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朝臣们见女帝陛下动了真怒,消停了。
承启三年·金秋十月。
今年对朝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自天下大赦,减免赋税以来,这是朝廷恢复税收的第一年,是否能充盈国库就看这个秋了。
户部,大司农的人手早早就派到了各地,与各地府衙一起监督税收,好消息也总算传来,各地呈报到户部的税收陆续汇总,国库充盈了不少。
就在南静女觉得终于有一件好事儿让自己松口气的时候,另一份奏报落到了南静女的御案上……
臣洛南节度使卢兴万死叩报陛下,承启三年九月初三,于洛川南岸临时驻扎军中爆发瘟疫,起初只是一个营的士兵四肢乏力,上吐下泻、军医看过后诊断为水土不服,然又过三,病症全面爆发。
至提笔时,军中将士因瘟疫死伤过半,八成丧失一战之力,请陛下定夺。……南静女看完奏折震惊不已,这洛南节度使是南静女新设立的一支地方军队,说是洛南节度使但主要管辖的只有一支部队,驻扎在洛川之南,共计八万人。
是当初吉雅回到洛北之后,南静女派到洛南边上策应吉雅的一支铁骑,吉雅成功当上北九州节度使以后,南静女听取了齐颜的建议将这支部队变成了常驻军,主要是为了抵御齐颜的那位结义兄弟杀过洛川……
这支部队出事,南静女只觉到背后冒出丝丝凉意,她立刻命人拿来了临近几所有的奏折,发现洛南地区毗邻这支部队的所有郡县呈上的折子几乎都是丰收,没有任何一个州府提到过有疫情。
若是……地方州府隐瞒不报也不是不可能,但今年特殊,朝廷早早就派了人手到各地,所以呈上来的奏折都是两份,一份是当地府衙的,另一份是朝廷派过去的官员的。
南静女带着心的狐疑和惊愕再次翻看奏折,确认自己并没有错漏,洛川以南所有的郡县皆是丰收,没有任何疫情的消息。
难道说……这场疫情只是在军中?这怎么可能呢?军队虽然人口相对集中,但是卫生条件相对较好,又临近水源,怎么会有瘟疫?
南静女的心中警铃大作,要知道如今已是十月,虽然秋老虎还盘踞在京城,但洛川河畔已经能算是深秋了,毕竟按照往常的惯例,洛北十一月就会下雪,洛川以南的几个郡县也晚不了几,如此时令本不可能爆发大规模的瘟疫啊!
难道说……?
第284章诉衷肠泾渭之约南静女的直觉非常不好,这支军队不仅,而且目前这个阶段非常特殊,再过两个月洛川就要冰封,原本的天堑会因季节的原因变成一马平川,再失去这道八万人的部队做震慑,洛北若是真有什么,后果不堪设想。
朝廷才刚刚缓息过来,好不容易稳住了幽州大将军王,洛北绝对不能再出事了。
南静女不由得在心中叹了一声,难道真的是自己的德行不够么?自从自己登基以来,内忧外患似乎一刻也没有停过,自己是得到了皇位,可是却一直在失去……
失去自由,失去快乐,失去亲人……真不知道今后的自己还能留下什么。
朝臣们见女帝面郁坐在高位,便知这份奏报并非吉报,纷纷声等待。
南静女想了想,说道:“诸位卿家可还有本?”
…
…
南静女:“若无本便退朝吧,户部,兵部,工部,太尉留下,其他人散了吧。”众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
待众人陆续离开,南静女命人关上了朝堂的大门,十六名内侍合力才能将一双门板合上,随着“砰”的一声,朝堂内的光线暗了不少,南静女将奏折给身旁内侍:“你把这份奏折给几位卿家传阅,你也退下吧,守在门口,没有朕的吩咐大殿三十步之内不留人伺候。”内侍躬身称是,双手接过奏折先给官阶最高的太尉公羊槐,然后退到小门从侯政厅绕出了朝堂。
公羊槐看完了奏章以后心下大骇,将奏折传给了另外几人,南静女等了一会儿,见奏折已经传阅了一遍,低声道:“奏报所言,几位怎么看?”户部尚书最先想到的是民生问题,率先出列回道:“启奏陛下,臣主张应封锁军队,就近派遣郎中到军队内医治,且要做好预防瘟疫扩散。”南静女“嗯”了一声,又将目光投向了兵部尚书秦德的身上,她想听一听这位齐颜昔的门生是否能说出不同的见解。
秦德受到女帝的目光,垂首顺肩思索了一阵后,出列答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反常必有妖’这个月份洛北已是深秋,气候已经很冷了,并非瘟疫应该爆发的月份。况且按照从前的类似事件来看……军队的驻扎地很少会发生瘟疫,纵然是真的发生,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泛滥肆成如此程度。是以,臣怀疑……这件事的真实。”工部侍郎:“臣以为,兹事体大,料洛南节度使也不敢欺君,奏报所言该当属实。”秦德:“我的意思并非洛南节度使言中掺假,而是……或许这并不是瘟疫。”公羊槐:“启奏陛下,臣以为几位大人所言都有道理,且不论瘟疫是否属实,做好防范手段都是重中之重,至于知否属实……臣建议陛下应即可指派钦差,率领御医团队赶赴洛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