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景龙二年,即重俊太子兵变、李隆基被贬到潞州后的第二年。是年秋末,李隆基正在潞州忙于秋防备战,北部突厥乘草原上草长马肥之际南下叩边,为姚崇、张仁愿等所阻,数次接触战,皆未能占得便宜,遂远遁而去。姚崇借此向朝廷求取兵甲三万套,得准。在姚崇的暗中配合下,这三万套由朝廷将作监里生产出的制式军备在运到北疆时却变成了两万套,其中一万套被动用准帮和黑风教的力量,静悄悄地
向了潞州。
景龙三年冬,皇帝李显携文武百官大祭天地于长安南郊,并召皇室外放宗族子弟回京同祭。除均州李重福外,李氏子弟全部得以回到长安。李隆基厚赂宗楚客、纪处纳等权臣,在大祭后得以留驻京城,及任尉寺少卿,职掌皇各门戍卒之调配。李隆基趁此机会进一步厚结陈玄礼、葛福顺、李仙凫等北门下层军官与普通军士,常赐以金银财
,李隆基贴身侍卫王
仲、李宜德等更与陈等成为生死之
。韦氏子弟韦播、韦灌等掌北门,不知
惜军士,以锤
立威,更克扣军饷,士卒心有怨忿,皆向李隆基诉苦。
景龙四年夏末秋初,朗州长史燕钦融入京面圣,当廷揭韦氏亲眷家族多行不法,斥责宗楚客、纪处纳等人只知阿谀奉承,贪污敛财,致使朝政败坏,官场乌浊,民怨滔天。燕钦融伏地泣血而言,言辞犀利恳切。李显意似有所动,然未待中宗有所言,宗楚客怒而揪燕钦融衣领将其摔出朝堂,燕钦融落于朝堂石阶时,颈折而亡,宗楚客竟拊掌大笑。李显心怒,喝斥宗楚客目无王纪,韦后规劝,最后李显拂袖怏怏而去。韦氏一
也因此心生恐惧。
张说很快就将这个消息转到了蝶园,称韦氏一的气焰近
大有收敛,自将兵器铠甲运往潞州后便一直在蝶园安享清闲的我得到这个消息却是心里一震,知道朝廷里将生大变。忙找来雯雯、查忆萍、崔梦心、袁水仪、王武、赵成等人,让几人持我书信派人分赴烈
山庄、南
家、黑风教、青龙会、红袍会、大江帮,及李虎的宣州帮,让各派立即
调帮中
锐至淮
淮帮总舵与我会合,我则带了凌雨波到沈家会同沈伟程带了三十名沈家青衣卫队的
锐先一步北上。
半月后,七派首脑各带数十位的门人锐相继抵达淮
,加上沈家和淮帮的
锐,总数近三百人。我将众人召集到一起,面容严肃地对他们宣布道:“这次召集大家,是要大家为朝廷出力,大家能不能得到朝廷的认可,成为少林、名剑那样的名门正派,世袭皇禄,就看这次大家能不能为朝廷立下大功了。具体什么事我现在暂时还未获知,不过我们的行动一定要隐秘。从现在起,在这儿的这二百九十四人大家是一个集体,更不许透
与外间任何人关于我们的这次行动。”现在我在江湖上绝对的威望和地位,让我可以对着这三百几乎是整个江湖的
英说出这样的话。
之后我又请各派首脑聚到了一起,叮嘱他们约束好属下,又让淮帮保证最好的酒菜供应,并做好保密工作,各派首脑英聚会于此地消息绝不能让外界知晓!关雄、关威向我保证这方面绝对没问题,崔振声问我到底什么事这么神神秘秘的?
我苦笑无奈,“具体我们这些人将要做些什么,我是真的不清楚,不过我在这儿可以向大家透一点,那是一件牵涉到朝廷里最高权力之争的大事,稍有不慎,你我在坐诸位皆有亡家灭族的可能!”听我说的严重,在坐的虽都是江湖豪杰,却也都不由得
变,我接着微微一笑,缓解了一下在座众人的紧张,自信陈言道:“在座诸位也不用太担心,我何同的为人大家也都了解,而且在坐的有好几位与我有着姻亲的关系,何某绝不会坑害大家,我既然将大家召集起共谋大事,自然是有十成的把握获得成功,现在这件事最重要的就是保密,大家只须按我说的去做就是。而且换个角度来说,风险越大,益处也越大,此间事成,不仅是大家可以得到朝廷的认可封赏,成为少林、名剑那样的名门正派,更是可以顺应天下士人百姓之民心,斩除
佞匡复社稷,以扬我江湖中人之名誉!”众人听得此言,面
都缓了下来。
当晚老李从张说那儿来到淮,给我带来了张说的亲笔信。老李和烈
山庄厉烈、厉
这两年一直在张说身边给他充当信使,现在厉烈、厉
也还在张说身边。
张说的信里有李隆基送出的朝廷最新状况,中宗竟已数未上朝,而且皇
四门封闭,除韦氏亲信子弟及少数几个心腹,其他外臣皆不得入内。从
苑监钟绍京那里得到的
内动态,李隆基怀疑皇上已遭不测,让张说尽速入京,张说在信里让我尽快召集人手,潜往长安。
我叹了一口气,将信在灯上烧了,我知道李显遭遇不测这件事八成是事实,张说告诉我韦氏一因燕钦融之事心生恐惧,收敛气焰时我就想到这个可能,所以才提前将人手聚了起来。
叫了查忆萍、雯雯、凌雨波、厉情四人到我屋里,沉声向他们和老李道:“我立即就动身先行赴京,还请你们和大家一起走。记住!路上有任何人胆敢离队或私自与其他人接触者,无论是谁,杀无赦!一定要让大家绝对隐蔽的到达长安!”我接着又找来了各派首脑,让他们带领属下今晚就随查忆萍潜往长安,路上一切听查忆萍调度,再申了隐蔽和保密的问题,要他们在这儿带足干粮饮水,路上不许入城镇乡村,捡荒山野岭无人之处行走,晓宿夜行,不许私自离队,不许与外人接触,任何走漏此行消息者,众人可围而诛之!
