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69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白纸黑字写得再清楚不过,通知一下,所有想拱这个位置的人,心里那简直就是哇凉哇凉的。

郑天明本打算去谢一下张劲松,至少把自己的心情跟他表示一下。但思来想去,他觉得还是没这个必要了,张劲松的作风在燃翼已经打了出去,他从来不会轻易的接受谁的谢,也不会把这个人情记在谁的头上。只要你工作做得好,那就是对他最大的谢了,郑天明觉得,既然张劲松这么信任自己,自己为何不干出点成绩来让他看看,只要是让张劲松觉得,他选这个人选对了,那么要比自己给他送多少东西強得多。

担保公司虽然成立了,但还不能马上投入运行。前期工作虽然做了不少,但后续准备工作还有很多事要做,比如跟‮行银‬签订协议,起草针对企业的政策,工作流程的细化等等,虽然这些市里都有现成的模版可以拿来运用,但燃翼也有本地的特⾊。

按照县里的要求,担保公司必须在一个月內正式运行。而且要出台一项对外公开的政策,接受县里的监督。

在一个月內完成这一系列的工作,郑天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庒力。好在他这个人不怕有庒力,就怕没事干,通知下了的第二天,郑天明便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担保公司里面,他要做给张劲松看,更要做给其他人看,这个窝了十几年的老同志,一旦有了自己发挥的平台,那他的潜力就是不可估量的。

担保公司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荷花园大‮店酒‬的美女经理柳如风和老板郝卓机也没闲着。

其实起初柳如风跟张劲松推荐郑天明当担保公司老板的时候她就考虑过,毕竟这个人选她没有给张劲松推荐错,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张劲松觉郑天明这个人还是有些头脑的,即便不是他心中的最佳人选,也是一位不错的选择。所以柳如风之前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她的消息很灵通,如今看来,她已经掌握了主动权,柳如风跟老板郝卓机两个人,利用好了县里成立投资公司的契机,准备合伙搞一个农业产业项目。

两人虽有独到的眼光,但也免不了走一走金铭集团的路子。他们想从乡镇上搞一片地,然后种植中草药,产出的草药卖给金铭集团的药厂,这样风险小,利润大的好事,他们自然不会放过。

之前柳如风也已经跟金铭集团洽谈过了,现在来说,金铭集团虽然自己种植草药,自己生产,但现在的规模还打不到自己的要求,况且在加工地收购药材,成本低,产出大,而短时间內投资种植业又存在一定的市场周期,况且手续问题也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柳如风的想法恰好也符合了金铭集团的思路。

当然,柳如风也并非只是在中草药种植上打算大干一把,她自己还搞了一个孔雀养殖场。这个养殖场是她自己的产业,跟老板郝卓机没关系,她觉得,如果孔雀养殖的利润可观,下一步就扩大规模,搞一个集中草药种植及稀有动物养殖为一体的企业,如果有可能,她还想找个地方养一养娃娃鱼。

虽说现在燃翼县大力发展农业,而稀有动物养殖业属于林业产业,柳如风不愧是叱姹风云的人物,她已经看到了燃翼经济发展的趋势,这农业如果发展起来,林业也自然会顺水推舟,先下手的永远都是成功的。

当然,柳如风敢于这么做,她也不是空⽳来风。燃翼县农林业资源发达,如今又加上有政策倾斜,借着这个东风,柳如风觉得现在不搞就会错过天时地利的大好时机,而更重要的则是她看中了张劲松上层的人际关系。

张劲松自从去了邻县考察,回来之后在燃翼县着实刮起了一阵风,各种消息満天飞。议论最多的则是张劲松跟农业部的领导异常亲密,甚至超出了正常的那女关系,这当然是民间议论,但无风不起浪,柳如风也意识到了张劲松跟上头的关系不一般,如今自己跟张劲松所说还谈不上多么亲密,但话还是能说的上的,同样的条件,有好处,张劲松不会不给自己这个面子的。

固然,农业部目前对燃翼的支持还没能拿到面上,很多人也没有体会到国家对燃翼的照顾,但柳如风有她长远的眼光,既然张劲松这个关系在这里摆着,那么不用白不用,搞一点事情做,总比自己挂着个‮店酒‬的破经理要強得多。

客观的人际关系总是那么的扑朔离,特别是在官场这种风云突变的特殊行业,更是拿不准张劲松说不定哪天就会被调走。柳如风和郝卓机更大的原因还是来自于县里的这个担保公司,毕竟担保公司所有的政策是向农林业方面倾斜的,就算是没有张劲松的关系,只要担保公司在,那么他们就不怕资金跟不上。…担保公司的成立和运营是燃翼县里的一件大事。

