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分卷阅读1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前的事儿啦,劳烦大人还记挂着。”陈书吏也喜的应着,这位小李大人不仅没有大多数清的清高自傲,反而十分平易近人,是十分受他们这些中小吏戴的。

“那可要祝令郎早生贵子,陈书吏早抱上孙子啦!”李承继续笑眯眯的没话找话。

陈书吏含蓄的笑着拱手,“多谢李修撰吉言啦!”

“哈哈,客气客气。最近这京中可有什么有趣的见闻吗?”李承继续没话找话,妄图打发无聊的时间。

陈书吏心知这位大人出身名门世家,背后背景庞大,自然是小心伺候着,他便也不去理会那些公文,直接垂手立在一旁与这位年轻的大人说起坊间趣闻来。

正聊的得趣时,东有人来唤,原来是太子叫人来传唤他。

李承心中顿觉苦恼,这个时候太子找他能有什么好事?估计又要给他施,让他战队了,堂堂太子,却热衷结,李承是十分不喜的。但身为臣子,他却不敢违逆,匆匆随着人,往东行去。

路经龙池时,又不想到那个人,心头的郁结便散了大半。

到了东,殿中冷清,只有太子萧景一人站在书架前,正认真的看着挂在上面的一幅画出神,那是一副将军远征图。

“臣李承,拜见殿下。”李承恭谨行礼。

“起身吧。”太子终于回过身来,在矮几旁的软塌上坐下,看着李承神有些萎靡,神情却依旧温和,嘴角甚至还带着一丝笑意,“听说你在詹事府中无聊,孤便唤你过来谈谈心。”

“谢殿下抬。”李承垂首,习惯了太子故作礼贤下士的姿态。

太子盯着李承看了好一会儿,突然指着书架上挂着的那副画,问道,“你可知这画中之人是谁?”李承便抬头仔细端详,画中之人身披盔甲,骑一匹神骏黑马,手中持一柄长剑,正举剑号令三军,气势河,盖世无双。

李承觉得此人看着有点眼,但并并不能猜出是谁,只好老实告罪,“臣不知。”太子闻言笑了笑,又从书案上拿出一卷画轴,展开,这里头画的人,李承倒是一眼就认了出来,乃是他昨夜里画了无数遍的人,睿亲王萧胤。

“这人,你可认识?”太子问。

李承稍作迟疑,便道,“这画中之人看着倒有些像睿亲王?昨宴上有幸远远看了一眼。”

“呵呵,不错,你眼力倒是极好的。这确实是睿亲王,你瞧这画中神态可谓丰神毓秀,傲世睥睨。此画乃是孤座下门客施冉子所绘,画工虽不如承,却也绘出了几分二弟的神韵,你看如何?”

“施先生的画自然是极好的。”李承避重就轻,隐隐猜到那副画上之人是谁了,父亲曾说过,二殿下有往陛下之风采。方才那两幅画中之人虽然容貌没有太多相似之处,可身上那股浑然天成的王者气度,却一脉相承。没想到,看起来老态龙钟,仿若枯骨的老皇帝,年轻时竟是这样一个人物。

“二弟确有父皇年轻时的风采,那时孤还年少,父皇还是太子,便已统领三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累下不世功名,乃是一位雄才大略的霸主,中三位亲王,无一能与他争锋。可是……”太子悠然神往,突然话锋一转,哀叹道,“可是孤却困守东十数载,从不曾领略过父皇当年的风光,孤,很是羡慕啊!”李承似乎是有些体会到太子的心情了,那是不甘和嫉妒,从前他以为皇帝将老二赶去西边吃土,是因为不喜这个二儿子,谁知如今看来,中八位皇子,竟只有老二拥有如陛下当年一般的军旅资历,不仅积累了赫赫武功,又培养了一批为他马首是瞻的军中将领。这哪里是不喜,分明就是独宠。

太子昨夜与心腹们密议许久,终于想明白其中关节后,只觉得心底发寒。心中对老二的杀意便更为膨,恨不得立刻将其除之而后快。

好在老二刚回京都,朝中势力薄弱,他还有很多机会。

“如今已是太平盛世,太子殿下千金之躯,自然不可亲涉险境。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殿下身份何等尊贵,坐镇东乃是理所当然之事,这也正体现了我大齐如今国力昌盛,天下太平。”李承赶忙劝,生怕太子钻了牛角尖,心里扭曲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情出来。

太子忧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笑道,“承所言倒也有些道理,孤只是有些惋惜罢了。”

“殿下何必惋惜,殿下虽不曾领兵作战,座下却有大将无数,其中尤以战都督最是用兵如神,更是武艺高强,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骁将,曾为大齐立下赫赫军功。”李承继续拍马哄太子高兴。

太子果然十分高兴,笑道,“还是承最会说话,甚得孤心。战厉南确实是一位骁将,只可惜如今镇守北关,轻易不得回京,孤已然许久不曾见过他了。”二人又你来我往的说了几句,太子觉得差不多了,想到今叫李承过来的目的,便轻咳一声,说道,“孤与承甚是投契,有件事,孤想请你帮一个忙。”

“臣不敢,殿下有何吩咐,尽可直言。”李承心里有些紧张,藏在袖子里的手紧紧捏着,知道太子终于要进入主题了。

“孤想让你替孤去探探睿亲王的底,你也知道,朝局如此,孤身边的近人实在不太方便去行此事。”太子紧紧盯着李承的眼睛,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