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汇丰银行(上海)控制着中国海关财权,拥有大量的英镑外汇,足够支撑法币的顺利发行。
本肯定很难受,但也只能难受,最多再玩一些造谣和挤兑之类的招。
“不介意我烟吧?”霍华德·沙逊掏出雪茄盒。
“当然介意,我是伤员。”周赫煊说。
霍华德·沙逊咽咽口水,只能把雪茄放回兜里,笑道:“大英雄,等你康复出院了,我给你准备一场盛大酒会。”
“没必要。”周赫煊说。
“那就这样吧,下次再见。”霍华德·沙逊起身道。
这家伙刚把房门打开,就看到外面站着一堆女人和小孩儿,孟小冬、婉容、廖雅泉和阮玲玉带着孩子全来了,甚至连干妹妹周璇都站在过道里。
“煊哥!”
“煊哥,你没事吧?”
“哥哥,伤口还疼不疼啊?”
“爸爸,你哪里受伤了,我给你吹吹。”
“爸爸,同学们都说你是大英雄!”
“……”霍华德看着一堆女人冲进病房,愣了愣,随即怪笑道:“中国男人真是幸福,我喜中国。”周赫煊惊讶地问阮玲玉和周璇:“你们怎么也一起来了?”孟小冬解释说:“我正好在上海演出,阮小姐主动联系我的,然后我们就约婉容她们一起坐船过来。”周赫煊不知道的是,费雯丽也来了,刚刚下船朝这里赶。
病房里很快就要炸……
第692章【齐聚】费雯丽不是独自回英国的,她身边跟着整个《泰坦尼克号》主创团队。
30年代的电影行业虽然还不成,但对宣传工作已经足够重视了。四年前,《城市之光》在英国首映的时候,卓别林就专门回英国配合宣传,足足滞留好几个月才离开。
好吧,卓别林其实是富贵还乡,他生在伦敦、长在伦敦,而且有个不堪的童年。
卓别林五岁丧父,生活艰难,花童、报童、理发店小工……什么活儿都干过。十五岁离开英国的时候,卓别林还是个小演员,当他再次归来,已经摇身变成国际知名大导演。
这是一个传奇。
费雯丽其实也差不多,等到《泰坦尼克号》在英国热映,她也能体会什么叫做“富贵还乡”。
其实周赫煊遇刺住院的第二天,就给他的女人们拍了电报,说自己没有大碍,让她们不要太过担心。但报纸上说得太吓人了,又是黑又是炸弹的,难免让人担惊受怕。
为了配合《泰坦尼克号》在美国的宣传,费雯丽比孟小冬她们晚五天启程,但却恰好在同一天抵达伦敦。
刚离开码头,费雯丽就对导演布兰比说:“查尔斯,你们先去旅店吧,我到医院看看。”
“我陪你去,”克拉克·盖博无比积极,“周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又是我们的朋友,他住院怎么也要去看望一下。”
“好吧。”费雯丽对此很无奈。
自从克拉克·盖博被抓到把柄后,这家伙就变成了一条哈巴狗,逢人便说周赫煊跟费雯丽的好话,还不遗余力地为费雯丽提供演出机会。
克拉克·盖博越是讨好,费雯丽就越看他不起——这男人太了。
“那我也跟你们一起去吧。”布兰比凑热闹道。
反正宣传工作有专业人士在做,导演和男女主角只需要配合即可,闲着也是闲着。
顺便一提,《泰坦尼克号》和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同时上映,这两部电影已经在美国那边正面刚上了。
《泰坦尼克号》叫好又叫座,媒体和观众一致追捧。
《摩登时代》的情况则有些复杂,观众喜到骨子里,媒体却齐声唱衰。原因很简单,《摩登时代》抹黑了资本家形象,成为美共的重要宣传工具。就连卓别林自己,都被指责为“共产国际潜伏在美国的间谍分子”,甚至一度招来FBI的调查。
此时的FBI非常嚣张跋扈,他们甚至连社会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都抓,而且往往打着“酒”的幌子,绕开搜查令限制直接入室抓人。大萧条期间的FBI,已经变成美国最为畸形、权力最大的暴力机构,甚至已经威胁到美国总统的权力。
罗斯福掌权的时候,还能稍微制FBI。等罗斯福一死,FBI就会成为一条挣断绳索的恶犬,逮谁咬谁,连美国总统都敢咬。
至少在50年代中期以前,周赫煊是绝对不敢移民美国的,万一FBI哪天风,不顾国际舆论把他抓起来就搞笑了。就算周赫煊给美国总统当顾问都有危险,人家麦卡锡当时的口号是“把炮弹打向国务院”,宣称杜鲁门政府“私通苏联”,指责民主“叛国20年”。……费雯丽等人来到医院的时候,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正被堵在门口。
“抱歉,周先生受伤期间,不接受任何采访。”守门警卫表情冰冷地说。这些警卫平时负责白金汉的安全工作,说白了就是皇卫队,周赫煊遇刺事件闹得实在太大,现在他们被派来给老周看门了。
大卫·霍普金斯笑得非常无奈,解释道:“我是专门从美国赶来的。”警卫瞟了他一眼说:“你从火星赶来都没用。”跟这警卫扯了好半天,大卫·霍普金斯终于怒了:“请你尊重我的工作!”
“也请你尊重我的工作,记者先生。”警卫不咸不淡地说。
“好吧,”大卫·霍普金斯又怂了,“至少,你应该帮我通传一声,就说美国《时代周刊》来访,看周赫煊先生是否同意接受采访吧。”警卫冷笑道:“如果每个记者都要我传消息,那我有四条腿都跑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