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分卷阅读9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的垂手站在一侧,低眉顺目,眼睛盯着琉璃地砖,动都不敢动一下,身旁就站着萧胤,御书房里,静谧无声,落针可闻。

皇帝还没有过来,两人便安静的站在房中,静静等候,萧胤一直看着李承低垂的脑袋,若有所思。想到他这么快就赶来了京都,嘴角便不勾起一丝笑弧。虽然还是不肯跟他说话,不愿和他对视,但是一旦得知他可能有危险,还是迫不及待的就追了上了啊。

无妨,他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等。

李承受到萧胤那毫不掩饰的视线,只觉得头皮发麻,恨不得将脸埋到地下去。手心里的汗已经快要打衣袖,他却依然一动不动,神情温顺的静立一侧,面上看着,并无任何不妥之处。

过了许久,李承的后背都已经开始发凉,皇帝才姗姗来迟。赵公公扶着皇帝进来,看到屋子里两位玉立的少年,不笑了一下,扶着皇帝去一旁的锦榻上安坐,又去捧了一块毯,盖在皇帝的膝上,这才躬身立在一旁。

“父皇。”萧胤垂首行了一礼。

“臣李承,拜见陛下。”李承却是老老实实拜倒在地,行了君臣大礼。

“起身吧。”皇帝此时要比在太极殿时温和许多,那双向来锐利摄人的眸子里,也含了一丝笑意。

李承便小心翼翼的起身,目不斜视的看着脚尖。

“承呐,此次江南一行,可有什么收获?”皇帝突然亲昵的问道。

李承诧异的抬眸瞄了一眼皇帝,见他神情温和,有些意外,赶忙躬身道:“臣学到了很多以往不曾知道的事情,受益匪浅。”

“哦?学到了什么?”皇帝似乎只是在闲话家常,十分随意,甚至叫了小太监搬来了两张锦凳,让李承与萧胤二人坐下说话。

李承受宠若惊,欠着身子坐了下来,袖中的手都有些无处安放。萧胤看着李承受惊小鹌鹑的模样,便垂下了眼帘,遮住了眼里的笑意,面上仍是一副淡然从容的模样。

李承将自己在淮州的所见所闻与皇帝一一道来,皇帝听得连连点头,气氛竟十分的融洽,让萧胤都有些意外。

他一直觉得皇帝大约是知道了他与李承之间的事情,是想对李承不利的,但是现在这个样子,皇帝似乎十分喜李承,对他甚至比对他们这些儿子更温和亲近。让他有些犹疑。

“看来,让你去地方上历练历练也是件好事。”皇帝笑道。

李承唯唯诺诺的点头应是,心里打鼓,不知道皇帝这态度究竟是为了什么。

“你方立了大功,刚回京,便要北上去前线战场,心中可有怨怼?”皇帝问。

“臣不敢。为国效力,乃是臣的本分。”李承一惊,立即回道。

“是不敢,还是没有?”皇帝调侃。

“回陛下,臣心中并无怨怼。”李承连忙起身跪了下来,伏在地上。

“怕什么?朕随意问问,你乃是朕的状元,又是朝廷功臣,朕不愿你心生不快,若是心中有不,大可以说与朕听。君臣之间坦些,总是好的。别跪着了,坐。”皇帝捧起刚刚沏好的热茶,吹了吹蒸腾的雾气。他又看了一眼赵公公,“去,给李卿沏杯茶。”赵公公便笑眯眯的应了,一旁的萧胤看了一眼赵公公,又垂下了眼来。

“臣惶恐。”李承是真的惶恐,这皇帝的态度实在叫人捉摸不透。

皇帝见李承诚惶诚恐,叹息一声,说道:“此次与北凉的战事,关乎我齐国国运,只许胜不许败。朕老啦,再也拿不起刀,可朕希望你们这些少年郎们能拿起刀,守卫国土,佑我百姓。你们,可能做到?”李承闻言,心中一热,顿时觉得自己的小心思实在不足为道,与家国江山一比,这些个人得失又能算得了什么?他突然想到父亲跟他说的话,陛下乃是大气魄者。李承突然就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他终于不再畏怯,郑重的看向皇帝,坚定的朗声道:“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萧胤似乎也体会到了皇帝的心意,他深深看了一眼自己的父皇,心中某处的疑虑微微有些动摇。

他和皇帝是同一种人,一旦设身处地的去想这件事,他似乎就能理解皇帝的想法。但是他也十分了解自己的父皇,他是那样的深不可测,没有几个人能窥见他真正的内心。他不能有任何松懈。

那丝动摇有渐渐消失,他平静的说道:“儿臣定竭尽所能,守卫我齐国疆土。”从御书房出来后,李承便匆匆往外行去。

萧胤看着李承急匆匆的背影,抿抿嘴,有些无奈。不过这样也好,总不能瞒他一世的,如今早早让他看清,也是好事。

后,萧胤便开始整顿三军,准备拔营北上。

本该粮草先行,但因为战事紧急,北线失了主将,恐生变故,萧胤必须尽早赶去,稳住局势,否则,一点边线了,他再去就十分艰难了。

李承需要负责粮草辎重的押运,会迟些动身。只是八万军士的粮草,实在不是个小数目,好在江南得了李成贤的献粮,大大减轻了北边的军需。只是这一战恐怕不会很快结束,若是此战旷持久,只怕国库要被掏空。

李承一边往兵部职方司去,一边忧愁不已。

北凉都城,三王子颜行府上。

正是一场庆的宴席。

厅堂中笙歌燕舞,众人推杯换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