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分卷阅读13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四噎了一下:“……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门派既然不大,想必子过得不会很好。”

“那可以考虑接洽一下。”严墨戟摸着下巴想了想,“不过还是要先跟府衙打探一下消息。”向府衙打探消息其实还不容易的,严墨戟找了美食广场的几个掌柜问了问,最后吕掌柜提供了一条路子,请府衙几个小吏喝酒,让他们帮忙向府衙里的大人们打听一下。

这几个小吏其实职位不高,不过严墨戟知道现在什锦食也才刚起步,又是“士农工商”里最末的商户,自然找不到什么大人物,便准备了纹银,约到了青州城最好的龙泉酒楼,请几位帮忙打探消息。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几个小吏虽说面对这些末商户神态有些倨傲,但收了严墨戟分量不轻的银子,也拍着脯答应一定会给他打听清楚。

不过从这几个小吏透出的意思,朝廷对江湖门派的态度还是相对坚决的,可能不会有多大的口子肯开给什锦食。

还有个年纪不小的小吏隐晦地劝了严墨戟一句:“严老板,你那什锦食的铺子,生意也不错,何必非要和那些江湖野蛮之徒挂在一起呢?”严墨戟只是笑笑。他只是想确认朝廷能容忍的底线在哪里,免得自己越雷池而不自知,落得个牢狱之灾。

古代官场的办事效率,严墨戟心里也有准备,把事情委托出去之后,就暂且放下来,转头开始忙活起纪明文和张三郎提供的方案来。

之前严墨戟要大家下去实地调查重新制定方案,好些人在调查过程中就意识到了自己提出的想法的缺陷,重新开始思索、甚至直接推倒,也有些会来问严墨戟的意见。

也许是成人的思维一时不容易跳出固有习惯的约束,最早提了方案的竟然是纪明文和张三郎这两个年纪最小的未成年人。

他们的方案是做青州书院的生意。

“青州书院?”严墨戟饶有兴趣地看着手里这份一看就是出自张三郎手笔的计划书:“在青州书院里头做美食广场?”纪明文点点头,有些兴奋地道:“我这几刚好撞见了苑五少爷,跟我抱怨了一大通书院里的清茶淡饭,乏味无趣,说特别想念咱们什锦食的美味——但是书院里都是农妇煮的大锅菜,本无法入口。”青州书院作为青州城内最大也最知名的书院,一直以严苛著称,学生进入书院不得带仆役,唯有沐休时方可离开书院,第二天必须按时回归。

这几个月苑五少爷每次沐休都要跑来什锦食,点上一大堆美食,一边吃一边向他们诉苦。

严墨戟也看得出来书院里生活很是清苦,瞧五少爷那圆滚滚的身材,才过了几个月,竟然瘦出人模样了。

面对纪明文自信的目光,严墨戟点点头:“所以你想去书院开什锦食?”

“对!”

“那你想过没,书院会不会让咱们在里面开店?”纪明文迟疑了一下:“给书院的学生们提高伙食质量,不好吗?”严墨戟笑着摇摇头:“据我所知,青州书院一贯以严厉和勤俭著称,书院未必不知道学生们的伙食不好,只是想借此磨砺学生们的意志罢了。”纪明文想了想,神有些败落下来,又有些不甘,琢磨了一会儿,眼前一亮:“那咱们在书院外头开铺子怎么样?”

“哦?”纪明文越想越觉得可行:“五少爷跟我说过,他在书院里头时,只能隔三差五叫人买些什锦食的卤味去解馋——既然他能叫人买卤味,那岂不是说明青州书院不止外卖?那咱们可有得赚!”青州书院止外卖,严墨戟还真不知道。不过这是纪明文提出来的方案,他当然不会故意打击,只笑着把手里的计划书向纪明文推了推:“既然如此,你这份计划书还得重新修改一下。”

“好!”纪明文兴冲冲地抓过来,恨不得立刻就出门,想了想又补充一句,“这次我一定打探清楚书院的规矩!”严墨戟叫住她,看了眼进门之后就坐在一边没怎么说话的张三郎,笑着问纪明文:“明文,我还有一事想问问你——这份计划书为什么全都是三郎写的?”纪明文怔了一下,小脸上难得出了羞赧之意:“有些字我不会写,而且我的字……”后面没有说完,不过严墨戟看过纪明文那堪比爪子扒拉出来的字体,自然清楚纪明文的未尽之意。

如果纪明文一直只是作为那个灵古怪的妹妹也就罢了,严墨戟把纪明文也当做自己的亲妹妹,愿意宠着她;但是纪父纪母舍得把她放出来,纪明文自己又对做生意有兴趣,那严墨戟也不打算让纪明文的灵活头脑白白费。

因此他有些严肃地看着纪明文,认真地道:“明文,你要知道,想把生意做大,不要求你读诗书,最基本的认字写字还是要做到的。”纪明文红了脸。在做生意的方面,她一直都暗中把她的墨戟哥当做目标和前进的方向;之前墨戟哥也从未怎么训斥过她,一直以鼓励和支持居多。这次看到严墨戟脸上的严肃,纪明文只觉得内心一片羞愧。

见纪明文自己知道羞,严墨戟心里暗暗点点头,嘴上还是严肃地道:“我找时间给你请个夫子,你每天空跟夫子好好学习知识。”纪明文扯了扯自己的小辫,红着脸点头道:“好,我一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