蓝图。然而想要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有待解决。

比如无人机航路的实时演算,如何确定效率最高、安全系数最大的配送路线等等。这听起来似乎并不复杂,然而事实上却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

首先无人机的航路不是基于2D平面,而是基于立体的3D空间。再其次任何时候,“多”既复杂这条准则都是适用的。

一线城市中以上京为例,一年的快递吐量达到22亿件,平均到每天也是个相当庞大的数字。整个物网络需要数以万计的无人机来支撑,而这些无人机的配送方案和航路都需要通过计算机来完成规划。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似乎也只有星海一号才能办到了。

听完了王伟的需求之后,陆舟思忖了片刻,开口说道:“其实,你可以考虑把这个智能物网络,整个外包给我们来做。包括配送环节使用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蜂房的设计等等,我们有专业的团队可以胜任这一工作,并且从整体上解决这个问题,也要比分别解决你们碰到的一系列难题,要容易一些。”听到这句话,王伟微微愣了下,迟疑说道。

“这……不太合适吧?在无人机和物车这些设备的采购上,我们有固定的合作伙伴,并且也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如果可以的话,我更希望你们能够针对我们现有的条件,设计这套智能物网络。目前他们提供的产品我们还是比较意的,暂时没有更换供应商的打算。”更换供应商可不是一件小事。

这其中涉及到许多问题。

尤其是对于顺风集团这样规模庞大的企业,牵一发而动全身,也许只是对物配送环节的某一处细节做出一个小小的改动,都可能对现有的经营造成不可预知的影响。

至少,这种事情是需要开几次会才能决定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凭借着一时动,拍拍脑袋就能定下来的。

不只是如此,真正让王伟到犹豫的,还有顺风集团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投了不少钱了。现在就因为碰到了一些瓶颈,而将整个项目外包出去,总有种前期的投资全部费了的觉。

何况,顺风集团是一家市值千亿的大企业,在这种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总让他有种“不踏实”的觉。

大概猜到了王伟心中的顾虑,陆舟思索了片刻之后,开口说道。

“这得看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工业享受规模化的加成,而科研也是一样。将专业的事情给专业的人来做,效率上肯定比你们自己要高的多。我不会强制你们一定要接受我们的标准,但出于一名学者的角度,我肯定是将最好的解决方案放在最前面。”王伟仍然有些犹豫,开口说道:“你们还生产无人机和物车吗?”陆舟:“担心我们在这方面不够专业?”王伟没有说话,但表情明显是默认了这一点。

见状,陆舟笑了笑说。

“我们确实没有工厂,也没有无人机和物车的生产线,但在智能智造2.0时代,这些本不是问题。”看着明显没有理解自己这句话意思的王伟,陆舟继续说道。

“如果你好奇的话,我可以再给你演示一样东西。”说着,他从随行秘书的手中接过了一张平板,递到了自己面前的这位王总手中。

看着一脸懵盯着手中平板的王伟,陆舟继续说道。

“首先,你可以选择你需要的产品参数,然后将你的需求上传到服务器,我们会尽最大的可能完成它。这个过程大概会花上两小时的时间,虽然不算漫长,但也得等一会儿。”

“我们不妨先去吃个午饭,然后再回来。”第1241章未来工业的雏形如果说在见到了中山新材的工厂之后,王伟的心中仅仅是震撼而已。那么在看到了接下来的一幕之后,他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自己心中的震撼。

据陆舟的提示,他在平板上选择了自己需要的产品类型,以及载重、大小、尺寸、设计风格等等一系列参数,然后两人便坐车前往了用餐的饭店。

一顿午饭的时间,当他跟着陆舟再次回到这座工厂前的时候,他在平板上面“订制”的那架无人机的样机,已经停在了他的面前。

是的,就是可以飞的那种样机。

甚至还没有两小时的时间,这架无人机便从一个“念头”变成了现实。若不是站在他旁边的是享誉世界的大学者,他甚至都会忍不住怀疑,这其实是星空科技早就已经准备好的,只是为了起到震撼人眼球的效果,才了这么一个花里胡哨的“定制程序”。

