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状,只把平王说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混账。
明明不久之前,这些人还在称赞平王。
成王败寇,不外如是。
同时,又有人痛哭涕,或是求饶,或是求恩。
那位几个儿子都跟平王走得很近的张太傅,就颤颤巍巍地上了朝,求言景则放过他儿子。
言景则并不是弑杀的人,但这种情况他要是不处置了一些人,怕是会让人觉得他好欺负。
那和平王一起进的官员,言景则一个都没放过,但张太傅的儿子这样只是和平王走得近,对平王很是支持但并未参与造反的,他倒是不曾全都杀死,只是抄没了家产,贬官外放。
把人家的钱全抢了,还将之送到苦寒地方当官,绝对让人难受,但此时此刻,所有人都觉得陛下实在仁慈。
毕竟这些人的罪名……便是将他们门抄斩,也并不为过。
眼下他们的家产虽没了,但儿尚在,若是在那苦寒之地做出一番事业,说不定还能起复,这是有了一条生路。
张太傅就跪在地上,痛哭涕,恩戴德。
言景则让人将他扶了下去,又开始处理其他人。
那些不知情,只是听命行事的卫军,他将之全部发配北地,让他们镇守北地,倒是将那些镇北军将士留下了。
原本的镇北军将领得了卫军将领的官职,被赐了府邸,便是最普通的镇北军士兵,言景则也赐了他们不少钱财,让他们可以将家人带来京城。
镇北军的将士原本不想留在京城,只是因为家人不在京城,如今能把家人接来……他们自然愿意留在繁华的京城!
别的不说,他们的儿子留在京城,便能读书了,说不定还能靠着科举改换门庭,而他们的女儿,将来嫁在京城不愁吃喝,总比嫁在北地,风吹晒来得好。
镇北军将士纷纷领旨谢恩。
朝中官员瞧见这情形,却对楚廷修更同情了几分。
他手下的将领受了这般皇恩,以后哪还会以他马首是瞻?
他们正这么想着,就听到言景则紧跟着封赏了楚廷修,说楚廷修平叛有功,封为楚王,又给了种种优待,比如可以见帝王而不跪。
楚廷修之前是侯爷,又是武官之首,已经极尽荣宠,没想到陛下竟还要将他封为王爷!
大齐迄今为止,从未有过异姓王,即便楚廷修已经位高权重不能更进一步,也不该封王!
这绝对是捧杀!也不合规矩。
当即就有官员跪下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朕意已决。”言景则道,他其实更想封皇后……但还是要等等。
大臣们劝不动言景则,就都去看楚廷修。
楚廷修只要不笨,就不该应下。
然而,楚廷修都不跪下,直接领旨了:“臣领旨谢恩。”陛下若是想要多给他一些罪名,他应了也无妨。
能站着看陛下,其实也好。
第64章皇帝(14)言景则给楚廷修封了王,但没收回他的军权。
他家将军善于练兵打仗,军队自然是给他家将军管比较好,至于他,就管那些文官,最好还能想办法多赚点钱。
这大齐其实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军队的粮草,就一直难以足量供给……他可不想亏着他家将军的手下。
平王叛后续的事情,处理了好多天,终于,平王的罪名定下了。
当皇帝的需要讲究名声,手足相残之类的不好听,平王的母族还一个劲儿地求情给出不少利益……言景则衡量过后,并未杀了平王,只是将平王圈。
太皇太后没了,平王也倒了,朝堂上的官员少了足有三分之一,但整个朝堂运转良好,并没有出什么问题。
言景则近来做事雷厉风行,那些官员都不敢尸位素餐了,一个个拼了命表现,可不就做得极好?
但言景则还是下了旨意,准备开恩科,以便拉拢读书人,再培养一些年轻官员。
此时,距离平王叛,已经过去一个多月。
这一个多月,言景则过得极为幸福。
他家将军,竟然每个晚上,都留宿皇!
虽然白天楚廷修会出去处理镇北军的事务,但一到晚上就会回,还每晚都很热情……真看不出来,他家将军是这么外冷内热的人。
言景则都开始担心自己吃不消了……
这不用上早朝,但言景则一大早就起来了,还把楚廷修拉了起来:“廷修,我决定从今起,就开始习武……你与我一道!”楚廷修肯定是自幼锻炼,力才会那么好,他也要多锻炼!
不然……晚上上称王,白天走路扶墙,也是有点丢人的。
楚廷修愣了愣才道:“陛下,习武很辛苦……”
“我不怕。”言景则脸坚定。
他必须习武了!
其实言景则有些佩服以前的那些皇帝。
他连一个都搞不定,那些皇帝是怎么搞定后佳丽三千的?
既然言景则有要求,楚廷修自然不会拦着,不过他爷爷是泥腿子出生,他家其实没有家传武学之类,都是自己瞎练的……他便把言景则的侍卫统领给叫上了。
这位侍卫统领是武将世家出生的,家里的男孩子每个人都要习武,相比于他,更清楚要怎么教导一个新手。
“陛下,您可以先跑步。”侍卫统领决定先看看他家陛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