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女儿更算不上亲近,遂挥挥手让她去找母亲。
容锦华和侯夫人相见,两人把下人都支使出去,等着屋里就剩母女俩,容锦华又落下泪来,就连侯夫人也陪着她哭了一场。
两人抱头痛哭后,还是一向坚毅地侯夫人先止了声,“我的儿,你在二皇子府中可好?”容锦华惨然一笑,“好,怎能不好?二皇子和皇子妃并未为难我,想吃什么想用什么,只要不违规制都会送来,但也就是把我养在府里罢了。”不说自她进府,二皇子就从未来过她房里,她去给皇子妃请安,每次也只能见到皇子妃的贴身侍女,对她道皇子妃有孕在身,不能妄动。
更别说府中的下人,虽然看似规矩懂事,但其实一个个都没真将她放在眼里。虽说没有明面上给她难堪,但是她在府中的情况,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难不成还会有人认为她这个侧妃值得依附吗?
侯夫人咬牙,若说在两个孩子中,她当然是更看重容锦贤,当初也未尝没抱着想给容锦华找个好夫婿,借此提携儿子的想法。
但是对容锦华这个女儿,她同样是真心疼,毕竟是她身上掉下的一块,从小锦衣玉食养大。如今女儿摇身一变成了无望皇位的二皇子的侧妃,反让小妇生的儿子成了正经的世子妃,她心头着实不甘。
不但恨上了二夫人和容乐,就连指婚的皇上也被她记了一笔。
当初柳家老家主临死,给子孙后代留下的遗言便是让他们忠君报国,侯夫人一直将这话放在心上。
皇上一直忌惮着端王,只不过抓不住这位藩王的把柄,就这样白白把人扣在京中十多年,早已有人在背后说皇上对幼弟不仁不慈。
当年皇上之所以默认了长兴侯和端王两府之间的婚约,是因为长兴侯府是正宗的皇,而端王妃出身的曲家又是皇上的母族,这样一来,一旦世子即位,皇上就能不费一兵一卒,将端王这个心腹大患手中的势力接过来。
后来,她虽然因疼女儿,不忍让她嫁与残疾的端王世子,但在把容乐嫁过去之时,还是让这位言听计从的庶子去探听端王府的消息,算是帮皇上搜集情报。
结果皇上却将他们柳家和长兴侯府的牺牲不屑一顾,反而把她的女儿指给二皇子当侧妃,这样的辱是她决计忍不下的。
她冷笑一声,如今她的儿子容锦贤与万俟岱关系亲近,而万俟岱的正正好出身于大皇子的母族姜家。
既然你不仁,休怪我不义。
若是大皇子能成功谋得皇祚,他们母子俩就算有了从龙之功,届时,别说万俟峥一个端王世子,就算是二皇子和那位出身世家的皇子妃,只怕也要仰她女儿的鼻息。
她在长兴侯府待了近二十年,管理的可不只是家事。
长兴侯这个丈夫不争气,少不得她要为自家挣份功绩了。
*同一时间,端王府中的一间屋子里,有一对母子在谈论着同样一件事。
明天就是万俟岱的大婚之,端王妃看着面前高大俊美的儿子,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刚生下他时,那张肥嘟嘟的小脸。
一眨眼,那个小小的婴儿就长得这般大了。
她心中也总算舒了口气。
她自知自己无论是家世容貌还是其他方面都比不得先王妃,就连端王那般冷酷的人也时不时会悼念亡,因此心中早已失了比较的念头。
但是她可以认输,她却不认为自己的儿子比对方的差。
就算是用谋诡计,用诡谲手段,她也要让岱儿那女人的儿子一头。
如今万俟峥的确受到皇上重用,但皇上不会一直是皇上,总有新皇登基的一天,届时端王府究竟是由谁来继承,可就不一定了。
万俟峥的正不过是侯府一庶子,无法给他带来任何助力,反观她的儿子却能娶到大皇子的表妹为。
她眼慈地看着万俟岱,听着自己的儿子说着前几在宴会上和大皇子相谈甚。
眼看屋里无外人,万俟岱忽然低声道,“不知母亲对朝中武将可悉?”端王妃顿时一怔,不知这是何意。
万俟岱只好将郑国公世子进封右金吾卫将军一事说了,道大皇子为此十分忧心。
万俟岱也是迫不得已,所有人都认为在万俟峥腿伤后,端王就将他视为接班人,他在一开始也是如此认定的。
然而时间越长,他却发现了其中的疑点。端王对他宠有余,看重不足。
看似无论去哪都带着他,在别人面前夸奖他,但实际上,他几乎从未接触过端王手下的势力。
等到大皇子试探地对他说了几句话,他这才恍然发现,自己身边除了一些纨绔和无权的贵族子弟,竟没有一个得用的人。
他不敢去找端王,估计找了端王也不会帮忙,但又不愿意让大皇子失望,让对方认为他是无能之辈,只好把主意打在了端王妃的身上。
别的不说,当年万俟峥受伤,当时他年纪小,没有多想,只觉得是自己时来运转,但这么多年过去,他对当初的真相总会有所怀疑。
而能够策划出那么一场意外,并且在此之后依然稳坐端王妃位这么多年,可见端王妃并非如她表现出来那般无害。
端王妃对万俟岱一向是有求必应,她心知儿子高傲,如今对着她低头请求,看来是真的遇到了棘手的事情。
只是她本身家世不显,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