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42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宋军已经开始涉过第二道溪水。由于少了八个都,第三军作为前军,兵力一下少了四成,实力单薄了许多,三面营旗之后,紧接着出现的就是军旗。军旗高一丈,旗帜上面有一条横枝,长条状的旗面竖垂下来,周围镶着黄苏。旗面正中绘着一个墨的圆圈,圈中写着将领的姓氏:“王”。这已经不是统一的制式旗帜,带有更多的将领个人彩。

“是王信。”徐永道:“王信出身豪门,自幼习武,是潞原派的大执事。当年带着几名弟子大破连云寨,一人擒下七十多名悍匪大盗,授神卫军指挥使,由此从军。他的亲兵都是他的亲传弟子。”原来是帮会出身。程宗扬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王信是与狄青并称的名将,只不过现在只是一个军指挥使。

两面大旗同时从山林中驰出,载旗的不再是旗手,而是战车。两丈高的旗杆上,火红的旗帜在风雪中猎猎飞舞,左边一面中间用金丝绣着一个巨大的“”字,下面是两个隶体的墨字:捧,周围绘着龙虎云纹捧起一轮红。说明这支军队是宋国上四军之一的锐:捧军。

另一面大旗,旗杆镶嵌着象牙,黄的旗面上写着一个火红的“劉”字,正是捧军左厢主将刘平的牙旗。两面旗帜之后,是一杆大纛,高两丈四尺,最上方是镏金的刺,刺下方是一个圆形的羽盖,盖下垂着七条豹尾。这是战斗中唯一的号旗,大纛所指,就是进攻的方向。

就在宋军大纛出现的刹那,一声号角声起,苍凉而高亢的声音直入云霄。

正在行进的宋军不放慢脚步,朝声音传来处望去。前一声号角未歇,又一声号角响起,这次却是在右前方的山脊处。接着号角次第响起,每一声都相距数里,最后两声却是宋军后方。

一名军士小声道:“都头,是不是四面都有敌军?”刘宜孙呸了一声,“哪儿那么多敌人?少自己吓自己!”张亢眼珠四转,一手紧紧按住甲。刘宜孙知道他里藏着手弩,三川口本来是自己找到的驻营地,没想到与敌寇的第一场大战,会在这里发生。

他朝前方望去,风雪下的三川口,看不到一名敌寇。

号角声在山中回,纛旗下,刘平在马上背,拿起黄铜望远镜,朝远方瞭望。片刻后,他收起望远镜,然后一摆手。周围的亲兵迅速打出旗号。

程宗扬看到宋军不同的军旗、营旗、都旗不停摇摆,杂中却有着严格的规律。接到命令,正中间的捧军随即停住脚步,左右两翼却加快脚步,迅速往前推进。不多时,宋军前锋便在距离第一道溪水数十步的位置结成一个弧状的阵形。

“偃月阵。”程宗扬咧了咧嘴,“这场仗有的打了。”偃月阵以主将所在的位置为中心,中央凹陷,两翼前出,形弯如月。主将可以从中掌控全局,随时调度。一旦敌军进攻,前出的两翼便能攻击敌军侧翼,是一种稳健的防守阵形。

敖润跃跃试,“程头儿,上吧!”

“不用急。”程宗扬虽然说得笃定,心里却忍不住发急。宋军已经涉过两道溪水,结阵以待,他们面前最宽的那道溪水这会儿已经成了天然的屏障,可自己这一方却本见不到人,宋军这样平推过来,自己这二百来人就成了瓮中的死鳖。

结成偃月阵的宋军凝立不动,他们在正面放了十个都的兵力,每都八名执盾的刀手在前,然后是十六名长矛手,再后面全是弓手和弩手。这样的兵力配备加上溪水的屏障作用,能充分发挥宋军远的威力。

中军留有两个都的后备军,在刘平的大纛前,还有一个完整的步军营,不过连旗号都没打,全军半跪在地,看着颇为奇怪,但在远处看得不甚清楚。

时间在等待中一分一秒逝,忽然一声锐响划破天际,一支带着鸣镝的箭矢从空中而过。刘宜孙下意识地抬起盾牌,那支鸣镝却在距离宋军还有百余步的地方已经势尽,掉头落下,在结冰的溪水中。

刘平皱起眉头,这些敌寇故玄虚,先是号角,然后又是鸣镝,到底搞什么鬼?

旁边一个年轻将领忽然道:“敌军要出动了。”刘平心头一动,扭头看去,却是第三军都虞侯种世衡。

种世衡指着那枚鸣镝道:“他们在察看溪水结冰的厚度!”就在这时,溪水前方一声马嘶,一团积雪从地上缓缓升起。

白皑皑的雪堆下,先伸出一条马腿,然后又是一条,接着伏在马背上的骑手起身体,厚厚的积雪从他身上滚落下来,出一件深黑的披风。

众人这才看出,他的坐骑一直四肢蜷伏卧在地上,任由大雪覆盖却纹丝不动,此时突然起身,就像从雪中升起一样。

寒风呼啸间,那人身上的披风被风雪卷起,出内侧血红的颜。他抬起手臂,横在前,长声道:“出东方!”与此同时,他两侧的积雪轰然一声飞开,无数半蹲在雪中的军士同时起身,宛如一片森林,齐声道:“唯我不败!”纷飞的大雪仿佛被震动天地的呼声惊动,紊地四散飞开。远在百步之外的捧军为之气夺,情不自地后退数步。

