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越想越有可能,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凭什么能让那么多腕儿跑来客串?看的时候都注意剧情去了,之后回忆起来才发现,这电影除了几个主要角外,还有好多
悉的面孔。
而且,就连刘德华都来出镜了几分钟,还来首映式上捧场。
但是看那家伙侃侃而谈的样子,于波又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更何况还拿出了非常详细的分镜头脚本,还被姜文证实了的。
于波虽然是刘德华的粉丝,但对国内的娱乐圈也是有所了解的,姜文可不是随随便便给人站台撑场子的主。
“李旭确实很有才华,他拿着分镜头脚本找我的时候,我都看呆了,还是头一次见到有人将分镜头做得这么详细。”姜文此刻在舞台上这么说道。
能让姜文如此称赞,这家伙真是厉害啊,于波看向李旭的目光也隐隐多了些崇拜,忍不住想要再看一次电影。
他不知道,关于自己这种情况,在十年后有个专用名词叫做:被圈粉。
而换成娱记兼自诩影评人的陈岩,却没有被“惑”,哪怕他更清楚姜文是什么人。
有才华,是自己执导。陈岩在随身带着的本子上写下这样的话,这点可以肯定,毕竟,连陆川当初都没有得到姜文这样的评语。
更何况,整部电影那么多大腕,就算是来客串,没两把刷子怎么镇得住?
而且作为娱记兼自诩影评人,他更明白这部电影在节奏、调以及配乐上面,有多么的出
。
等等!陈岩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再看看还在舞台上谈笑着的主创人员。如果这个李旭……背景很大呢?
越想越有可能,之前跟《新京报》的陈严重谈就发现,他们也是得到了通知的。虽说宣发方面跟媒体进行沟通,提一些要求那是常有的事情,但再加上国内大腕扎堆,还有这样能在总局那里通过的剧情,其中的味道就不一样了。
当然,陈岩也知道,要是李旭本身没点能力,也没法出这样一部电影,至少陈道明是
惜羽
的——他在里面演的是首长唐国强的助理,总共约莫五六分钟的出镜时间。
不过陈岩还是很兴奋,一个有背景的年轻导演,聚集了一堆大腕,打造了这样一部电影,无论自身在里面出了多少力,都是天然的话题!
没办法,谁让李旭这么年轻呢,在某些行当中,年轻就是原罪。
想想那些第六代导演,一个个为了几十万几百万的资金,求爹爹告,好不容易拍完了又被各种
映,连本都收不回来。
你一个二十出头的头小子,首部作品就能拉到5000万的资金,比冯小刚都牛了,更别说还有这么多腕儿跑来客串,你让别人怎么想?
所以陈岩越看上面的李旭越顺眼,他当然不会直接在报道里提出这样的疑问,就让主编给自己打招呼的人或者说剧组,不管是使了钱还是来头大,他端碗吃饭的都不可能来不是?
但是,在报道里面不疼不的提上一句,就足够
引读者的目光了,对方也不可能一手遮天,总有看不顺眼的借题发挥,等发酵之后再跟进报道,岂不美滋滋?
他越来越得意,也不觉得这样作有什么问题,千百年来,文人不都是靠这个吃饭么?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李旭对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非常清楚,并且乐意见到。
“我以前说过啊,电影宣传就两点,一是让足够多的人知道这部电影,二是让足够多的人好奇这部电影。第一点就不说了,第二点嘛,我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能引起人们好奇心的宣传点。”在首映式后的酒会上,李旭跟提醒自己的姜文如是说道。
第三十二章成绩还行“年轻,甚至可以说臭未干,首次执导电影就拉了5000万的投资,还有这么多腕儿给自己捧场,想不
引注意力都难。”李旭这么说道,“既然如此,我一开始玩神秘,让公众的注意力都放在电影和你们这些主演身上,等他们看过电影了,却发现导演也是一个热门话题,就会想要再看一遍,而这个行为又会带上亲朋好友,票房就有了。”
“可以啊,你小子会计算啊。”姜文调笑道,“这是真不打算以后再做导演了。”
“置之死地而后生嘛。”李旭毫不在意的摊开手。
这样的宣传也是有后遗症的,无论是5000万的投资,还是腕儿们扎堆客串,都是能引发公众讨论的话题,再加上作为导演的李旭还如此的年轻,少不得被拿到聚光灯下研究。
没准一些事情就会被翻出来,成为部分人的攻击借口。
可惜李旭完全不在意,特么的老子就这么一部电影,
完就滚蛋,还在乎被人挖掘背景,被人指指点点?票房才是最重要的好不好。
早就说过,他虽然已经准备回去混吃等死了,但不代表会对这部电影敷衍了事,所以必要的时候将自己摆放到聚光灯下也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