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接将城墙浇筑在冰面上,此举不妥。”公羊槐:“此话怎讲?”工部官员:“太尉大人容禀,这……从工事的坚固程度上来讲,冰砖要比直接浇筑稳妥一些,虽然冰砖会出现滑动的情况,只需先行固定然后再在下面浇水让冰砖和冰面之间黏合即可。直接浇筑虽然快,但却将城墙变成了一个整体,若是受到外力冲击,损耗要远远大于冰砖堆砌成的城墙,而且极不方便修补。若是用冰砖,城墙一旦出现破损我们可以立刻用冰砖补上。”公羊槐想了想,问道:“如果用你的法子,修建一条绵延百里的工事需要多久?”工部官员:“这个……下官也不好估量。”公羊槐:“正所谓兵贵神速,直接在冰面上浇筑城墙,一座冰城或是绵延百里的工事可以同时作,朝夕可成,再说……这座工事不过是时令的防御手段,最多也就能坚持三到四个月,待到洛川解冻吾等亦可功成身退,实在没有必要在这上面费太多的时间。况且这天寒地冻的,只要把冰墙浇筑的厚一些也不怕它不牢固,据本官所知:洛北并无树木,本无力制造攻城木和云梯,光靠骑兵冲击是不可能破开工事的。”工部官员:“……是。”公羊槐看了士兵一眼:“按照我说的去办吧!”士兵:“是!”
…
…
如公羊槐所说,一道绵延数十里的工事拔地而起,仅仅用了三工事便成了!
一道绵延百里的冰墙,横亘在洛川之上,城墙高三丈由余,极其坚固磅礴,光一照晶莹剔透折出熠熠光辉,如鬼斧神工之作。
城墙上每隔五里一岗,十里一亭,亭子是用来焚烧狼粪的,一旦受到攻击可以迅速让其他人确定方位,及时驰援。
公羊槐登上冰墙之上,登高望远,入目一片茫茫。
公羊槐不叹道:“如此神迹,我就不信有人能破!只需以逸待劳静待来年天,战事便可化解。”就在公羊槐自信之时,一天夜里,城中的警钟却响了……
公羊槐所在的城池距离洛川不过十里,他急急忙忙穿上衣服冲出门去,抓过一个卫兵问道:“出什么事了?”士兵:“城楼上响了警钟,小的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公羊槐松开士兵,骑上快马奔袭至城门前,登上城楼一看,正北方一片火光滔天……
岗哨士兵:“太尉大人,洛川方向大火!”公羊槐:“不可能!”话音落,一名传令官打马从北方赶来,来到城门下高声叫道:“速速禀报太尉大人,洛川之上有敌袭,请太尉大人速速点兵驰援!”公羊槐:“开城门,将他放进来,本官有话要问!”士兵:“是!”公羊槐:“擂响战鼓,集合三军,准备战!”士兵:“是!”从洛川赶过来的士兵被带上了城墙,公羊槐举过火把在这名士兵的面前晃了一下,一是确定对方并非异族人,二是看了看士兵的身上有没有伤,谁知一看不要紧,着实吓了公羊槐一跳,这名士兵脸焦黑堪比木炭。
公羊槐:“敌人来了多少,城池情况如何?你这脸是怎么回事?”士兵跪倒在地,回道:“敌人趁着夜发起突袭,城墙上狼烟四起,战线太长,兄弟们一时间也不知道该驰援何处,敌人具体有多少很难估计,我们还没等反应过来就有无数火球从天而降,火球砸到城墙上便碎了,飞溅出黑汁水,烧起来黑烟直冒,熏的人睁不开眼,王副将派小人请太尉大人出兵驰援,若是晚了工事怕是守不住了!”公羊槐心下大骇,这些年他虽然老练了不少,但真正身临战场还是第一次,他抬眼望了望正北方的滔天大火,火焰染红了半边夜……
公羊槐定了定神,听着战鼓声声,深了一口气:“牵我的战马来!点骑兵八千,弓箭手五千,骑兵先随本官火速驰援工事,弓箭手也要全力疾行,其余人守卫本城!”士兵:“是!”公羊槐:“传令官何在?”传令官:“末将在!”公羊槐:“派出一队,分别将战报送往毗邻州府,告诉他们速关城门,提防敌人偷袭,另外向京城送出八百里急奏,就说洛北有变,请朝廷早做打算!”传令官:“是!”随着一阵轰隆声响,城门开,公羊槐带领八千骑兵乘着夜冲出城去,紧接着弓箭手也背着弓和弩,载箭矢,结成方阵紧随其后,全力奔跑。
这座临江城是南让扫平洛北之后,特别在洛川之南修建的一座城池,距离洛川不过十里。公羊槐带着八千骑兵不过几盏茶的功夫就来到了洛川之上,临近一看场面更加震撼,不过刚刚才竣工的绵延工事,竟然无一处不在着火,绵延数十里的火焰驱散夜幕,将周遭的一切照耀的一清二楚。
公羊槐勒马,定睛一瞧:这火焰极不寻常,不仅能在冰面上燃烧,而且就像那位传令士兵所言:不住地冒着如丝成股的黑烟!
此时正刮着呼啸的北风,所有的烟尘都尽数被大风吹到了南边,就连火焰也是,借着风势“呼呼”地往将士们的身上刮。
惨叫声不绝于耳,战士们惊慌又无措,谁能想到一座冰城竟然也能燃烧?不仅士兵们没想到,公羊槐也没想到。
这场业火,打了所有渭国将士们一个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