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军参谋本部原先还很清醒,但看到陆军轻松攻克平津,也觉得中国是个超级软柿子,顺水推舟就喊着要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从本海军陆战队在虹桥机场挑事开始,整个战争的方向,就已经离了本军部和政府的控制。就像手里牵着几头恶犬,那些恶犬疯狂的向前奔跑,牵绳子的人本拉不住,只能被恶犬带着往前奔。
八月十三,就在周赫煊离开上海的第五天,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长谷川清下令:对南京、广德、南昌进行空袭,并对上海虹桥机场予以突袭。随后两,军派遣军舰16艘,载乘海军陆战队若干登陆淞沪,本内阁也决定向上海派遣陆军增援。
史称,八一三事变。
中国这边,南京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任命张治中为第九集团军总司令,任命张发奎为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对登陆军予以坚决抵抗和打击。
英美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战争的态度是袖手旁观,并且美国在持续卖给本战略物资。德国表面上倾向于本,但继续暗中向中国出售大量军火。
无关国际友谊和道义,美国和德国的做法都是为了赚钱。
只有苏联站在中国这一边,并很快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下,各大国都采取中立立场的时候,苏联单独声明不与中战争的中国方为敌,事实上就是在声援中国,并把本确定为潜在敌对目标。
苏联的做法,同样无关国际友谊和道义,这属于地缘政治的范畴。
不管如何,《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给危机关头的中国带来极大鼓舞,不管是南京政府还是各界人士,都对此条约的签署到无比兴奋。
当八一三事变的消息传来,周赫煊已经到了南京,专门托人找到一位先生——许传音。
“周先生怎么专程来拜访我?”许传音觉有些纳闷儿。虽然他在南京当官,但官职并不大,不可能入周赫煊的法眼啊。
周赫煊为什么要找许传音?
因为此君在战争期间主动留下,担任国际红卍字会副会长,主持国际安全区的难民住房安排工作,并成为国际救济委员会中唯一的中方委员。
在许传音博士的主持下,共在南京建起了25个难民营,收容了约20万到30万难民,他还把自己的两栋洋房也拿出来给难民住。
作为唯一获准在南京城内自由走动的非汉中国人,许传音博士全程目睹了军暴行,他后来成为东京审判庭上指控军南京大屠杀的重要证人。
周赫煊问道:“许博士,如果寇攻陷南京,你会带着家人离开吗?”许传音摇头道:“应该不会走。我身体不好,家业也在南京,我必须留在这里保住家产。周先生认为寇会攻到南京?”
“不好说,”周赫煊叹息道,“以中两国的军事力量来看,恐怕南京是保不住的。而且作为中国的首都,寇一旦攻陷南京,恐有昔旅顺之事。”
“大屠杀?”许传音噌的站起来。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周赫煊拿出20万大洋的汇票说,“不管如何,战一来,百姓遭殃。这20万大洋,还请许博士收下,雇佣一些牛车和马车,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孤儿寡母和老弱病残撤离。”许传音觉脑袋晕乎乎的,他只是个小官僚兼资本家而已,周赫煊莫名其妙找到他,又莫名其妙给他20万大洋,还说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话。
直到几个月后,许传音才真正理解了周赫煊的用意。
实际上,国民政府从今年11月份开始,就在有计划的组织南京市民撤离。对于内迁的难民,政府沿途在各市县设有难民所,免费发放难民证和少量路费,同时也联系红十字会等慈善组织予以扶助。
在战争爆发前,南京的常住人口是101.5万,而到南京陷落的时候,已经只剩下50万了,能走的早就提前走了。
那些不愿走的南京市民,大致分为五类:一是奉命留下的。比如划拨给国际安全区的警察,比如国和共特务,又比如学校、医院和机关单位的留守职工。
二是自愿留下的。比如世界红卍子会的副会长许传音博士、协管金陵女大难民营的程瑞芳女士,他们都自愿留下来救助难民。
三是难舍故土的。谁都料不到本会搞大屠杀,好多平民百姓辛苦半辈子,终于打拼出一点家业,比如店面、比如房产、比如土地。让他们丢下这些产业,背井离乡朝着未知的远方前进,他们很难下定决心。
四是难以成行的。这些人生活比较贫困,大撤离期间车费昂贵,通工具难寻,只能靠步行一点点前进。太辛苦了,而且生活没有保障,他们都不愿走。
五是亲派。这些人仗着跟本人有联系,或有生意来往,或直接当汉,还以为寇来了就能升官发财,结果好多都稀里糊涂死在大屠杀当中。
历史上,南京宪兵挨家挨户动员撤离,耗尽舌之力,也无法劝动那些市民离开。
周赫煊又能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