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启了无所事事,又稍微有些忙碌的地方官的生活。
因为同知大人总要出门“考察民情”,于是前期的时候差役们在城中四处宣告:看到同知大人,不许刻意聚集闹事,违者罚款十贯。
于是城中闺秀们就都知道了那位俊俏的少年就是淮州新任的同知大人,由此也打听到了这位同知大人乃是京都里来的风人物,少女们心难抑,芳心暗许,淮州街头逛街买花的女孩子渐渐多了起来,都想与这位勤快的同知大人来一场漫的邂逅。
这天,李承带着陆迁子辛和一众侍卫差役去调查一户人家的失窃案,浩浩几十人,蔚为壮观。城中百姓都乐得看热闹,但是想到同知大人出行,不可聚众,又纷纷安耐住好奇,只敢遥遥探头去看。只见一路上无数伸长了脖子眺望远方的民众,也算一处奇观了。
可能是因为李承相貌好,让人天生会对他产生好,也可能是因为自从这位大人任职后,每天兢兢业业,解决了无数积已久的陈年旧案,帮助了许多无处伸冤的苦主,也可能是凡是家有豆蔻年华少女的人家,每天总要听自己的女儿夸赞那位少年官员。淮州百姓很快就接受了这位少年同知,并格外戴。
甚至有热心的百姓会在宰了鸭牛羊后,分一部分送到衙署,给大人和那群看着凶巴巴却总是整穿街走巷帮助百姓解决麻烦的侍卫们改善改善伙食。这群人也是来者不拒,一片和乐融融。
李承不搞内部政治斗争,一心只想在自己在任期间,为当地百姓解决些麻烦,谋求些安定幸福的生活,就如同当初萧胤说的那样,只有成为国器,方能保护更多的人。
那些原本蠢蠢动,想暗地里给李承下绊子的人统统被陆迁暗中警告了一通,连赵介也不例外。早先有一位经历司经历没听告诫,想做些什么事儿来时,被陆迁的属下直接用麻袋包了沉塘了事,对外宣称这位经历告老还乡了,只是众人哪里猜不到发生了什么,一个个如惊弓之鸟,此事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敢再多吭一声。
赵介原本还想告上江南道布政使司,上报的条子却在第二晚上出现在了自己的书案上,书案上赫然多了道深深的刀痕,几乎将书案劈成了两半。赵介顿时吓得魂不附体,知道了黑甲尉的手段后,再不敢多生事端。
这些李承隐隐有所察觉,心里略有些抵触,但想到这些人的目的乃是为了针对自己,陆迁用凌厉手段杀一儆百,也是为了他能顺利行事,这样也能避免牵涉进更多的人,避免死更多的人,便忍下没有多言。
就这样,很快到了冬天。
冬天是百姓们最难熬的季节,气候寒冷,若是贫苦人家缺衣少粮,是有很大几率活不过冬天的。即便富饶如淮州,每年因为贫穷卖儿卖女冻死街头的人也不在少数,这是州州县县都有的情形,即便是繁华如京都,也不少见。
而府库纳税之后,粮仓的余粮也不多,想要一整个冬天,每都开仓放粮是不现实的。李承跟着赵介去看过粮仓,除却府衙的供给开支外,顶多只能放十天的粮,可是冬天是漫长的,远远不止十天。
“没有粮食怎么办?”李承看着赵介,赵介掌一州粮运,家田等事项,李承自然要问他。
赵介顿时噤若寒蝉,生怕李承借此事拿他开刀,嗫嚅着说道,“可以请乡绅大户们捐些钱粮应急,只是强征是万万不可的,乡绅们是地方的基,官府切不能为了一时之需,与乡绅地主们生出嫌隙。否则大大不妙的。”李承点点头,应道,“赵通判说的有理,自然不能寒了乡绅们的心,只是本官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辖下百姓受这等折磨呀。赵通判可有良策可以教我?”赵介心里发苦,这种事做来总是里外不是人,他犹豫了一下说道,“若是想让乡绅们主动捐些钱粮不若也回馈些好处,乡绅们最声名,不若为捐粮大户们立碑以示表彰?”
“立碑?他们就肯么?本官不曾接触过这样的事情,不若此事就由赵通判去斡旋?本官在一旁协助赵通判?”李承金枝玉叶的长大,哪里伸手问人讨过钱,有些为难。
赵介立刻小意道,“不敢。”第34章筹粮今时不同往,陆迁守在李承身边虎视眈眈,如今谁不知道睿亲王正得帝宠,而黑甲尉是睿亲王的亲军。赵介只觉得自己正困守危城,一个不小心就要丢了小命,关键是死了都没人敢替他说句话。
李承让他去讨粮帮穷苦百姓过冬,他哪里敢说一个不字。从前面对知州都没这么憋屈过。
他在自己的宅子里长吁短叹,想着对策,他觉得不能就这么窝囊下去,若是真让这小子在淮州站稳脚跟,得了民望和基,那这淮州哪里还有他赵介的容身之处?
不行!万万不行!
可是想到陆迁那个笑面虎杀人不见血的手段,他又有点犯怵,刘经历消失的不明不白,到今天他都没找到人的尸首,处理的干干净净,好像这世上从未有过他这个人一般,实在叫人心寒。
一旁的师爷见自家老爷愁眉苦脸郁郁寡,便小心问道:“大人,因何忧愁?”赵介看了一眼王师爷,叹息道:“李同知不愿见城中百姓在冬受冻挨饿,便打发本官去筹粮,这粮若是这般好筹措,那从前哪里还会饿死那样多的人?本官又哪里是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