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分卷阅读43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有关部门有了别的解决数量的方式,不强求大家吃。

成了少数,被彭厨赞美却没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物种。

第二个被黄的“飞蛛”。

从字面和形体上来看,那就是会飞的蜘蛛,不过就口味和习上来说,更接近蝗虫。

地球上都能防止蝗虫,防治得还好的(仅限华夏),更别说这里了。

只要气候有变,防治工作就开始自动展开了。

小规模的都不用上头签字。

机械化自动程序就能搞定。

本来这种普通小害虫都不能算是入眼的了。

不过巧合的是,今年有快地方闹了点小天灾,偏偏检测机器出了故障,进行了错判。

秦酢得到消息后,顺口问了彭弈北一句。

能吃吗?

把这波吃了,凑一集算了。省的观众老说我们更新慢。

“你应该问好不好吃。”能不能吃这个问题,有点侮辱人。

“就这么一拨小灾……万一好吃呢?”

“这个东西特别容易泛滥,都不用养,圈个干旱点的地,催点苗就行了。”然后高网一捕,搞定。

彭弈北突然冒出一种:薅大自然羊觉。

然而,这集还是黄了。

因为这里的飞蛛太少,口不好。

头一次遇到“不好吃”这个问题,节目组直接懵,甚至因此,写公告的时候,上了一次热搜。

哪怕半年后,彭弈北表示,飞蛛放养计划可以继续了。

直接吃口不好,但是做成酱却鲜美异常。

唯一的小问题就是需要窖藏半年到一年。

这都不是技术问题了。

为了成功率,窖藏的温度和度需要特殊控制,这个世界是有黑科技。

可就为了那么点“酱”,特地花钱买设备,这就有得不偿失了。

而且,生活节奏快的现代人,基本上都等不了这一年半载。

买现成的,他不香吗?

《拯救》这个节目一半是拯救生物圈,一半是教做菜。

但是现在“蝗虫”即不需要去吃了,又不能教做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