大家也都知道此行关系重大,承诺一定约束好属下,让我放心。我意地点点头,又叮嘱查忆萍几句,向淮帮要了快马,一人轻骑,向长安急赶而去。
卷七风云变幻第四十八章夜归(结尾)当我易容进入长安,趁夜潜入李隆基在长安的府邸,张说已经在那儿等着了,两人见到我十分高兴,“林生你终于来了,王爷猜得不错,皇上真的驾崩了!”张说道。
“消息已经确定了?”我望向李隆基。
李隆基点点头,“今天下午韦后召文武官员入,宣布了皇上驾崩的消息,并宣读了皇上遗诏,立那幼儿李重茂为帝,由皇太后韦氏摄政监国。按理父王应以皇叔身份监国的,可圣旨里却对父王只字未提,这圣旨八成是假的!”
“中有传言,皇上是被韦后毒死的,据说皇上是吃了安乐公主进献的馅饼后不久暴病而亡,而安乐公主那次入
后就再没有出来,钟绍京透
出来的消息,安乐公主现被韦后关在一处别殿里,有人见到安乐公主的
人说公主神情呆滞,状似失魂,嘴里不断地念叨着什么,但凡私自接近过安乐公主的人都已经被韦后秘密处死了。”张说说道。
我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事情已经很明了了,韦后利用李显对女儿的信任,毒死了他,安乐公主因失手害死自己的父亲而心神崩溃。那韦后与皇上也算是患难夫,武皇主政李显一家被
放房州,据说当时两人在颠沛
离中互相扶持,十分恩
,中宗登基后对韦后的宠溺与纵容更是举世有目共睹,不曾想为了权力,韦后竟策划毒死了自己的丈夫,仅仅因为燕钦融一事,害怕中宗将来对自己下手,竟等不及中宗百年以后。
韦后这一着可是把自己往绝路上啊!我心里想着,转向李隆基道:“如今皇上已死,趁韦氏一
尚未稳住局势,现在正是王爷举事的大好时机,王爷可做好了准备?”李隆基与张说对望一眼,张说点头道:“刚才我与王爷也是这个意思。以现在的情形,皇上刚刚驾崩,再加上
中到处
传着先帝是被韦后毒死的谣言,致使整个朝廷里人心动
,我们若能以相王名义,以诛灭韦氏为口号起兵,定能得到很多人响应!”我点点头,和张说一起把目光投向李隆基。
李隆基眼里闪过一道厉芒,微微眯了起来,点头沉声道:“那就定于国丧期间发动兵变!”***皇帝驾崩,举国大丧,整个长安城白衣素裹,举目望去,再不见一丝平的光彩绚丽。同时新皇李重茂登基,因其年少,韦后以皇太后身份监国。
此时长安城内,北门、南衙、金吾军及内军也全都控制在了韦氏一
手里,韦氏一方面加派护卫相王和太平公主,名为保护,实为监视,另一方面又派心腹率五百
兵赶往均州,加强对谯王李重福的监控,防止其反抗。哪怕这样韦氏仍不放心,又调集了关中诸州府军五万入京,由韦后亲族任统领,维持局势。似乎整个局面已经牢牢地控制在了韦氏一
手中,韦氏的图谋就要得逞了。但在韦氏视线所不及处,以李隆基为中心,一股暗
正在悄悄涌动着。
是夜,李隆基王府密室!
“他们竟然调了五万府军入京,而且里面包括那一万潞州军!真是天助我也!哈哈哈。。。。。。”得到韦氏调府军入京消息的李隆基快意地笑道,“其他各州郡的府军我不敢说,但潞州这一万府军绝对不会站在韦氏那一边,我在潞州数年经营,岂是易与?”我微笑点头,“我给王爷召集那三百高手正好借府军入京之机,混在潞州军里进入长安!”查忆萍他们在我到的第二天就已经到了,却因为韦氏在城内防范严密,不好混进城来,都滞留在了城外。
“没问题,我让仲和宜德去安排。”李隆基道,“当年何公子让我经营潞州军,果然是有先见之明啊!”李隆基向我
叹道。
我微笑了一下,“臣当时可绝对没有料到韦氏会调发长安附近州郡府军入京,只是觉得潞州位于关中,值得经营而已。今天这一切只能说明王爷洪福,也说明上天仍在眷顾着李唐!”
“呵呵呵,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何公子你大功一件,本王不会忘的。下面具体该如何行事,还请何公子和老师帮本王谋划!”李隆基说道。
我看了一眼张说,起身向李隆基一揖道:“王爷见谅,具体行动的谋划,臣恐怕帮不上王爷了,因为那非臣所长。臣留此已无用,因此特请向王爷辞行!”李隆基愕然,“什么,何公子你要离开?现在大事待举,胜利未定,正是你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何公子怎么能在这时候离开呢?”我沉声道:“待那三百高手进入长安,臣能为王爷做的,就全部做到了。现在有北门锐和那一万潞州府军心向王爷,加上臣这三百死士及王爷身边一众来自宗圣
、少林等派的高手,以王爷的英明和张大人的智谋,臣相信王爷大事必成,臣再留在长安,已经是无用之人,怎好贪图王爷与张大人之功?莫若离开京城,在江湖间等待王爷和张大人大事得成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