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人不愿意过来,北面的物资比这里还贫瘠,怎么盘活经济。”郑蕴拿了卫舟带回来的煤,收好卫舟画的画,道:“一步一步来,这事急不得。煤的事我来办,阿弟你先好好教书。”若真如卫舟所说,煤足以替代炭和柴,那挖煤、产煤、卖煤的事就需要很慎重了。
卫舟点头:“我也只能教教书了。”卫舟自己也知道,很多时候他就是个嘴巴式,只会说不会做,比如做菜他不如阿留,做香皂不如郑莯,造纸如今村里比他强的太多了,就是木工,熊大陈三也比他高出一截。
他只是因为自己来之后世,所以多了些现代经验,但这其实都是人类多年总结的智慧。
不过卫舟又想,有时候一个点子也是很重要的呢。
卫·只有想法·舟便放心的把事扔给郑蕴,道:“我想搞个报纸。”
“报纸是什么?”郑蕴疑惑。
卫舟想了想,道:“有些类似于邸报,但不是官方质的,而是民用
质,登些生活小常识、招工信息、最新资讯、广告啊、寻人启事之类的。”卫舟之前其实没打算
报纸的,一来本地文化程度普及不高,识字的人不多,所以他的铺子里,不说那些书的销售量,就是那些纸和笔都没什么人来买。这也不是普通百姓的问题,那大户之家买的人都不多,他们好似只要俸禄里下发的就够用了。
这也完全说明了本地的人对知识文化有多么的不重视。
二来,雕刻也是个问题,印刷术这个东西,现如今是有的,只是大多是定版雕刻,在万家村的时候,卫舟也尝试用肥皂做活字印刷。
但是万家村的人没什么人愿意,虽然活字印刷方便,但在他们心里肥皂是比木头贵的,而印刷雕刻中所需要的的人工在他们看来是不算花费的。
要不是因为卫舟凭借手机录像开了外挂,硬把杨文晏的书也拍回来,那书的数量太多,他们都不愿意用活字印刷术,现在万家村有一套权势文字的刻板,那留着给万家村的孩子们用,卫舟自然没带过来。
来延思后,所有的教材,他能写都写,能叫学生们抄就叫他们抄,实在没办法才叫熊大和陈三帮忙做些雕版。
而他特地放在铺子里卖的书也都是科举有用的书,就是希望本地学子多一些读书的渠道,卖的也不贵。
因为这些问题,卫舟之前想都没想过去办报纸,实在是太耗费人工了,投稿的人找不到,雕刻的人找不到,如何何办的起来?
但是在方才说起到煤炭,说起要办展销会的时候,如何把好东西卖出去,如何做广告的事?他又想起了报纸,也只有报纸最方便。
“每个月发行一次或两次,那些学生们就是专门的写稿人,再招一批雕刻人,到时候也不用印刷太多份,府衙这边送几份,广场那边贴一份,学校那边贴一份,剩余的放在店铺里任大家购买。”
“以后初一十五的时候,除了教一些简单的文字,还可以让小学生上去读报纸。当然报纸里不能全是文字,还需要适当的图画,内容也不能太深奥,需要与民众贴近。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甚至还可以搞些
奖或者收稿奖励之类。”卫舟自话自说了许多,越想越觉得这事可以做。他之前想错了,不能只想着这里文化普及不高就只管督促他们学习,甚至觉得本地人对文字产品没有需求。他应该从各个方面着手,让人们主动的对文字、对知识产生兴趣,本地人越缺少娱乐缺少
神粮食,他更应该给他们提供才对呀。
郑蕴听了大概,脑中有些许印象,却没具体实物,便道:“你先试着做出一期看看。”卫舟听了赶忙点头,迫不及待的去了。
先叫熊大帮忙找人,看本地还有没有会雕刻的人,熊大听了后,问道:“卫老爷可要求这刻出来的字像写出来那么好看么。”卫舟摇头:“那倒不需要。”这时候雕刻有两种人,一种是写字好的人把自己的字拿去印,一种匠人自己雕刻出来的,受限于印刷技术的原因,印出来的字在文人看来是很没风骨很不能看的,不过卫舟觉得这没什么问题。
熊大便道:“那老爷也不需要找外边的人了,咱们家里的人尽够使的了,两位老爷的仆役都能做事呢。”家里那么多人哪里还需要到外边找人做活,卫老爷什么都好,挣钱的法子多,但就是在用人方面很大手脚,总想着休息、放假、换班之类的。
☆、52卫舟惊讶:“不是已经分了造纸组和肥皂组吗,还能出人来,他们也能雕刻?”他都以为家里的人都快忙不过来了。
熊大点头:“哪能不出人呢,这造纸和肥皂都是忙一阵闲一阵的,闲的时候叫他们做些活也是应该的,我看到有几个手巧的人,能做些雕刻的活计。”再说了,按照卫舟的法子,把字写在最薄的纸上,再把纸反着贴在木板上,这样都还不会雕刻,那就是笨了。
“那好吧!”卫舟便道:“这事就拜托你了。”熊大自然是高兴不已,道:“是。”卫舟也高兴的,解决了印刷人员,他又赶去学校,他先去找的吴博士,跟吴博士先探讨了一下报纸的事,吴博士人生中
就没听说过报纸,但与卫舟公事了这么长时间,他已经明白这位算学博士多么的
搞事情,便只道:“这报纸,卫博士想做便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