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一百八十八章 这位小大人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是他啊……许七安恍然大悟,想起了那个白嫖自己诗词的大儒。

杨恭是谁不认识,但说起紫居士,那就如雷贯耳了。这货趁着自己忘记那首送别诗的名字,在二郎诵诗词后,强行安排了诗名。

简直厚颜无到了极点。

许七安后来用诗词吊着书院三位大儒,然后心安理得的白嫖他们,就是受到了紫居士的启发,并且一点点愧疚心理都没有。

人在江湖飘,不是你白嫖,就是我白嫖。

在码头附近雇了一辆马车,张巡抚坐进去之后,掀开车窗帘子,继续说道:“紫居士是元景14年的状元,次年致仕,在书院教书育人,桃李天下。”许七安心里一动:“次年致仕?”状元能进翰林院,而翰林院的庶吉士又被称为储相。也就是说,状元是能角逐首辅之位的。

次年致仕,血亏!

“是受到了朝堂争的倾轧,别看如今各派争斗烈,但面对云鹿书院读书人时,矛头一致对外。”张巡抚叹息一声:“紫居士中状元后,便被丢到了犄角旮旯,无人理会。他因此消沉了一年,连教坊司,次年便辞官而去,回云鹿书院教学。”

…这个我听说过,白嫖了近一年。许七安由衷的羡慕。

对于紫居士遭受朝堂各派倾轧这件事,张巡抚除了叹息,没有多余的解释。

因为有一个云鹿书院小老弟的许七安,心里门儿清。

两百年前的争国本事件,让皇室对云鹿书院的读书人又忌惮又厌恶,于是程姓亚圣崛起,创立国子监,取代云鹿书院为朝廷输送人才。

可以说双方之间既有利益冲突,又有道统之争,若非元景帝是个平衡狂魔,紫居士恐怕至今还在书院里教书育人。

“紫居士才华与手腕可谓当世一,他初到青州,以雷霆之势清扫了布政使司衙门,而后一月之内,共罢黜、入狱贪官污吏一百七十八位,让整个青州官场震动。”张巡抚语气里透着钦佩。

这么鲁莽的吗?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一个京城外放的大员,即使想肃清青州官场,也应该徐徐图之……紫居士接受朝廷委任,成为青州布政使才多久?

许七安心里疑惑,皱眉道:“朝堂各容他这般大动作?”张巡抚笑着说道:“京察期间,朝堂各斗争烈,无法再合作,又有魏公的牵制……”他给了许七安一个“自己意会”的眼神,接着说:“况且,紫居士莽中有细啊,该拿到的罪证都拿到的,该说的话也让一干犯官吐出来了……嗯,云鹿书院的读书人最擅长讲理,不是吗。”大人口中的这个“理”是物理的理吧……许七安心领神会,与张巡抚相视一笑。

抵达青州官办驿站后,张巡抚特意带上许七安,前往布政使司衙门,拜访紫居士。

许七安此时已经意会张巡抚主动攀谈的原因,这位老辣干练的巡抚害怕紫居士不买账,因此拉上他一起。

毕竟这个巡抚,巡的是云州,而非青州。

有了许七安跟着,紫居士绝对会给面子,有求必应。

进了布政使司,吏员引着一干人进了内厅,看茶入座。

“布政使大人去各大衙门视察戒碑之事。”接待他们的是布政使司里的左参政,从四品官员。

张巡抚沉道:“是前院立着的那块石碑?”左参政笑着点头:“布政使大人立戒碑,告诫青州百官,为官当廉正,当造福一方。”张巡抚点点头,这是清扫官场风气之后的余波,“布政使此举用心良苦,只是戒碑上为何空无一字?”左参政无奈道:“布政使大人还没想好刻什么,近苦恼此事。并要求我们集思广益,提供灵,连带着我们都劳神受累。”紫居士很秀嘛,懂得搞征文活动……许七安心说。

大奉版图划分为十六州,许七安把州理解为省,但不是每个州都是省,也有很多小州。

比如青州下辖有十几个州,此外还有府、县等。……此时的布政使杨恭,领着青州一众官员进入了青州府衙,府衙的知府大人谦恭的陪在一侧。

一身绯袍的杨恭,站在石碑前,意的点点头:“众位大人,对于碑文可有提议?”短短数月,他身上那股教书育人的儒雅之气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为政一方的官威。

“下官觉得,可以将布政使大人肃清贪官,匡扶正风的事迹刻在碑上,警戒后来者。”青州知府作揖道。

杨恭有些意动,如此一来,碑文必定会被载入青州地方志,供后人传唱。

但很快他就否决了这个提议:“碑文不宜过多,否则便是繁杂亢长,不够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