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来一大批的煤炭和取暖之物。
刚好这时新的院子也竣工了。里外收拾好了,郑四就正式搬进新院子里。牲畜圈效仿暖房,了个比较高的“火墙”,也是一处烧火,连带着几间房子都能暖起来的那种。同时还有专门的一个房间用来装煤炭和一些用于引燃的柴火。
牲畜正式全部赶过去。等帮工的人一走,就只有郑四自己在忙。
郑四自己里里外外的忙着,眼下暖房还没种菜,一个人倒也忙得过来。
狗娃倒是有心帮忙,只是铁蛋不准许。现在自家的院子里头,只养了两头羊和一匹马和几只。都不是特别怕冷且好伺候的。一家三口平时喂着,只当是陶冶情趣。
今年这粮食大幅度减产,想要出门来找活干的人就多了起来。
前来应聘的人多起来。狗娃只做个甩手掌柜。看人这种事他不行,就由铁蛋全权负责了。
后来眼看着要入冬了,铁蛋才终于挑中了一个看的过眼的。
这次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壮年男人。出身跟狗娃差不多,是个苦命的庄稼人,名叫赵冬至。
人如其名,因为生在冬至那天。人是家里的独生子,十五六的时候爹娘没了。有个子,本是打小定下来的娃娃亲。原本娘家是有心断了亲事的,所以一拖再拖。等到赵冬至十九岁那年,他丈人意外碰死了,丈母娘受不了打击没多久也去了。只留他未婚
一个女儿家,自然是守不住家产的。
等家里被搜刮的差不多以后。未婚那边的亲戚们还算有良心,没把姑娘买了,只是给了赵冬至个信儿,问他这媳妇还要不要。
二人本就是大小一块长起来的,这命又是差不多的苦。赵冬至就把媳妇接过来过子。也没什么像样的婚礼,人接过来,办了户籍,这
子就过下来了。
二人现在新婚的夫,还没要孩子。本来
子过得就苦。今年又恰逢大旱和蝗灾,收上来的粮食,只够一个人活到明年的。
赵冬至原本是想着将粮食留给家里媳妇,自己一个人去城里闯。哪怕是扛麻袋拉大纤,一个爷们想要吃
也不算难。
当媳妇的自然是千般万般的舍不得。刚好听村里说,同乡的狗娃这边招长工,只是条件苛刻了些。就劝着赵冬至过来试一试。
赵冬至原本没报太大希望。来了以后,铁蛋问什么都如实答了。因为他无父无母,家里条件又不好。所以跟亲戚都不亲。家里简单就两口人。人瞧着也老实,是个老实肯干的。
铁蛋瞧着各方面的条件都都不错,适合留下来。
回里屋又跟狗娃商量了一下。
狗娃一听说家里头还有个媳妇一个人撑着家里。以他圣父的格自然是见不得的。
“眼瞅着要入冬了。那姑娘过门最多一年,一个人过冬哪里行?大哥你看人没问题,若是个靠得住的,夫俩一块在这边干活,咱们也能省心。”
“只是不知那媳妇是什么品行。”铁蛋考虑了一下,又道,“暂且接过来吧。若人品不好,来年开再让她回去也不碍事。”随后铁蛋去告诉了那赵冬至,让他回家收拾两天,连同家里家当一块搬过来。先签下来两年的契,这两年留在这里干活。若是两年过后还愿意继续干,这工钱还能涨。
签下了合同,人就不能轻易走了。当然,一般签约的薪水也不会差。
过了两天,那小两口搬了过来,狗娃家里就有两男一女三个长工了。这大大小小的活都有人干了人就更放松了。
重活没了,剩下自家收拾屋子、做个饭什么的还是自己干。狗娃的新房,几乎没让外人踏足过,都是自家人自己打理。一来是私密的地方不想让外人随意走动;二来家里的好东西实在多,不想让外人瞧见了眼红。
这长工多了,暖房里头也就种上东西了。
不光是一些蔬菜,铁蛋还特意挖来了几颗能在盆里头养活的水果苗。比如草莓蓝莓一类。全在这里头养着。
赵冬至的媳妇叫李桃花,人瘦弱,干不了什么重活。铁蛋就干脆让她专门照顾暖房里头的植物。那些蔬菜还好,李桃花比铁蛋更清楚要怎么伺候。只是水果这些比较贵的,还是要铁蛋告诉着点。
随着入冬,气候越来越冷了,暖房里头种的倒是都发了芽。狗娃瞧着新鲜,没少过来多看看。
狗娃银子多了,还雇了长工,这件事在村里自然传播迅速。即便是知道他家里有贵人,也会时不时的上门来走动走动。
从前狗娃子过得不好的时候,倒是没少被村里人接济。不过他们多半都是将东西放在院子墙上,连门都不会进。
眼下来往频繁,颇有几分要踏破门槛的模样。
狗娃见的多了,应对起来也自如多了。
只是人最多只让在厨房里头喝盏茶,从不让人进里屋。他们都知道狗娃家里有贵人,怕冲撞。即便有认识的心思,也不敢闭上眼睛往里闯。等人走了,狗娃多少给人拿个仨瓜俩枣,给其家里老人孩子用。这人情往来上,也不差事的。
天越来越冷了,秋收也过去了。虽说减产,可眼下还不用为了吃饭发愁。
这一清闲下来,人们心里想的就多了。
下了几的秋雨,狗娃的心情也有些低落。一方面是天公不作美,总是
郁的。另一方面,村里给狗娃介绍女孩的人越来越多了。狗娃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