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迷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按照云龙的意思,要把巴格达打造成模板,向全世界展示“安固”公司的实力,准确说是经营能力。
为此,“安固”公司招募了大量人员。
虽然有不少的盈利项目,比如帮助伊拉克进行战后重建,“安固”公司获得了好几座油田的所有权,每年能够获得几十亿美元的固定进账,但是支出同样大巨,每个月的固定开支就有数亿美元。
其实,“安固”公司一直在亏本。
因为有d&f公司顶着,而且赚了不少钱,所以还能维持下去,暂时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问题是,加上巴基斯坦之后,那就不一样了。
按照⾼俊提的报告,如果接管阿姆利则,前几年肯定亏本,而且亏损大巨,每年要倒贴近20亿美元。
这么多?
关键就是,“安固”公司派过去的人员其实都是雇佣兵,而巴基斯坦当局是按照行政人员的收入来计算薪酬。
显然,这里面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在阿姆利则,即便是长市,一年的收入也就只有几万美元,而一个普通行政人员的收入才几千美元。
雇佣兵会这么便宜?
显然不可能。
哪怕是才招募的人员,每个月的薪酬都有数千美元,像谢初越这样的精英,每个月是数十万美元。
当然,如果只是负责治安,用不着动用精英人员。
总而言之,钱是一个大问题。
所幸,还有d&f公司顶着。
⾼俊在报告总已经提到,d&f公司可动用的流动资金已经超过了150亿美元,而且还会继续增加。
为啥?
得益于这场战争,d&f公司的很多产品都成了抢手货。
只是在战争期间,d&f公司就收到了数十个国家的意向订单,只是df762系列械的订购量就超过了100万支,生产工作安排到了5年之后,而且df8与df6也在⾼端市场上站住了脚。
其实,卖得最好的还是防弹衣。
当时,d&f公司手里拿着十多个国家的订单,在今后的八年之內不存在需要去找客户的问题。
为此,⾼俊还准备新增几条防弹衣的生产线。
此外,还有遥控武器站,以及维修业务。
总而言之,d&f公司一直在赚钱,而且是在赚大钱,今后还能赚更多的钱。
对此,⾼俊已经明确提出,得尽量把jf-20的出口权拿到手,至少得跟巴基斯坦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简单的说,就是由d&f公司推销这种战斗机。
用⾼俊的话来说,这是d&f公司进军军事航空领域的一个机会,而且今后未必能够获得这么好的机会。
其实,在此之前,d&f公司已经入进了军事航空领域。
什么?
推销无人机。
只是,收到沙特等国的限制,d&f公司在该领域的作为不是很大,而且也谈不上多么厚实的积累。
从长远发展来看,必须扩大业务范围。
其实,这也是⾼俊支持云龙的决定,去阿姆利则收拾烂摊子的关键所在。
为啥?
“安固”公司是唯一合适的选择,因此可以拿此事跟巴基斯坦当局协商,让巴基斯坦当局在合作上做出让步。
至于亏本,其实也不一定,关键得看怎么搞。
为此,⾼俊首先提出,把阿姆利则打造成自由贸易区,通过贸易税收来维持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怎么搞,⾼俊却没有提出来。
毕竟,此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眼前需要心的,还是如何安置成千上万的人员,而去阿姆利则充当治安察警,也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不管怎么说,总得给招募的人员找事情做吧。
想到这些事,王栋总是有一种很无奈的觉。
为啥?
虽然d&f公司已经非常庞大,“安固”公司也已发展起来,但是跟国家相比,任何人私力量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即便在这场战争中也是如此。
就像王栋之前所预测的那样,在走上了跟华夏合作,为华夏代言的道路之后,他就再也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前进了。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王栋不知道,也没有人知道。
只是,到目前为止,还算不上是坏事。
那么,在下一场战争中呢?。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