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分卷阅读11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严墨戟笑了笑:“冬暖大棚最昂贵的是烧炭,这个我有别的法子,陈翁不必忧心。”陈翁摸了摸花白的胡须,皱眉想了想,才答道:“老朽来青州城也不到一年,这些行当的人也不悉,不若等我家大郎回来问一问。”

“陈大郎何时回来?”

“大哥过会就回来了。”陈二郎了一嘴,“带着大嫂和侄儿回岳家去了。”不多时,陈大郎果然携儿回家了。

抖落一身的积雪,与严墨戟照过面,陈大嫂拿了严墨戟带来的卤味下厨去了,留下几个男人在堂屋里继续说事。

陈大郎是个皮肤黝黑的高个中年汉子,不知是不是因为在田地里侍果蔬的缘故,面相显得比较苍老,按理说只有不到不惑的年纪,硬生生看起来像五十多岁。

听了严墨戟的请求,陈大郎沉思了片刻,指了指自家弟弟:“严老板,若不嫌弃,你看我这弟弟可否一用?”这话一出,不光严墨戟,就连陈翁和陈二郎都吃了一惊。

陈二郎惊讶地站起来:“大哥,你这是在开什么玩笑?”陈大郎不理他,只对着严墨戟笑了笑,神却很郑重,叹道:“二郎在这方面实际不比我差多少,只是年纪小,被人看轻,这才委屈着一直在我手底下个普通的学徒。”他比同龄苍老的脸上微微浮现出一丝忧愁:“若让二郎跟我似的在农场里磋磨,不知还要熬多少年才能出头哩——这人哪,一直熬下去,心气儿都要熬没了的。”这话一出,陈二郎的神也黯淡了一些。

陈大郎看在眼里,自嘲一笑:“几年前,二郎听我这么说,还要跳起来跟我吵一吵的;现在你看,连吵我的气都快没了。”他转过头来看向严墨戟,神认真:“二郎确实有真本事,严老板若是信得过,可以先让他试一试;若是不行,我再给严老板介绍其他人。”严墨戟沉了片刻,答应了下来。

一开始他是想拜托陈大郎帮忙介绍合适的人选,不过既然陈大郎敢保证陈二郎有真材实料,那他也不介意尝试一下。

身为现代人的严墨戟,自然清楚很多天赋型选手不能用年龄来衡量价值的。

而且他用蒋老头的火之气来供暖,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年轻人说不定还更好接受一点。

核心人员有了,严墨戟空去租下了看中的土地,并与陈二郎、冯问兰、蒋老头一起讨论起冬暖大棚的搭建。

因为没有塑料薄膜,这个时候的大棚其实更偏向于暖房,墙厚窗小,采光通风都不太好,一切为了保暖服务。

不过严墨戟与陈二郎见识过蒋老头的火之气之后,惊讶过后一起讨论了一番,修改了大棚的搭建方式。

北面背的墙依然是加厚的,南面向一面不做墙壁,做成间断的、长长的折叠门,东西面也留了通风口。

每天清晨拉开一部分折叠门,让光可以透进来,也不至于让热量散发得太厉害;正午气暖,就可以把南面的门拉开大半,让种植在里面的作物充分享受光;傍晚时分关门保暖。

这样唯一的问题就是,因为白天几乎都是开着门的,原有的热量基本都会消散,所以从傍晚到第二天清晨,大棚里要能够迅速把温度提升起来。

若是用炭,那耗资就很巨大了;不过有蒋老头在,顶多是他晚上多辛苦一下。

“白里蒋翁可不必在大棚里供暖,还能来什锦食继续做工。”严墨戟摸着下巴考虑了片刻,下了定论,“人力不会费,很可以。”蒋老头在一旁听得是皱纹的脸皮都动了一下。

——这何止是不会费,简直是敲骨髓般的榨了!

——想到他以后每天晚上要在这茅草砖块的泥屋里练一整晚功夫,让火之气把周围温度提起来,第二天还要去什锦食做帮工……

——他年轻时为了突破武功瓶颈也没这么勤奋过!

与陈二郎过程中,严墨戟发现这个不到三十岁得青年,确实有两把刷子,对果蔬的种植也很有见地,索把恒温大棚的事情都给他负责了。

殊不知陈二郎对严墨戟也颇为佩服:这位年纪轻轻的小老板,不光手底下有这种愿意来做苦力的江湖高手,还对这些农家活计颇为了解,看待问题一针见血,很多想法都让人击节惊叹,难怪可以一个人把什锦食开到青州城来。

而且……

“东家,我还有一事相求。”陈二郎有些不太好意思地问,“你上次带来那些卤味,可在什锦食有售卖?”严墨戟愣了下:“有啊。”

“那就太好了,上次你带来那些,我们一家人一晚上就吃完了。”陈二郎吧唧了一下嘴,似乎在回味什么,旋即反应过来,有些尴尬地咳嗽了一下,“从前爹说你那边的吃食都格外美味,我和大哥还不信,如今吃过之后,才知道爹不但没有夸张,倒是我们井底之蛙了。”严墨戟没想到这一家人都对他的食物如此捧场,心里也收获了极大的,笑道:“那你要什么,跟蒋翁说,他白下工之后给你带过来。”蒋老头在一旁脸皮又是一

不过这可不是严墨戟在刻意榨他劳动力。当初在小镇上的时候,轻功送外卖就已经在什锦食实现了很久。

要不是现在在青州城刚起步,万事都没稳定下来,严墨戟还想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