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分卷阅读12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和陆陶并不知情,还在外面吹鼻子瞪眼地吐槽。

——山顶湖这边,余亦勤一落地,就见杨午和他的猫妖同事正领着一票小妖等在这里。

打招呼的声音霎时此起彼伏,段君秀温和地点了下头,在别人看来却有些冷淡。

迅速重游旧地,余亦勤和杜含章四下打量,发现湖里已经不是他们离开时的样子了,水从坑沿的土层里渗出来,在余亦勤之前躺的泥土上积出了一层脚踝深的水。

泥台还伫立在湖中央,九八卦也仍然拓在它周围,不过因为失去了灵气赋予的荧光,显出了一种灰扑扑的迹象。

这里俨然也来过新的访客,因为地上有一些活物溜鳅的痕迹,以及一些黑乎乎的碎片。

杜含章指着它们问道:“段主任,这是什么?”

“早上4点半的时候,有3只山鬼来过一趟,估计是想开墓门,我就在附近,原本打算捉下来问一问,结果三只全自爆了。”段君秀无奈地笑道,“我自认反应不慢,却愣是没拦住。”余亦勤猜测说:“它们应该是被人动过手脚,就像以前养的那种死士。”

“不过这个动向也可以说明,”杜含章哂笑道,“这个墓里一定有那个谋家想要的东西。”另外两人没有疑义,余亦勤率先跳进了坑里,他习惯了现代的生活,能不动用灵力的时候就不用,“噗通”一下踩进水里,秧似的往泥台那边淌去。

杜含章是个随大溜的格,跟他一起淌起了水。于是一行三人,只有段君秀一个人在水上漂移。

到了地方,余亦勤召出长戟,将它进了之前留下的孔隙中,接着按照段君秀的提示,旋转提拉,下方跟着传来卡扣的动静,很快三人脚下轰隆一震,都觉到自己在轻微的平移。

与此同时,水下逐渐出现了一条加深扩宽的裂,水落下去,扰得水面上旋涡不断。

三人眼见着隙越来越宽,居然是两道水平放置的巨大青铜门,至于更下方展的则是一角飞檐。

段君秀跟杨午代完让他固守上面的事,完了率先跳了下去,落在了一个古朴的四合院里。

他落下去的时候,院中原本青翠的植被像是一瞬间被干了生命力,迅速从绿转黄再变灰,落到地上化成了粉末。

余亦勤和杜含章紧随其后,目光一转,都觉得这里不像陵寝,更像是古人生活的地方,有养莲花的大水缸,屋檐边上还滴落着刚刚从上面下来的水。

段君秀从身上掏出一本线装书,书皮上写着将作薄,他对着翻了翻,接着将书合道:“这边。”余亦勤和杜含章跟着他,穿过两扇月门,进入院中后左拐,看他抬手在门锁上一按,锁舌应声弹开。

段君秀推开门,室内的红木案架和其上整齐摆列的事物重见天,杜含章像是有应似的,瞬间越过他和成排的钟鼎碑鼓,看到了一块黝黑的石块。

它看起来并不起眼,石身上的纹路浅而糙,但它却不偏不倚,正是段君秀所找的那块。

段盈还给它编了名号,草签上写的是廿七,天地碑。并且除它之外,三人还在这间的典籍架上,找到了段盈的亲笔手书。

[……魑魅图谶,不知所云,吾费时三载,方知上古之断绝者,天文初历占其一,然今无遗迹,故留此书,供后世参详。]第57章天地碑(二)“天文初历?”余亦勤眼底出了困惑的意味,“那是什么?”段君秀笑着摇了下头,意思是看他也没用。

两人于是集体去看杜含章,然后后者也不负所望,居然真的知道一点。

据目前的史料,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历法是‘夏历’,也就是夏代创立的一种合历,不过它的推演规则已经失传了。现在人们之所以还知道夏历这个东西,是因为别的书里还有一点细枝末节的记载。”比如《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杜含章说到这里,突然面思索地停了下来。

余亦勤猜他估计是想到了什么,等他回神后才说:“怎么了?”

“你们觉不觉得这些符号,”杜含章指了下木架上的器物问道,“确实有点像是一些糅合在一起星宿图?”余亦勤带着这种意识看了几眼,还真是有点既视,于是点了下头:“可就算它是一种历法,那又怎么样呢?历法并不能解释你们身上的力量来源。”杜含章反驳不了,笑了笑,合上了手里的线装书。

之后他们就没什么值得注意的发现了,段君秀用银杏叶将屋里的符号和资料“复印”了下来,并带走了那块原本就属于他的石头。

余亦勤和杜含章分别拿各自的灵气试了试,发现石头就是普通的石头,并不具备什么特殊的能量场。

接下来三人巡查了一遍这个一点都不像墓室的墓。

说起来也怪,贺兰柯生前被人前呼后拥,死后墓中却一具陪葬的尸骨都没有,三人在墓里一通查探,只在上房的榻上找到了一具仰卧的遗骸,身上也没什么金缕玉衣,只有一把陪葬刀,以及一块和田玉制的佩,玉砌的纹路里隐约有个“盈”字。

自古有江山配美人,在后世的文学加工下,厉灵帝实在是不缺红颜知己。

可在余雪慵和方崭经历的世中,贺兰柯上位六年,战火就绵延了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