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分卷阅读8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贫僧等人也只能……”

“陆迁,分些粮食给寺庙。”

“是。”陆迁于是又跳上船,背了好大一袋粮食又跃上了山峰,将粮食往老和尚面前一丢,“和尚,这些粮够你们吃到黄泉水退去了。求佛祖没用,佛祖哪会变来粮食给你们吃。”

“陆迁,不得无礼。”萧胤看了一眼陆迁,陆迁顿时摸摸鼻子,躲到李承后面去了。

“多谢施主,多谢施主……”老和尚连连称谢,一直目送着乌篷船远去,才抹了把昏黄老眼里的浊泪。

乌篷船游了一整天,也没有见到几个活人,天渐暗时,萧胤等人才到了真正的钦差仪仗处。因为此次南下关乎着项上人头,周同也不敢马虎,水未退,已经命人将江南路所有受灾的州县都统计清楚,安排好人手,开始疏通河道,将江南的积水分,以图早些让这大片的积水退去,只等水一退,便要开始各项救灾事宜。而受灾情影响逃往个州县的难民,也已经着手开始处理。奈何水患波及地域实在太大,他们人手不足,许多涌入大量灾民的州县已经开始出现混,有些州县生怕这些民生起事端,早早就将城门死死堵住,不让难民进城,如此,时一长,城外便开始出现死人,象已起。

“必须得尽早将遭灾的难民安顿好,否则这样下去,是要出事的。”周同看到萧胤,擦擦一脑门的冷汗,对他说道。然后他看到了萧胤身后的少年,他是认识的,李尚书家的次子,上届科考状元李承。淮州处在水患中心地带,他竟然侥幸没死,也算是奇迹了。

“周大人。”李承拱拱手,见礼。

“小李大人能够无恙,想必李大人该安心了。”周同勉强笑了一下。

“周大人,李同知来此是有事想与周大人详谈的,我们进去说话。”萧胤示意了一下,周同便了然的点点头,领着二人往内厅行去,内厅的中央有一大块的沙盘,是江南路的地形,中东地区了红小旗,是灾情最严重的的地域,周边零零散散了许多的黄小旗,应当是受灾情况较轻的地域,小旗子遍布大半个江南路,如此便能看出此次灾情的严重程度。

李承见了,眉头深深皱了起来,“这样严重么?”

“是啊!在京都时不曾想到竟然这样严重,我等一行快马加鞭赶来,却已经是这个局面了。好在殿下麾下有三千黑甲尉锐,可震慑一方,让我等不至于太过被动。”周同指了指几处了黑小旗的地方,是黑甲尉目前分布的地域,没有分隔太远,方便随时汇合。

李承片刻,说道:“周大人,下官看这水这两便能褪去,下官治下淮州百姓并无伤亡,神尚佳,物资充裕,待水一退,便可迅速下山,将淮州城重新整顿一新,下官的意思,可以以淮州城为中心,收拢难民,由淮州百姓组织周围其他州县的重建事宜,循序渐进往周遭其他州县推进,如此,应当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整顿出一片可供难民安顿的所在。周大人以为如何?”周同刚开始听还有些诧异,听着听着都傻了眼,他哆哆嗦嗦的问了句:“小李大人方才说,淮州百姓并无伤亡?是何意?”第44章李承看了一眼萧胤,挠了挠头发,只好又将淮州的情况如实对周同简略的说了一遍,说完,便见周同眼里光奕奕,大手一拍,喝道:“好哇!这简直就是天佑我大齐!”李承被唬了一跳,看着周同发狂的神情,拉了拉萧胤的衣袖,小声道:“这位大人看着不太可靠的样子啊。”萧胤藏在衣袖下的手捉住李承的手,捏了捏,忍住笑,低声斥道:“休得胡言,周大人乃是巡路钦差,江南总督。”李承撇撇嘴,不以为意,两人的手藏在衣袖下,偷偷玩闹着,突然又听周同动的大声喊道:“快!便这么定了,李同知,你来,我们这就拟个章程出来,待水一退,就立刻施行。”李承尴尬的出手,朝周同拱拱手应道:“但凭周大人吩咐。”于是两个人,一老一少便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写写画画,讨论起来,偶尔还要跑去沙盘上演练一下,很快就到了深夜,两人却依然谈的起兴,神抖擞,毫无倦意。

“咳!”萧胤进来,咳嗽了一声,两人这才停下谈,齐齐回头看向萧胤。

“夜深了,周大人年岁已高,还是早些安歇的好,这样重要的时节,可莫要累坏了身子。”萧胤淡淡的说道。

李承看了一眼周同花白的胡子,有些愧疚,点点头,也随着萧胤的话头说道:“周大人请早些歇息吧,章程已经拟的差不多了,我们明继续敲定也不迟。”周同有些意犹未尽的抖了抖手中厚厚一沓纸,赞叹道:“李同知不愧是状元之才,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才能,叫老夫钦佩啊!也罢,李同知与殿下也早些歇下,我们明再行商讨。”李承看着周同捧着一沓纸颤巍巍的往自己的住所走去,有些慨的说道:“以前不曾觉得这位周大人有什么出奇之处,今与他商讨救灾事宜,却发现周大人虽年过六旬,依然有一颗赤子之心,难怪陛下会让他在左都御史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年,监察百官之责,非如此怀者不可胜任也。”

“以后承也做我大齐的左都御史如何?”萧胤伸手拉住李承的手,轻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