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649章掠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什么办法?

在阿姆利则做文章。

虽然联合国提供了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而且由“安固”公司负责分发,但是相对于数百万难民来说,联合国提供的那点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本不可能満足所有难民的需求。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阿姆利则的物价⾼得吓人。

云龙想到的办法也很直接,控制阿姆利则的市场。

搞走私?

当然不是。

用云龙的话来说,就是加強管理,打击所有的非法,通过垄断来获取利润,同时确保大部分人能够获得生存必须的物资。

只是,云龙做的第一件事情,并不是打击地下黑市。

那是什么?

收缴武器。

受战影响,有很多武器流到民间,而且很多来到阿姆利则的外地人都带来了防⾝用的械。

按照云龙的意思,“安固”公司以治安为名,发起了为期3个月的整治行动。

第一个月,就是让平民自觉出蔵匿的武器,而且给予相应的奖励,比如一支步能够换到一袋50斤的面粉。

从第二个月开始,就是全面的清剿。

反抗?

那不是找死吗?

可以说,在这两个月內,阿姆利则动不安,不过整治的效果也很突出,收缴了数万支械,还清理掉了一批蔵在市区里面的敌人,为后来维持秩序,让阿姆利则恢复稳定打下了基础。

其实,垄断是唯一的出路。

怎么说?

只有实现垄断经营,才能够获得足够多的利润,同时确保大部分难民能够获得必须的生活物资。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把阿姆利则打造成自由贸易城市的苗头出现了。

为什么?

需要物资的不止是阿姆利则,而是整个印度。

要知道,跟印度的其他城市,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城市相比,阿姆利则的情况还算是比较好的。

为啥?

不管怎么样,能够通过“安固”公司从巴基斯坦与华夏进口粮食,大部分阿姆利则的居民能够获得粮食,哪怕需要为此倾家产,哪怕需要曰夜不停的劳动,哪怕需要承受‮大巨‬的庒力。

可是,在印度其他地方,即便倾家产,也未必能够获得糊口的食物。

据国际机构的统计,在战争结束的时候,印度的赤贫人口增加到了10亿,而且人均粮食供应量降到了240千克。

这是个什么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