程宗扬却盯着那些军士,嘴巴张得能下一个拳头。那些军士留着寸许长的短发,年龄大都在三十上下,已经看不出年轻人的青涩和浮燥,显得更加成干练。他们穿着笔的黑军装,戴着上翘的宽沿军帽,翻开的衣领呈墨绿,右侧镶着徽章,左臂佩戴着盾状的臂章,上面嵌着银白的弯月。军服是清一的风衣,正面镶着六粒金属钮扣,袖口镶着细细的白边。风衣下摆长及膝部,下面是黑的长筒皮靴,一个个擦得锃亮。他们的身形宛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配着帅气十足的军服,威武之极,显示出与这个时空截然不同的军容。

程宗扬瞪目结舌,一个手表贩子竟然把纳粹的军服用到这里来!岳鸟人难道不怕被雷劈?

对面的宋军受到的惊动显然更强烈,谁也没想到敌军离自己如此之近,偃月阵不微显散。刘平面无表情,他已经冷静看出,敌军虽然声势骇人,数量却并不多,只有二三百人,不过宋军半个营的兵力。在平地上锋,即便他们真是星月湖大营余孽,也不可能是自己的对手。

现在最大的悬念是郭遵军,他的两千骑兵出发已经近一个时辰,如果星月湖大营全军出动,在烈山与自己决战,那么他们至少有一千人去攻击郭遵军。敌军有备而来,被走的八个都步兵此时也凶多吉少,想全歼这八个都,也需要五百兵力。传说星月湖大营只有两千五百人左右的规模,在这里与自己锋的,最多只能有一千人。问题是只出现了二三百人,余下的三分之二究竟在哪里?

刘平沉凝片刻,然后道:“传令!第七军戒备,严防敌军偷袭!”一名亲兵翻身上马,向后军的卢政传令。

程宗扬也拿出望远镜,视线在严阵以待的宋军阵列上停留片刻,然后转移到星月湖军士身上。星月湖八骏自己已经见过五位,剩下三位,排名第二的天驷侯玄、第六的青骓崔茂、第七的朱骅王韬,应该都在这里了。

马上的骑手看上去三四十岁年纪,身上的披风又厚又重,外黑内红,披风下的军服佩戴着两杠两星的中校肩章。比起孟非卿的豪猛,谢艺的温和,斯明信的沉,卢景的放诞,小狐狸的风倜傥,他的相貌显得清雅俗,有一种……很艺术家的气质。

徐永道:“是崔中校。那是第四营的兄弟。二百五十四人,缺员四十六。”程宗扬忍不住道:“不会这么点人就开打吧?”星月湖军士两翼张开,以崔茂为中心,排出同样的偃月阵形,左右各有一个连,中间是主力连和营直属的一个排。他们只有宋军半个营的兵力,偃月阵的宽度却不逊多少,正面宽近六十步,厚度却只有区区四列。

刘平脸沉,二百多人居然也排出偃月阵,分明是不把自己的捧军放在眼中。

星月湖军士开始向前移动,身上覆盖的积雪不断掉落下来。他们黑的军制风衣在风雪中摆动着,皮靴整齐地伸出,仿佛一部密的机器。

敌寇踏进程的刹那,宋军第一轮箭雨立刻袭来。他们的偃月阵正面宽达一百二十步,十个都七百余名弓弩手同时放箭,每名敌寇平均要摊上三支。

最前列的星月湖军士一边迈步,一边左手抬起,以相同的动作摘下背后的圆盾,挡在身前。来的箭雨一多半被盾牌挡住,另外一些则被后排的军士用长矛拨飞,整个阵形的前进没有丝毫停顿。

同样是偃月阵,星月湖军士的阵形看起来就像摆出来一样整齐,左右两个翼尖的步伐几乎毫无偏差。每名军士每一步迈出,都像尺子量过一样确。程宗扬很别扭地拿出那只闹钟,开始计时——觉实在很逊,岳鸟人的趣味也太恶了,挂个闹钟打仗,亏他干得出来。不过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自己有只闹钟拿,已经很了不起了。

星月湖军士的步速是每分钟一百一十步,按两脚各迈一次为一步,合五十五步,比宋军步速快了百分之十。看起来似乎不是快很多,但他们的速度远比估算的要高。宋军第二轮箭雨袭来,两个翼尖已经越过第一道溪水。

那道溪水宽有六七步,冰层应该更薄,但星月湖军士没有一个踏穿冰面、踩进水中。越过溪水之后,两翼迅速合拢,形成一条横阵。

程宗扬终于明白过来崔茂为什么会摆出这个偃月阵,唯一的原因就是那条溪水。从鸣镝穿透冰层的情形看,溪面冻得并不紧,人数一多,不等后面的人涉过,冰面就可能破裂。因此崔茂才选择了偃月阵,拉开阵形,过溪后立即收拢,形成冲击对方阵列的横阵。

这样变阵作起来十分麻烦,还要冒着宋军弓弩的威胁,但二百多名星月湖军士靴子连水都没沾。而宋军接连涉过两道溪水,不少人靴子已经进水,这样的天气里,所受的寒意可想而知。

刘平也在同一时间看出对手的意图,立即下令王信军冲击。王信此时还是与郭遵齐名的军中勇将,接令后亲自带队前出。

星月湖军士很快全部涉过溪水,单薄的阵形全面收拢,凝聚在一起,黑的军服宛如雪地上一柄利剑,向宋军阵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