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可以是在指代浦发,如今的浦发跟五大比起来只是个弟弟,但是相对更重视你也更有合作诚意,是最好的舞台。
亦可以是在暗指魔都银行,隐含提醒——魔都银行如同冬银杏,美不了几天了。
怎么理解都行,又或许全都具备。
这就很考验听者的悟。
现在的年轻人对这套云遮雾罩故玄虚的聊天方式十分不冒,总觉得是了子放,多此一举。
但事实上,类似的语言艺术,在高端场合上自然有其存在的必要。
委婉,是社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试想一下,如果老黄直接对韩烈摆谱:“我们浦发才是你最好的合作伙伴,什么工行建行,人家不会重视你的。另外,少跟魔都银行混在一起,他们内部的问题很大。”丢不丢人?
秦老板和胡总会怎么看待老黄的水平?
这种直白会不会引起听者的不?
如果事事如此直白,怎么筛选出最聪明灵活的下属与合作伙伴?
到了更高层级,比如国事场合,习惯了直白的你是否还有能力正确而又得体的表明立场与态度?
所以,老黄的做法没问题,不方便直白的地方就应该委婉。
响鼓不用重锤,点醒不是指挥,这就叫水平。
而韩烈,因为有【局势判断】的天赋,所以准的领会到了老黄的内含深意。
面对着如此隐晦的“考验”,他笑得轻松自如。
“确实美不胜收。”耳后绒尚未褪尽的少年韩烈,缓缓转头四顾,将球场美景尽收眼底,然后从容接上黄行长的慨——“从这个角度看陆家嘴金融地标,果然别有一番滋味,不再那么冰冷功利,与天地自然相融,成为了金黄画卷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令晚辈不由想起了伟人的那句诗:风物长宜放眼量。
黄行长不但具备金融人的理与客观,同时还有善于发现美的和漫,我看呐,您迟早是要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光芒的!”这记马拍的好响。
但是,老黄却被拍愣了。
与此同时,秦老板和胡明堂亦在面面相觑,就觉脑瓜子嗡嗡作响。
现在的年轻人……
都他妈的是些什么妖怪?!!!
第275章小树不修不直溜韩烈的回应,不是那种一听就令人觉得彩的华丽文章,但是极其耐琢磨。
似乎每一句话的表层下面都隐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叫三个老油条都不敢有丝毫小瞧。
你以委婉劝我,我亦回以暗示。
不但频率对上了,表层内容都对得分毫不差。
并且,听在每个人的耳中,重点都不相同。
高等级的对暗号是这样子的一一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却可以将信息分层传递,逐级下发。
这并不玄学,核心逻辑是:每一个听众所掌握的基础信息都不相同,所以只有完全清楚所有信息的那个人,才能够最正确的理解其含义。
比如秦老板和胡总,他俩对于韩烈本人的格能力以及韩烈与浦发的集都只是略知一二,所以只能领悟到中间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