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先王寿梦临终前仍然放不下此事,寿梦的大儿便想出了个主意,老幺季札不是最守礼吗?那我们兄传弟及,严格遵从周礼的规矩,长兄传次兄,一步步把王位传到老四季扎手里,到时候老四还能不受王位吗?
得子如此,父复何求啊!
于是,寿梦老怀甚,阖上眼睛放心地撒手西去。
然后,绝世罕见的一幕出现了,吴国的大儿继承大统,不立太子。十三年后大儿去世,把王位传给二弟,二弟又把王位传给三弟,三弟临终一再嘱咐,要把王位传给了季札。
但是三弟去世后,各位大夫赶到延陵去请季札,季札仍道自己志不在此,被无奈之下做老农打扮,躬耕于田野,以示自己不能得用。一国不能无主,三弟之子姬僚趁此良机,登上王位。
而大儿的长子——公子姬光当时在边境驻守,待到他接到消息匆匆赶回时,姬僚登上王位已近两月,局势安定,无法回旋。
从此,姬僚和姬光这对堂兄弟开始了十一年的暗斗,三年前,伍子胥向姬光推荐了专诸,姬光着手修筑暗室,一年前,姬光利用时机将季札等人都派遣出去,半个月前,姬光宴请姬僚,使专诸刺僚!
季札本来在出使他国,听到吴国的消息后匆匆返回,今才抵达都城。
人群越聚越多,车队行驶速度极慢,伍子胥骑着马在前街开道。漫天花雨之中,有东西直直朝着伍子胥扔来,伍子胥凌厉一抓,触有异,皱着眉头摊手看去,是朵含苞放的红芍药。
半开半合,正是欣赏芍药的最好时候。
《诗》里说,“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上巳节,男女约会之后,女子常会送朵芍药以作临别礼物。在她们看来,芍药有个缱绻的意思:我愿与你结下恩情,并期待下次相遇。
伍子胥回头看向酒馆的窗子,不见人影。
这花不知是给季子的,还是给谁的,固然拿着不便,但更不便当众扔了。伍子胥微笑着环视了一圈人群,然后走过去,将花送给人群中一个五六岁的小丫头。
小丫头眼睛瞪地浑圆,惊喜地接了过去,伍子胥以为这件事完了,然后就见那丫头似乎记起来了什么,捏着衣角拽了两下,然后行了个成年女子才作的礼节:“奴家~谢谢郎君~~”这情意绵绵的语调、一拖三摇的尾声,用上这声声的小妮子的嗓子……伍子胥的眉狠狠地了一下。
伍子胥僵着脸微笑,点头,转过身,不语。
——伍子胥领着王叔季札进了朝堂,虽然今不是上朝的子,但都城梅里的大小官员,和各邑的邑长一个个都到了。
姬光和伍子胥对视了一眼,彼此心不宣:按计划行事。
若想坐得那个千万人肖想的位子,该有的姿态一定要有,哪怕是装得;该走的程一定要走,哪怕是虚得。
这样,那个位子才会坐地更稳当一些。
季札走进来、姬光过去,好戏开场——姬光今特意穿了便服,上去大拜:“恭王叔回!”
“侄儿快请起。”季札上前扶起姬光,姬光脸喜,请他上登王座:“王叔,侄儿等你许久了,请王叔立即着冕服、就王位!”季札扬眉:“此话何意?”姬光乐呵呵道:“这王位本来就该是叔叔的,当年我父王一再请求叔叔继位,叔叔不应。现在光斗胆恳求,只求王叔能以百姓为重,莫要再推辞这王位了!”百官齐跪道:“请王叔即位!”季札的目光掠过群臣身上,如浮光掠影,他摇摇头,带着叹息:“札不过是一鄙之人,无大志,如何有资格继承王位?”
“王叔之才天下皆知,王叔之德天下叹服,王叔若不为王,吴国谁能为王?”姬光苦笑道:“光确实有罪,但光做事也有苦衷,其一为自保,二便是为了王叔即位,能了却了祖父、父王的遗愿!”
“父王只愿吴国强盛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季札若继任,才是没有面目去见父王。再者季札闲散惯了,平生只愿仰高履尚,惟仁是处,也不愿居庙堂之高。王侄,你便非要为难我吗?”
“这怎么能说是为难?”姬光还要再劝,只听到季札轻咳了一声。
在群臣看不到的角度,季札看了他一眼,出一点不耐,又恢复了面容肃然。
姬光心领神会,季札的意思是:“你给我适可而止。”姬光抿抿嘴有点委屈,季札对他一直不错,要是季札继位为王,他肯定不会弑君。
当然,季札在吴国受万民敬仰,弑掉季札他也就再别想当吴王了。
姬光明智地不再推辞,颇有点演戏不过瘾的遗憾:“王叔,你真地不再考虑吗?”季札摇头:“谁让祖先社稷祭祀不断,谁让吴国百姓安居乐业,他便是季札的君主。季札只愿恪守臣道以待君命,请诸位大人见谅。”姬光叹气,遵从道:“便依王叔之意。”君臣位分就此定下。季札回到自己封地延陵,十几后,姬光正式昭告天地诸神,从此成为吴国第二十四代君王,号称阖闾,年为阖闾元年。
伍子胥被任命为大夫,领行人一职,本职任务是招待各国使者,并处理吴国与他国的邦。
但姬光——现在的阖闾却认为,像伍子胥这样的人,就适合能者多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