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767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范兄好!”周赫煊抱拳道。

范伯楷连忙说:“不敢不敢,周神仙是洪门大哥,我在你面前只是小辈子。周神仙带这么多货来是做生意的?有啥子需要帮忙就说一声。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周赫煊笑道:“这都是一些米面油盐和书籍药品,捐给迁来李庄的学术机构。我还运了一批电线过来,准备给李庄通电,到时希望各位父老能够帮忙。”罗伯希喜道:“通电就太好了,周先生为我们李庄做了件大好事啊!”

“这位是?”周赫煊问。

罗南陔立即介绍:“这是我侄子罗伯希,以前当过军中参谋,现在已经退伍了。”周赫煊对罗伯希说:“通电事宜,还请罗老弟组织人手。”

“一定一定。”罗伯希连忙回礼。

罗南陔拉着周赫煊的手说:“周先生,请移驾到镇上,让李庄子弟都见识一下先生的风采。”他又转身对范伯楷说,“范兄弟,周先生运来的货就给你了,都搬到仓库里放好。”

给我就是,”范伯楷猛拍膛,随即大喊,“兄弟伙都来帮把手,周神仙捐的东西,少了一样老子要你们的脑袋!”就在当地袍哥帮忙搬货的时候,罗南陔带着众人簇拥周赫煊进镇子,沿途还有人鸣锣开道:“周神仙来啰,闲人退散!周神仙来啰……”这不喊不要紧,一听是周神仙驾到,全镇百姓纷纷出门看稀奇,男女老少对着周赫煊指指点点。

金岳霖一直不上话,此时连忙追上去:“诶,诶,明诚兄,你先点磺胺给我。”第974章【白】“我们太平时代的事业(考古),现时谈不到别的了,在极省俭的法子下维护它不死,待战后再恢复算最为得体的办法。个人生活已甚苦,但尚不至苦到不堪。我是女人,当然立刻变成纯净的糟糠的典型,租到两间屋子烹调,课子、洗衣、铺,每如在走马灯中过去。中间来几次空袭警报,生活也就到万分。”这段话是抗战期间,林徽因和沈从文谈起考古(主要为考察古建筑)时所说的。

林徽因得的是肺结核病,历史上,她住在李庄的六年几乎都在卧。即便如此,她还拖着病体帮梁思成和金岳霖查阅资料,甚至《中国建筑史》一书有部分内容直接就是林徽因执笔的。

而梁思成也不轻松,他从昆明出发的时候染破伤风,治愈后又前往重庆为营造学社筹集经费,一路奔波辛劳终于在李庄跟病重的子汇合。到李庄以后,梁思成又犯了背上的疾病,不能躺也不能坐,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只能站着做研究。

事实上,夫俩在离开昆明之前就生活窘迫了。梁思成写信给费正清索要美国杂志,而林徽因写信给费梅索要一些旧衣服,谈到这种情况,梁思成在信中自嘲道:“看来我们已实实在在沦为乞丐了。”网上黑林徽因是绿茶的朋友,不知道是否真了解她一生的事迹。只她在抗战前后的表现,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即便没有抗战,一个弱女子拖着病体,数年如一的翻山越岭考察古建筑,没有大毅力本坚持不下来。

留芬饭馆。

梁思成搀扶着林徽因进来,道:“明诚兄,多谢你的帮助。”

“一点小忙而已,”周赫煊责怪道,“思成兄,你前段时间去重庆筹款的时候,为什么不来找我?怎么说我也算是任公的门生弟子。”梁思成苦笑着解释:“我在重庆筹钱的时候,你还在美国没有回来,就不好意思去周公馆打扰嫂子们。”周赫煊又问林徽因:“林先生觉好些了吗?”林徽因说:“服用磺胺以后退烧很快,现在额头只有点微烫了。”周赫煊道:“现在磺胺属于政府管控物资,我这个药厂老板也拿不出太多。我打算每个季度给同济医学院捐一批,你需要用药时就去同济大学拿,他们会特别为你留一份。”金岳霖连连说:“这样就好,这样就好。”这个年代,肺结核还没有什么特效药,磺胺已经算是最有效的药品,至少林徽因不用再硬扛疾病好几年。

就在四人说话之际,突然有人哈哈笑着走进饭馆:“明诚,你这个财神爷终于来了!”周赫煊回头一看,起身抱拳道:“济之先生,孟和兄,孟真兄,好久不见。”李济、陶孟和、傅斯年三人并肩而来,看样子他们关系还不错。但过两年李济和傅斯年就要闹得很不愉快了,都是钱搞出来的,部门之间为了抢有限的经费,这二人差点没打起来。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在李庄很常见,有无数反目成仇的例子。童第周之所以离开李庄,就是被同济大学的生物系主任给走的,这些学者们也非个个都是圣人。

