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很高兴认识两位。”周赫煊说。
周赫煊对他们并不了解,倒是对文森特的老婆比较悉——未来鼎鼎大名的美国慈善女王,一个不懂赚钱、只会捐钱和花钱的娘儿们,差点把阿斯特家族的庞大产业给败完了。
顺便一提,那位慈善女王童年时期生活在北平,会说中国话,喜中国文化,还收藏了不少中国古董家具。只不过嘛,这女人如今正在跟第二任丈夫过子,还没有嫁给文森特·阿斯特。
为啥周赫煊知道得这么清楚?
因为他在穿越前,曾经参观过慈善女王的生前收藏展,还看过慈善女王年轻时候的照片。恩,大美女一个,明星脸蛋、超模身材,好奇之下专门打听了慈善女王的生平经历。
表达了一番对周赫煊的敬意,文森特·阿斯特问道:“周先生,你当初怎么想到写《泰坦尼克号》这部小说?”周赫煊早就习惯了编故事:“我在法国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位老婆婆,听她讲述了许多关于泰坦尼克号的故事。”
“是吗?”文森特对此很兴趣,“20多年前,我的父亲也在船上,可惜他遇难了。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见见那位老夫人,听她讲当年的故事。”当年被阿斯特四世送上救生艇的,是文森特的继母,母子俩关系很不好,还一度打过财产继承官司。他没法从继母那里听故事,也不想知道关于泰坦尼克号的消息,但最近被电影一刺,突然就生出怀念情绪。
周赫煊遗憾地说:“抱歉,那位老婆婆已经过世了,她也没有留下子女。”
“那真是可惜。”文森特略表遗憾。
威廉·阿斯特也开始加入聊天,讲了许多跟泰坦尼克号有关的话题,最后三人渐渐聊到了慈善。
文森特说出了他的慈善理念:“慈善并不是给穷人发放食物和钞票,那太低级了,容易养出一堆寄生虫。慈善应该是公益质的,比如捐建平民医院、图书馆、学校,也可以是帮助穷人自食其力。”
“说得太好了,”周赫煊好不容易遇到个有钱的慈善家,立即开始下套子,“两位去过中国吗?”
“没有,我对中国并不了解。”文森特和威廉叔侄俩同时摇头。
周赫煊开始讲述中国人民的悲惨,还聊到自己创办的希望小学,足足说了十多分钟:“现在最需要帮助的不是美国人,而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百姓。”
“确实很糟糕,有机会的话,我想去中国看看,顺便帮帮那里的苦难者。”文森特说。
威廉·阿斯特则摇头苦笑:“恐怕我没那个能力,在伦敦做慈善已经是我的极限了。”威廉·阿斯特不仅喜做慈善,他更喜享受,这家伙过的是纸金醉的贵族生活。当世界经济危机来临后,他为了自己的奢侈享受,已经变卖了许多产业。
说白了,威廉·阿斯特就是个顶级啃老族,靠挥霍祖产过子,还花钱买了个英国世袭子爵的封号。他做慈善也不完全是听从祖训,慈善避税是主要目的,方便他的两个议员儿子继承财产。
文森特则要单纯得多,他是真的在做慈善,听到周赫煊对中国的描述,他已经有了去中国实地考察的打算。
周赫煊邀请道:“阿斯特先生,不如跟我一起去中国吧。我们可以合作设立慈善基金,也不止是帮助中国人,还可以帮助全世界的穷人。”
“我会认真考虑的。”文森特点头说。
威廉·阿斯特突然问:“周先生,你什么时候去瑞典领奖?”
“下周。”周赫煊道。
“等你从瑞典回来,我可以为你举办一场庆祝舞会。”威廉笑道。
“当然可以。”周赫煊立即就接受了,他还想忽悠阿斯特家族给中国捐款呢。
威廉·阿斯特也很高兴,他喜举办舞会,喜邀请贵族名,给周赫煊举办庆祝舞会是个涨面子的好机会。还有,他的大儿子是英国上议院的议员,如今正在谋求更高的世袭爵位,而周赫煊貌似跟艾伯特王子关系很好,到时候可以借机把王子也请来。
这就是老家伙的打算,相比起来,他的侄子文森特就要可得多。
第695章【文学界的独裁者】12月6,周赫煊坐船前往欧陆,随行的有张乐怡、于珮琛、贴身护士和《观察家报》记者。
经过深入才知道,原来阿斯特家族不仅玩房地产,还有涉足金融和传媒。
文森特·阿斯特是《新闻周刊》的大股东,这份杂志在美国的影响力仅次于《时代周刊》。
威廉·阿斯特则是《观察家报》的大股东,这份报纸在英国跟《泰晤士报》齐名。
二战前,有一种说法是“英国的决策者不在唐宁街,而在克莱夫登庄园”。克莱夫登庄园,就是威廉·阿斯特的庄园,战前英国的重大决策都在那里敲定,包括出卖捷克和波兰,驱使德国进攻苏联等等。
如今,《观察家报》正在积极帮助张伯伦造势,只要张伯伦成为英国首相,这家报纸就能一飞冲天,甚至影响整个世界的局势。
英国对德国的一系列绥靖政策,都是在《观察家报》的老板家里搞出来的。
威廉·阿斯特这老家伙虽然不会做生意,但玩政治投机却有一套。他老婆是英国众议院的首个女议员,他儿子是英国上议院的议员,他自己还是《观察家报》的大老板,并且即将扶持起来一个英国首相。甚至在几十年后,他的曾孙女还能嫁给英国首相,或者说,就是阿斯特家族把卡梅伦推上首相宝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