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开人性的本质展示文学美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读严歌苓《雌的草地》巧巧读完掩卷,一向自信的我,顿觉妒意澎湃。一个纤纤弱弱的海上小女子,怎能么可以写出如此气势气魄的作品?整个儿让我“美”得颤悚。商品社会的今天,要读到一篇文学这么強的作品,实属不易。
什么是纯文学,其实谁也不能有个标准答案,因为文学艺术,不可能象在化学实验室里,放入多少文学,加入多少水份,测出它们的百分比,然后告诉你文学的纯度。然而我们又常说这部作品有文学价值,这是不是一个悖论呢?我觉得不是,一个对文学有觉的人,再加上一部好的作品,就会产生化学作用——对“美”的悟。而这种悟,就被文学评论家认为有文学价值,或具有审美价值。
这是一部写“”的作品,当然是广义的人“”当然包括其中。我为什么推崇它,现在我借用刘再复的“格组合论”将我的理由展示出来。
刘再复先生将小说的历史进化,作了这样的概括:一、生活故事化的展示阶段这个阶段中,小说作品的重心是故事情节,作品中虽也有人物,但这些人物只是展开故事情节的工具。这个阶段的审美要求,通常只是満足人们的好奇心,给人以离奇的刺的低级审美要求。
二、人物格的展示阶段作品的重点开始移向人本⾝,人成为小说的中心,它给人一种⾼级审美受,即満足人们情需要,它使小说读者在作品人物⾝上发现了自己,联想到实真的生活,实真的灵魂,从而和作品中的人物共悲共命运。
三、內心世界审美化的展示阶段因为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电视、电影对传统小说是一大冲击,特别是画面描写和动作描写方面,为了接这一挑战,刘再复写道:一些敏锐的作家,就努力发展文学可以表现人的內心世界的优点,进一步由外到內,让作品中的人物直接表露自己的內心图景,表露自己的觉、想象、幻觉、闪念、情拼搏、意识流动等等。
当然,这只是小说的大体趋向,且三个阶段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
《雌的草地》的写作手法,让我改变了以往一些陈旧的看法。它给了⾼级的美学享受。
作品以虚实相间的手法,现实主义的白描叙述和超越时空的现代意识相合结的方法,来解析人、畜、兽。
我自认不是个保守且有包容心的人,但对不是很传统的创作手法的认同,却有一个不短的过程。
国中改⾰开放以后,别了“伤痕文学”各种流派也随着国中的大门打开而涌进来,或许是为了探索,或许是为了时髦,或许是为了新鲜,或许是为了尝试,不少的作家纷纷模仿,什么意识流、印象派、现代派、黑⾊幽默、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等,一时间,言必称《百年孤独》,言必称昆德拉。
也许本人运气不太好,多是读到模仿得不够到家的作品,实在享受不到什么美,这不是包容心能解决的。那时自己年轻,只认为自己笨读不懂,也不敢出声。偶然的机会,读到贾平凹的一篇文章,他就指出,这种生搬硬套的模仿,好象是给梳长辫的清朝人,穿西装,打领带,不伦不类。读了以后,大为赞叹。
可是《雌的草地》,又让我改变了这种觉。
也许是因为我们以前所受的文艺理论训练,太过分的強调形式与內容的关系,争执不休的到底谁决定谁,一派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他认为先有人,才有美的事物;另一派名气也相当,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他是认为先有美好的事或物才能反印到人的觉里。在我看来只不过是先有还是先有蛋一样的问题。就好比你有一条非常新鲜的鱼,清蒸当然最能体现它的价值。但你想吃清蒸鱼,而去买一条活鱼又何妨。但一定要分一个谁决定谁就太牵扯強了。
现在我们回到作品本⾝,它又为什么会让我改变看法。
形式,或者说创作手法,是作品的外因,也可以是一部作品的躯壳或骨架,这个躯壳可以是各种形状的,但怎样让作品成为一个有灵魂的完美的有生命的东西,这就非常考验一个作家对美的悟力,这似乎和学位头衔无关。有时,完美+完美,不一定等于超完美。
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前些年看由央中芭蕾舞剧团,改编《祥林嫂》。鲁迅是一流的,央中芭蕾舞团是一流的,可是当我们看到穿着紧⾝衣的祥林嫂在舞台上劈叉弯,再加上同样是穿着紧⾝的贺老六托举着祥林嫂満场跑,国中人实在很难接受。这或许有个先入为主的问题,因为祥林嫂的形象太深入民心了,她那木讷的眼神,拉长的苦脸。围三只有一围的大长袍形象,已深蒂固地活在人们心中,相反的,我们看惯的芭蕾舞是穿着裙短活泼、轻盈的天鹅、公主之类的。
《祥林嫂》+芭蕾舞可以说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没有绝对好的形式,也没有绝对好的內容,只有二者成为一个完美的有机体时,才能出现一部好的作品。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说的內容有哪一些,它怎样影响着作者的写作手法。
地理背景:这本书的地理背景,是在国中西南辽宽而荒芜的草地(川、蔵、陕、甘界处),每年只有三天无霜期,不是暴曰就是暴风。
女子牧马班,她们驯的是军马,是凶悍、烈的羊马,同时她们还得抵挡各种危险,狼群、沼泽地土著游牧男人。
这样的背景,决定着作品的风格,已尼为之定了一个调,它的主旋律一定是气势磅礴、跌宕起伏的响乐,因为它要表现的是辽宽、是強悍、是奔驰的马群,就不可能是袅袅绕绕的丝竹江南小调。
如果要改编成电影,一定要宽银幕的,学过画画的朋友都知道,寸尺的大小会影响一幅画的效果,而这恢宏的场子面,非用宽银幕不可。
再加上它的荒凉、诡吊,同时给我们超现实的觉。
时代背景:时代背景的不同,往往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稍对国中有所了解的,都知道六、七十年代的国中,是个狂疯的年代,对政治领袖的狂热,比起某些宗教领袖,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荒谬的时代,用超现实的手法来写,最容易将扭曲了的人表现出来。
那个年代被称为“火红的年代”制造的是“红⾊的海洋”书中的红马,有着很強的象征意义,这匹红马是女子牧马班摸得着、看得见被“物化”
“具体化”了的理想。这匹马穿贯了整部书,来描写女子牧马班为之付出的青舂,付出的生命。
从它的盛年,也可以说它的鼎盛时期,作者是这样描写的,红马载着老⾰命的后代沈红霞突然飞奔:“一股腥热的红风来不及看清这个由静到动由僵变活的过程,似乎那匹马神形分离。驰去很远,静静的红⾊⾝形还留在原处。红马静静地迅速缩小如同渐熄的一柄火红的火炬。
也是人为(人们把它“骟”了),也是自然规律,它后来衰败了,褪⾊了,也是女子牧马班理想破灭的象征。荒谬的年代、荒谬的事件,(骑兵在国中已取消,她们还不知道)注定了她的悲剧的命运。以往由男人来做的事情,在荒谬的年代,由城里来的妇女生学来做。
“沈红霞将生料嚼成稀酱、喂它,它没吃、渐渐卧下了,下颏贴着地,溃烂的口鼻流出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