争吵、谩骂、言蜚语、友谊破裂……在李庄的每个角落弥漫着。林徽因在文章里叹:“我很怀疑,是不是人们在一个孤岛上,靠着十分菲薄的供应生活,最终就会以这种小孩子的方式互相打起来。”周赫煊和李济是老人,当年在清华园就经常见面聊天,李济甚至还参与过给小灵均起名字。两人还同去山东考古过,当时周赫煊在现场顺了一片残缺的“蛋壳陶”。

至于陶孟和与傅斯年,周赫煊只在林徽因家的客厅里见过一次,算是点头之

陆陆续续的,饭馆里又来了一些人,都是同济大学的人,分别有周均时、黄榕增、丁文渊、魏特、史图博、克兰、史梯瓦特、陈一荻等等。从魏特到陈一荻这些人都是外教,以德国人和波兰人为主,说的是清一德语,不会德语的同济学生本没法上课。

顺便一提,陈一荻这个德国女博士的丈夫,正是我国著名医学家陈雨苍。如今陈雨苍还在上海法租界做着地下工作,专门为延安和上海传递情报。陈雨苍还没等到建国就去世了,而陈一荻则一直留在新中国任教。

留芬饭馆的老板端着白上桌,笑道:“各位先生,这是我亲自切的裹脚。”魏特这个老外不会说中文,只朝着老板疯狂拍大腿。

老板立即心领神会,乐道:“明白,你是要红烧蹄髈。”魏特眉开眼笑,竖起大拇指说:“轰,轰!”周赫煊笑着用德语说:“魏特先生看来经常来这里吃饭啊。”魏特道:“这家饭店的红烧蹄髈好吃,非常好吃,是我吃过最美妙的食物。”陶孟和说:“最好吃的还是裹脚,肥而不腻,口齿留香。我攒下的那些工资,都贡献给老板了,现在都变成了穷光蛋。不过嘛,就是裹脚的名字太俗,有伤大雅。”周赫煊笑着回头对老板说:“干脆改名叫李庄白吧。”

“这名字好,”老板也是妙人,飞快跑去拿来纸笔,“请周先生赐名题字。”周赫煊挥笔写字的时候,李济哈哈大笑:“老板的生意做得好。”一阵笑之后,周赫煊对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说:“周校长,我从重庆搞来了一批电线,还请你们组织工学院的学生负责搭线安装。这是个大工程,需要从叙府(宜宾)牵线过来,本地的袍哥会已经答应帮忙立电线杆子了。”周均时说:“周先生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你不知道,医学院上解剖课还得挑晴天,不然学生本看不清作。特别是工学院,现在只能上些基础课,都是没电给闹的。”周赫煊又说:“另外,我还运来了一些纸张、肥皂、牙粉、油墨、大米、食盐、药品和油印机,捐赠给同大、中研院、中博院、金陵研究所和营造学社。这些物资都在码头仓库里,你们自己商量着分配。”众人大喜,一个个都动得不行。

李庄那是什么都缺,比如营造学社的资料文件,梁思成只能写在最糙的黄纸上。而其他机构要印资料,也是清一选择“石印”——通过石板和酸进行印刷。

在大家的眼中,周赫煊是真成了财神爷。

第975章【散财】(里番)月亮田。

金岳霖指着院侧的一排竹篱笆,得意道:“明诚你看,那就是我修的舍。蚯蚓池也快好了,再过些时候就能用来科学养。不是我吹牛,整个西南联大的老师里面,论养的技术,我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佩服。”周赫煊好笑道。

金岳霖说:“过几天我就去叙府仔回来,那里有个科学养示范场。”周赫煊问:“你不回西南联大教书了?”

“请了两个月的假,有代课老师。”金岳霖道。

周赫煊颇为慨,金岳霖已经达到了情圣级别,他养都是为了给林徽因补身子。

“周先生,吃饭了!”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站在门口喊道。

这老太太是林长民的继室,出生于殷实小作坊主家庭,不会读书写字,又不会针线女红,且还从小娇生惯养,脾气很大。除了林徽因以外,她生下的儿女全夭折了,自然不得书香世家的婆婆喜

后来林长民又娶了个上海女子,何雪媛便被打入冷,脾气更加古怪。连亲生女儿林徽因都跟她无法,母女俩动辄就会吵架。

这不,即便面对周赫煊这个客人,老太太都脸冷冰冰的,她只有在对待外孙和外孙女时才有笑容。

营造学社的成员都在,由于饭桌坐不下,梁思成的学生们便把办公桌抬出来。桌上有新炒的一盘菜和一盘蔬菜,剩下全是昨天周赫煊宴请时的残羹,那些剩菜被林徽因和同济的两个教授分别端了回去。

饭也是陈米煮的,颜已经有点发黑。

梁思成有些不好意思,笑着招呼道:“明诚兄,饭食寒酸,你不要介意。”

“是我让你们破费了。”周赫煊说。

老太太虽然脸冷冰冰的不待见人,却刻意把新炒的两盘菜都摆在周赫煊面前。她自己倒了些剩菜的汤水拌在饭里,一言不发的默默咽,似乎不想和任何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