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分卷阅读7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开,又抹了好几层蜂和调味的酱。这样,都等到里面的都烤了,酱料的味道也就彻底渗了进去。

这时候还不能吃,而是要剥开锡纸,再烤一段时间,将表皮烤至金黄。

这样的烤外焦里,蜂和酱料的味道融入里,吃起来自然齿颊留香。等外面的猪吃得差不多了,再打开腹部,取出焖在里面的,又是另一种滋味。

至于两个收了所有华的蛋,一个归了小泽,一个上供给了唐爸唐妈。

作者有话要说:谢在2020-07-0823:58:05~2020-07-0923:54: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的小天使哦~谢灌溉营养的小天使:近三千万年10瓶;非常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2章塘边虽然唐含早就说过,村子里一年四季都很忙。但是等该种的庄稼都种下去之后,江黛还是忍不住觉得,接下来应该就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了吧?

眼看着天气热了起来,在太下晒一会儿就汗,这要忙起来多难受?

然而现实告诉她,她想多了。

地里的庄稼确实都已经种下去了,但是现在种地讲究的是耕细作,早不是原始社会那种种子一撒,随便它怎么长的时候了。

所以,接下来,他们要给所有的地都除一遍草,追个肥,以便地里的庄稼能够取足够多的营养,茁壮成长,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

按照唐含的说法,其实这都算好了。

以前唐家种过一阵子的冬小麦和油菜,这两样东西是要在雨季之前抢收,然后补种下第二茬作物的。现在只种玉米和土豆,已经轻省很多了。

——其实唐妈已经有些后悔冬天没种点小麦和油菜。今年疫情那么严重,也不知道这些物资什么时候才能供应上。但是自己种的话,就可以自己磨粉榨油,不用担心没得吃了。

夏天天亮得早,他们起得也早,五点多就起来了,吃过早餐,唐妈就一人发了一套除草的工具:遮帽一顶,铲锄一把。就连小泽也有一个袖珍小锄头,倒是不指望他能帮上忙,主要是给他找个能玩的东西。

然后大家排排队,一起出门。

除草也有讲究,土豆这个时候需要起垄,好让新土豆有生长的地方。而玉米则需要铲掉周围的杂草,晾。所以这两样套种在一起,就整合适。铲掉玉米周围的土和杂草,正好都垒在土豆部。

除完了草,还要给玉米加一道肥料。施肥也有讲究,要距离玉米差不多两三厘米远,太近了肥力太足,容易烧死玉米的部,太远了玉米不到肥料,反倒便宜了杂草。

虽然唐爸已经牵着牛犁过一次地,只需要将翻起来的泥土拍散,不用自己辛苦去挖地,但锄草依旧是个十分艰难地活儿。毕竟这种劳作,是从早到晚没有休息的,而且眼可见,可能还要持续十来天,直到将唐家所有的地都完。

而且天气也是个问题。下雨固然很不方便,但是出太也十分折磨人。

江黛自从来这里,已经了好几次“锄禾当午”,现在才算是真正体验了一把。一天下来,整个人头昏脑涨,晚饭都不想吃。

唐妈早有准备,没有准备大鱼大来补充身体,而是煮了一锅酸菜豆米。这是素菜,汤又多,十分下饭,就算没有胃口,就着汤也能喝下去一碗。

吃完饭,江黛就想去洗漱,然后上休息。

被唐含拉住,“想不想出去逛逛?”

“去哪儿?”江黛问。

村子里的电线杆还没有修好,当然不会有电。蜡烛是稀缺资源,所以现在他们都会在天黑之前回家,吃过晚饭,洗漱完毕,然后早早上睡觉。倒是很符合小农经济“出而作,落而息”的标准。

至于夜生活,那是彻底没有的。

“去塘边。”唐含说,“那边水汽中,风也凉快。”

“村子里还有水塘吗?”秦屿在一边听到了,好奇地问。

唐含解释,“距离村子还有一段距离,是开来养鱼的鱼塘,很早就有了。平时没什么人去那边,你们应该没见过。不过夏天去的人就多了,那里也很热闹。”以前就热闹,现在没有电,不能看电视消遣,去的人只会更多。

秦屿恍然,“难怪你们村子叫塘边,我之前还一直想哪里来的塘呢。我们之前吃的鱼就是从那里来的吧?”

“对,现在有人承包养鱼的。”唐含说,“等不那么忙了,咱们还可以一点钱,去塘边钓鱼玩儿。不过我爸的鱼竿不知道还能不能用,之前给他买过,不知道放哪里去了。”

“不就在楼梯间那里放着,应该没坏,你们要用就去找。”唐爸远远听见了,扬声道。

“那就去看看?”虽然很累,但听说有新鲜的东西,大家都有兴趣,小泽更是只要能出门就高兴。

于是一行人便摸着黑往那边走。——说是摸黑也不确切,天上有星有月,倒也勉强能够看得清路,而且现在的路都已经修过,是平整的水泥路,不用担心不小心踩到奇怪的东西。

走了大概十来分钟,远远就听见了喧闹的说话声。这一路过来安安静静,倒像是整个村子里的人都聚集到这里来了。

夜风徐来,确实带着清凉水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