很多中小企业看准了县里这个大快人心的政策,充分利用各方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通过担保公司拿到了救命的钱。那位打算跳楼的老板现在的企业也已经开始开工建设了,张劲松为此还专程去了一趟,看到担保公司的效果如此明显,张劲松从心里⾼兴。

郑天明这个人倒也没有辜负张劲松的希望,他的工作认真程度在于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但他也不属于那种一成不变死板至极的格,不但能适应广大中小企业的需求,而且还能抵制住一些借此发横财的人。所以,郑天明在担保公司的地位也是曰益⾼涨,甚至有人说他即将接替经济局局长的职位,当然,这只是传言,但由此可知,张劲松值得自豪的有一件事,则是用准了人。

中小企业因为县里有了担保公司而渐渐的活了起来,而与之相配套的各项工程也开始有了新的生机活力,不管是基建、道路、加工、物流甚至个体经营业,也有了回暖的迹象。

这对燃翼来说自然是好事,但活经济的同时,也会活跃另一部分人,经济低的时候,他们会消沉,而经济一旦出现复苏苗头的时候,他们便像是结束了冬眠的动物,也开始蠢蠢动起来。

这部分人便是社会的污流。

在燃翼,⾼利贷在很长一段时间內还是比较盛行的。特别是在担保公司成立之前,很多个体经济和中小企业为了继续生存下去,不得不借用⾼利贷。但他们低估了⾼利贷的威力,以至于最后成了驴打滚、利滚利的时候,他们无法偿还,而由此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刑事犯罪也随之而来。

担保公司的成立并没有彻底消除这种现象,中小企业通过担保公司拿到的‮款贷‬毕竟是有个上限的,而企业为了尽快营利,又有一部分‘放心款’使用,以前不敢涉足⾼利贷的人,也开始把目光聚集到了他们⾝上,虽然额度不大,但风险是同样存在的,时间一长,必然会引起更多的社会不‮谐和‬因素。

当然,⾼利贷并非只是局限在企业‮款贷‬方面,很大一部分也流入了赌博业。可以说,赌博业的发展是跟⾼利贷息息相关的,甚至于没有了⾼利贷,赌博业就没法进行下去了。

正是赌博这种现象,滋生了很多社会问题,以至于把燃翼的社会环境污染的一塌糊涂。暴力事件层出不穷,甚至于前几年闹出人命也不再稀奇。

任何事情不怕有,就怕普遍存在。老‮姓百‬都会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存在即是合理。

在燃翼,⾼利贷已经不是什么‮密秘‬,而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一个产业了。虽然它存在,但并不合理,而且不合理程度已经触及了法律,只是很多事情,普通老‮姓百‬不知道罢了。

不仅如此,中小企业有了回暖迹象以后,社会治安环境曰况俱下,起初张劲松没搞明白怎么回事,但慢慢的他发现,每三起社会治安事件中,至少有两起跟暴力抢夺工程有关系,当然,这种暴力抢夺虽然以前也有,但却没有现在的这么严重。

燃翼跟许多地区一样,每个地方都有那么一批人,他们仗着自己的家族势力或者关系网,来垄断一个地区的工程或者是某个行业。虽然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但迫于这些人的势力很強,有些属于地头蛇,有些属于流氓地痞,有些仗着有后台,彻底消除这种现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就燃翼来说,没有什么自然资源,所以霸占资源这种现象并不存在,但这也不能排除在燃翼这种现象少,大了不说,从小了说,燃翼农贸市场上的活活鱼供应就被一个势力控制着,燃翼老‮姓百‬吃的鱼,有百分之九十会通过这个势力的手,其他人本就无法揷足,如果硬进来揷一脚,那么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可逆的⿇烦,干这行的人时间长了,也便适应了这种现象,只是吃亏的是老‮姓百‬罢了。

这当然是鸭鱼⾁这等小事情上,往大了说,燃翼所有工程的土石方也被一伙势力控制着。他们垄断了所有工程的土石方运输和买卖,不管是什么工程,只要是涉及到了土石方,那么必须由这伙人来承接,虽说没有扰市场价格,但这种⾼收益的事情给这些人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利益,而一些不之情的外来施工队,往往因为不遵守这个游戏规则,而落得个凄惨的后果,如果这些外来队不服,那么势必会引起一场烈的争斗,导致出现群体斗殴事件,更有甚者会引起群死群伤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