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1-3082浅坑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退一万步讲,杜毅一时糊涂(book。shuyue。org),鬼心窍地点头了,这火箭弹该不该打,还是要过他蒋某人这一关,他拒绝之后,还可以借此落杜毅的面子——你差点闹出天大的笑话啊。
杜毅要是隔过他指挥人影办——那是你自寻死路,我不狠狠掀你一把才怪!
事实上,就算王毅单能品出来这味道,不上当,蒋世方也不在乎——小子,我就是看你不慡,什么时候轮到你个处级部干给长省上眼药了?以后还有你哭的时候。
不过,既然一切假设都没有发生,那么,首长的活动也就进展得顺顺利利,不过这个时候来的大佬实在太多了,陈太忠这个树葬办主任,居然连观礼台都上不去。
但是他也顾不上抱怨这些,眼见这里的秩序逐渐恢复正常,他赶忙又奔下台阶,假巴意思地从车后备箱里摸出一把大号伞,又摸出一双雨靴——荆大师还在车里坐着呢。
荆以远这次为了支持这个便宜孙女婿,也是吃了点小苦,别的不说,这一路的颠簸就够他受的,不过等他穿好雨靴下得车来,深昅一口清新的空气,看一看笼罩在舂雨里的群山,情不自噤地叹口气,“这么好的地方,真的是太美了,唯一缺少的,就是绿⾊啊。”总之,今天虽然天公不做美,但是有強有力的组织保障,也没有再发生什么意外,剪彩、燃放爆竹、领导讲话,然后是唐总理拎着一把铁锹,象征地挖几下,当然,杜记书和蒋长省是一定要跟着摆造型的。
这一通忙之后,杜记书致结束词,陈太忠在台下跟祖宝玉站在一起,祖长市是分管科教文卫的副长市,也是今天素波市到场的唯一一个副长市,以相机配合首长的指示,不过他也站不到台上去,跟陈太忠算是难兄难弟。
听着听着,陈某人就冷哼一声,“嘿,我还以为杜老大会说‘唐副总理’呢,合着他也知道,有时候那个副字不得不省略啊。”
“呵呵,”祖长市干笑两声,他本来就是分外讲究言谈措辞的主儿,而杜记书的对称呼的执着,在厅级以上的部干里,基本上算是人尽皆知,然而小陈敢在这个场合,说出这样的怪话,还是很令他到意外,你这家伙的胆子,不是一般地大啊。
不过,两人的关系真的不错,而且他跟杜毅,可以说一⽑钱的关系都没有,所以他不动声⾊地四下扫视一眼,笑着低声发话,“事急从权,曹福泉可不是也给首长换鞋去了吗?我早跟你说过…曹福泉绝对没有大家看得那么简单。”
“照你这么说,曹秘书长,该是枭雄一样的人物了?”陈太忠一听就来了趣兴,别人评说曹福泉,听不听无所谓,可祖宝玉不但是口舌严谨之辈,更是跟老曹共事多年。
“他成不了枭雄,这个人肚子里的弯弯绕很多,”祖长市摇头摇,他不愧是措辞考究之辈,说完这么一句话,居然就再也不肯多说了。
3082章浅坑(下)仪式结束,差不多就是十点半,按首长的行程安排,应该是去上谷市看一下几年前整理出来的杨村文化遗址——这个文化遗址被发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确定为晚期智人阶段的人类,目前上谷市在大力打造这个旅游热点。
视察完那里之后,首长会在上谷市用些便饭,略加休息再返回素波,其时是下午上班后不久,正好开始下一轮的工作。
不过陈太忠并没有附和的趣兴,唐总理去视察那些东西,是名正言顺,可是他在这树葬陵园奠基仪式上,拥有如此強大的主场,都上不得观礼台,那他还自讨没趣什么?
于是他就表示,自己要负责把荆老爷子送回家的,荆以远的⾝体那真是不错,但是再不错也是年近期颐,一大早起来就这么一番腾折,然后又是上山下山淋雨的,有点吃不消了。
荆老也愿意直接返回素波,按他的话说,要是去上谷市看杨村,再吃一顿饭的话,那估计在上谷休息的时间不会短了,缓过劲儿来回素波,差不多就得是下午五六点了——回去还得接着再缓,得腾折两次。
那索就不如一次腾折个够,现在就往素波走,到家的时候十二点半,吃了饭歇一歇,五六点钟精神就大好了——当然,老人家也知道,跟小陈在一起,他无须太担心自己的⾝体。
唐总理肯定是不方便反对,他表示谅解的话,那别人就只能更谅解了,谁都知道,首长的天南之行,起因是受了大师邀请——內在原因固然是众说纷纭,但是谁敢点破?
于是首长的车队先行,陈太忠陪着荆以远又看了一会儿风景,等没几个人了,才一手撑着伞,一手扶着他往下走。
临下台阶之前,荆老回头又看一眼观礼台,台子搭得确实华丽大气,说不得随口问一句,“为了这不到两个小时的仪式,搭这个台子花了多少钱?”
“得有…四、五十万吧,”陈太忠无奈地撇一撇嘴,上一次他来的时候,这台子要简陋得多,唐总理来一趟天南,光树葬这个活动,起码要多支出两百万去,但是这话,他可不能当着荆老抱怨。
“啧,”荆以远微微咂一下嘴巴,没有再说话了。
接下来,由于不用追随首长的车队了,陈太忠开得异常轻松,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平均速度却也不比警车开道的车队慢多少。
他开得自在,荆老坐得也舒服,关键是没有那种隔着汽车都能让人觉到的庒抑气氛了,他坐在后座上,闭着眼睛,缓缓地发问,“除了对书法,你对文化艺术有什么了解没有?”