看着已经彻底陷入惊讶、一语不发地站在那里的王伟,陆舟笑了笑,看着那架造型独特的物无人机,解说道。

“比亚蒂的电池,大江的电驱,华威的碳,中山新材的电极、叶片材料……所有零件的订单都在星海一号服务器的后台完成资源的对接,通过自动化的物系统运送到园区内的装配中心,由两对工业级机械臂完成组装。是不是很惊讶?”王伟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点了下头。

“……是惊讶的。”别说是惊讶了。

他甚至本无法想象,这一切是如何在短短两小时的时间里完成的。

哪怕星空科技与各大厂商的关系都足够的铁,并且派出了最优秀的业务员来洽谈合作,想要将整个生产业链从无到有建立起来,也需要花费不小的时间。

无论如何,这都不是两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任务。

看出了王伟脸上的惊讶,陆舟淡淡笑了笑说。

“我理解你心中的惊讶,事实上自从工业这个概念诞生以来,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资源的对接问题,就是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两大瓶颈。”

“一家牛厂想要生产一箱罐装牛,他首先先得从市场确认需求,然后再从整个工业系统中凭借着自己的行业经验或者社会关系,筛选到合适的罐头厂家和牧场,与它们签订合约,形成一条简单的产业链。”

“这一过程我们称其为资源对接。”

“虽然描述起来很简单,但事实上这一环节中包含了许多我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隐成本。比如企业主自身的人际关系,管理层的利益诉求,甚至是地区政策的调控等等。通常情况下,我们无法断定一条产业链是否是高效的,只能通过市场来筛选它,让其中相对高效的那一部分活下来,相对低效的那一部分破产倒闭。”

“在这样的模式下,我们能够确保社会资源最大限度的,动到能够尽可能高效率的使用它们的地方。”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一家既自营牧场、又自营罐头厂、同时也做制品加工的垄断巨头,在市场上往往会比那些仅仅在产业链中扮演某个单一环节的企业,具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听到陆舟突然抛出的这个问题,王伟并没有思考很久。

事实上,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他们能够控制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成本,并且在企业内部完成生产资源的对接,将这部分的成本缩到最低。如果整条产业链越长,他们垄断的环节越多,理论上他们的效率就越高。”陆舟笑着点了点头。

“基本上就是这样的。”

“事实上,智能工业相对于传统工业最大的改善,正是在于这里。凡是有人工参与的环节都是不确定且低效的,包括资源的对接。”

“因此,我们通过AI来代替人工,高效的配置这一部分资源。”

“从两年前,金陵高新技术园区便在下这盘大棋,打造智能化制造体系。我们通过建立一个独立的质量标准体系,通过计算机为每一个纳入这套系统内部的生产单位分配生产任务,由AI来打造整个产业链,而非人工。”

“最先用上这套系统的是祥瑞号空天飞机,当时很多人困惑,为什么没有工厂的我们能够凭空造出一架空天飞机。”

“事实上飞机本不是我们造的,只是在我们的装备中心完成了组装。而那些组装需要的零部件,都是通过标准化的订单,由计算机自动分配给能够完成它的工厂。我们在一天之内决定了要生产什么,然后第二天工业机器就开始为我们的需求运转了。”看着脸上震撼之愈发强烈的王伟,陆舟笑着说道。

“我想把这架无人机作为礼物送给王总。”

“不知道王总是否介意。?”

“怎么会介意?”从震撼中渐渐回过了神来,王伟看向了陆舟,脸上带着郑重的表情说道,“这份贵重的礼物,我就代表顺风集团收下了!”

从金陵回到了深市,这几天来王伟一直都在思考。

那天在访问金陵高新技术园区时看到的一切,深深地震撼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