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分卷阅读18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这真是白家的?”狗娃问铁蛋。

铁蛋这是笑而不语:“谁知道呢。”那一套书看过了,就此尘封。

没过多久,世间便忘了这本书。

也无需多久,白家,也只会成为史书上短短的一行字。

千万年来,历史叠,朝代更替。

向来,不是如此吗?

就如同此文。他也不过是浩瀚书海中,最不起眼的沧海一粟。

书至此处,再无其他。

谢每一位读者这么久的陪伴。

咱们下本书再会。

——《正文完》——第110章茶馆人声鼎沸,人来人往。正式最热闹的时候。

经过了改朝换代,天下太平。经过了几年的恢复,足以让人们从国破的影下走出来。

“各位看官,今外面小雨微微,劳烦诸位还能前来听小老儿说书讲故事。今天咱们且不说书。就说一说刚刚听到的一点奇闻趣事。真实与否尚未可知,若是真的,咱们爷们长长见识,若是假的,咱们也只当是逗趣儿。”留着长须的说书先生拍了醒木,含笑将故事说下去。

“事发江南,有一户人家姓薛,家中六代单传。现金家主年过四十方有一公子……”说书先生口若悬河的说着,楼上包厢里,只顾着吃茶的一位嘴点一点茶碗,便将茶放下了。

将手里包袱摊在茶几上,里面金的银的玛瑙翡翠闪闪发亮。

这是他自己赚来的。

楼下那说书的,讲的是一位游历江湖的神医,专治疑难杂症。且治疗以后,只吃一场席,随后便云游四海,不知所踪。

江湖上是他的传言,一时间莫说道上的人对其如雷贯耳,就连这喜瓦舍听戏的普通人,也对其略知一二。

他们那里知道,那名江湖的游医,眼下正坐在茶楼之上听戏。且不过是个念过十六的少年郎。

他不是旁人,正式陈狗娃唯一的儿子锁头,大名陈睿。

这睿哥儿初出茅庐的时候,听闻哪里有疑难杂症,总要上门去看诊一番。被铁蛋带在身边久了,也铁蛋说过不少病例。他去给人瞧病,十次有七八次都是药到病除。

这时间久了,经验积累下来了,名声自然也传开了。

只是当时睿哥儿年幼,还没觉得金银细软有什么好的。第一次出门仅仅三个月散尽了带出来的金银,若不是有二姑兰子给他的了金子的巾子,只怕他回家的银子都没有。

这一回再出来,睿哥儿学聪明了。看病随缘,不过诊金也随缘。无多有少,人治好了,给多少,睿哥儿要多少。吝啬的给十两八两银子,要。给百八十两黄金,睿哥儿更要。

拿不下的,就去当地对号的首饰行买上些价值连城的珠宝带着。睿哥儿自幼跟在铁蛋身边,什么好的没见过?也不怕买到假货。

如此,这才几个月的功夫积攒下来,这以包袱的细软累计起来,估计够买下一座小城了。

包厢外有敲门声,睿哥儿忙将包袱收起来,应了一声。

门外的女人声音柔弱无骨:“听闻小爷独自雅座,不知小女可有幸陪爷吃茶?”

“不用,你找旁人吧。”睿哥儿将包袱背好了,继续喝茶吃点心,心底盘算着下午要去哪里。下一站要去哪里。

睿哥儿更甚年轻,不过常年习武,说起话来掷地有声。门外女人也不是无趣的,听此言道了声会见就去见旁人了。

普通的富贵人家,当家里小爷到了通人事的时候,总会给他找个姑娘来悉周公之事。算起来,狗娃和铁蛋,都算不得明白事理的家长。

不过睿哥儿岁没经历过,可读诗书的他,有些事情不是不明白。不论是江湖之人,还是文人客。平出入又佳人在侧,身边粉红成群都默认成为风雅士。睿哥儿可不觉得这样的风,是什么好事。

清点了所有的财产,有听了半晌的书。傍晚时分,喝了一肚子茶的睿哥儿终于走出茶馆四处转一转。

傍晚时分,放了两次水以后肚子空唠唠的。街道上漆黑一片,只有挂着红灯笼的粉红区尚有人摆了面摊。

这里什么地方,睿哥儿明白。坐在面摊座位上,要了碗面和一点小咸菜。耳听那勾栏里歌舞升平,奢侈靡费。此时只吃一碗素面清淡,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老板是个四五十岁的老头,四五十岁的人,还算硬朗。不过胡子长长的,穿的也不大好。人瞧着狼狈。

“公子就没想着进里头玩玩?”老板瞧着睿哥儿还带着几分稚,只当是偷跑出来的公子哥又不好意思去·院玩。

“没兴趣。”睿哥儿就着咸菜吃一口面,听着咸菜被咬开那脆的声音,又笑道,“我若进去了,谁还来你这里吃面。”老板当即笑道:“有理有理。”睿哥也好奇:“你怎么想的来这里摆摊儿了?能来这里的,估计也没兴趣来这里吃面了。”

“小爷您这不是来了吗?”老板笑了笑,随后又叹口气道,“这城,也就是这里夜里还亮着。当下城中小靳,夜里又不太平。我既然想赚钱,就只能接着这里的光儿摆个摊子。仨瓜俩枣的赚一点,能养活小也就是了。别说,倒是有那些嫌弃里头闹腾的爷们拉着姑娘来咱这摊子吃面的。遇到大方的爷,随便赏点,就顶上咱们干好多天的收成了。”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