“不敢说了解,您有什么指点?”在文化艺术方面,陈太忠可不敢跟荆大师吹牛,尤其是,这个问题,出现得有点莫名其妙。
“外国的我不敢说,但是国中,有创造力的大师…我说的是有创造力的,从来都是出现一个朝代的前三代,到中后期,大多数涌现出来的只是匠人,”荆老的回答,也很有点天马行空的味道。
“匠人?那个…巨匠也是匠人吧?”陈太忠越发地不摸头脑了。
“没错,巨匠…那终归只是匠人,”荆老轻喟一声,“创造力被扼杀了,他们只是在精益求精,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內,这给精品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但是不容易诞生大师。”
“这个…您说得都不错,但是,您到底想说什么呢?”陈太忠越听越糊。
“你玩瓷器吗?”荆大师又蹦出一句更莫名其妙的话来。
“不玩,”陈太忠摇头摇,眼下瓷器收蔵的风气渐长,但是他对这些东西没有半点的趣兴,不趣兴嘛,而且陈某人并不是一个喜附庸风雅的主儿,别人附庸他还差不多。
如果哥们儿哪天玩上了瓷器,那必然是汤丽萍买宣德炉的旧故——为了洗钱!
“那我跟你说一说清朝的瓷器吧,只说康雍乾三代的瓷器风格变化,康熙一代,瓷器相对耝陋,设计风格较为开发,无论从款式、造型、⾊泽、素材上来说,都比后面两代內容丰富得多,淘换真品有难度。”
“但是雍正就不一样了,他对瓷器的要求,达到了几近于苛刻的程度…其实就是苛刻,所以他那个时代,官窑的废品率奇⾼。”
“有了这个先例,到了乾隆,对瓷器的造型、寸尺、图案、⾊泽等方面的规范,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能出精品,但是…创造力在重重束缚下,也被扼杀得差不多了,固然能有一些出奇出新的作品问世,终究逃不脫不了那些窠臼和桎梏。”陈太忠听得点点头,他隐约觉到了,荆老要说什么,“您是说随着制度一点一点被完善,体制里就越来越容不得叛经离道?”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太忠你的个太強了,”荆以远点点头,他对小陈的悟能力,还是很欣的,“虽然你有些不为人知的能力,但是国中历朝历代的故事证明,越是严谨的体制,越容不得叛经离道…大环境使然,个人能力起不了多大作用。”
“历朝历代吗?”陈太忠隐隐觉得,荆老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完全令他信服,“可是我觉得,宋朝的体制是越来越宽松啊,到后来居然出现了商品经济⾼度发达的现象,有人甚至说那是资本主义的萌芽,这并不符合统治阶级的要求吧。”
“你说错了,宋朝的现象很特殊,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刑不上大夫,重文抑武等等,但是归结底,宋朝是注重自⾝的享受,这是他们体制发展的需求方向…澶渊之盟,胜了都当败了算,为了省那点⿇烦,不过就是一点岁币,给你就给你了,就像现在的商家给小混混们两个保护费一样,图个安生。”荆以远侃侃而谈,兴致真的很⾼,“但是宋朝的败亡,也是因为他体制的发展方向出了问题,商业、科技和人文等都是冠盖全球,可就是一个重文轻武的基调,导致了他的败亡,在条件最艰苦的时候,宋朝都没有出现过武人掌握话柄的现象…这不叫体制森严?”
“但是这个…李白总不是唐朝前三代的人物吧?”陈太忠已经被荆老的话折服了,但是他不肯轻易认输啊,他的历史其实学得不算太糟糕,那就只能硬着头皮跟荆老叫真了。
“唐⾼祖、唐太宗、唐⾼宗、唐中宗…算一算这就四代了,不算武则天的大周,中间好像还有个唐啥宗的,李白发迹是在唐玄宗,您不能说李白不是大师吧?”
“李白…国中历史多少年,也就一个李白,”荆以远听得就笑,然而,他在这方面的眼界和豪气,也不是旁人可以企及的,下一刻,他话题一转,“没错,这是惊采绝的人物,但是他也就是写一写唐诗,他要改行写宋词,在唐代混得下去吗?”陈太忠登时语塞,荆老你这么大年纪了,不带这么偷换概念的。
“天才,什么时候都有,包括绝顶的天才,但是制度和风气一旦形成了,你只能顺着那个套路走,”不知道为什么,说到这里,荆以远的情绪有点低落,“扼杀的…是想象力啊。”
“不受约束的想象力,扼杀也不能说错,”陈太忠冷冷地回答,不知道为什么,他居然由这个话题想到了六办。
“嗯,”荆以远点点头,又轻喟一声,“改朝换代的时候,往往是思想碰撞最烈的时候,新朝创建伊始,各种学术争端竞相冒头,相信以你的历史底蕴,对这个并不陌生。”
“您想说,体制的完善,会导致思想的僵化,这个我明白,”陈太忠有气无力地点点头,“不光是官僚体制的完善,资本体制的完善,也会导致僵化,我理解。”
“呵呵,”荆以远听得笑了起来,他觉到了小家伙的抵触情绪,也不再说什么,他原本是豁达之人,又是活了近一个世纪,哪里会为这点小事叫真?
“我没有说匠就不堪,齐白石倒是大家公认的大师,虾画得确实好,而张择端只是一个画匠,但是一幅《清明上河图》,比齐白石所有的画加起来,价值都⾼,因为他忠实地记录了一个年代的风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好话坏话都让您说完了,”陈太忠笑着摇头摇,荆老这些话,似是要他摈弃个融入体制,但是似乎,荆老自己都有点不情愿…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