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大明天下】(43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几天攻防下来,丁寿对身边这位段给谏倒多了几分兴趣,城头城下来回奔波,衣不卸甲,一会组织军民协防,一会又安排城内百姓为城头送饭,还真是事无巨细,凡必躬亲。

丁寿也好奇一个科道言官怎地这般悉本地情务,守备姜义和管粮郎中王翀对他指手画脚的逾矩之举竟事事配合,从未报以微词,间隙将疑惑问出,段豸只有苦笑说出原委,原来这二位都有把柄在人手上。

段豸也是刘瑾派出清查各处府库的科道之一,到此之后便一一查照账册与仓储积存,发现平虏城内上报火灾焚毁草料竟达一百四十七万束,便是其中无有私相鬻卖之事,一个防护不力的渎职罪名也是赖不了,那二人倒也光,自陈其过,段豸准备如实具本上奏,却忽得了右卫传讯:鞑兵南下,锦衣缇帅丁寿正在南来途中,万要护其周全等等。

姜义和王翀这下可慌了神,自动忽略了鞑兵南下这点小事,丁寿大驾降临才是要命的灾祸,宁夏大沙井驿草场那场大火断了多少人的前程,他们二位也有所耳闻,巡抚刘宪、佥事贾时更是不明不白死在狱中,山陕二省同僚折戟沉沙在这位锦衣缇帅手里的不知凡几,大明官场已暗中传一首歌谣:南山来,祸事到;雄狐鸣,阎罗叫!

这二位当即抱着段豸大腿,嚎啕大哭,什么上有八十老母,下有没岁的孩子这类凄惨家事更是倾吐一番,只求给谏高抬贵手,务必帮他们度过此遭。

按段豸初时想法,这二人给诏狱那是罪有应得,可接了鞑兵南下的消息,又不得不依仗这城内主事的文武二人,只好虚与委蛇,答应代为遮掩,不过段豸答应的前提是我不主动说,既然人家主动问了,那就对不起了,竹筒倒豆子——抖落个一干二净,是福是祸,你二人自已兜着吧。

不得不说,兵临城下,丁二如今还分得清孰轻孰重,没有热血上头直接将那二人法办,看那两位成天提心吊胆心不在焉的对守城也不利,把那俩唤过来直接挑明你们的破事爷全知道了,不过也不要太担心,看在你们悔过态度良好,又没像宁夏那帮不开眼的官儿们一样欺上瞒下,本官秉持今上「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八字方针从轻发落,烧毁草料该赔的赔,该罚的罚,这是跑不了的,至于其他处置么,就看这场战事的表现如何,打退鞑子一切好说,如果错上加错,那也不用进诏狱费粮食了,二爷直接请出御赐金牌,借你二人项上人头振奋军心。

姜义二人初始一听事情败,自忖必死,没想事情还有转机,当即连连叩首谢缇帅法外开恩,拍着脯保证必定肝脑涂地,万死不辞,丁大人就是他二人再生父母,大恩大德,没齿难忘等等好话说了一箩筐,之后的二人也的确打起神,调拨军需,严密关防,城头御虏,城内安民,大事小情无一懈怠,将平虏城军情民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真让丁寿有些刮目相看,合着大明朝的官儿不是没能力,就没想好好干啊!

「缇帅,鞑兵东西两路大军同时寇边,似乎早有预谋,宣大一时应接不暇,我等困守孤城,终非长久之计,还需早做计议才是。」段豸按剑遥望城外连绵不绝的蒙古军营,忧心忡忡。

丁寿点头,「鞑子来势汹汹,仅指望宣大兵力应对的确是捉襟见肘,少不得要请些外援。」段豸忧心未减,「文书往来京中旷持久,待京营援兵赶至,鞑子怕是要深入大同腹地,贻害地方啊!」

「京营及时敢来只是最好,便是来不了么……」丁寿冷笑:「丁某也要断他们一条胳膊!」段豸不解:「缇帅之意……」

「鞑子不识天时,前番乘国丧之时寇犯宣府,已是对天子不敬,此番又趁年节入寇,我若不替陛下出口恶气,怎对得起此番巡边重托!」丁寿狠捶了一下城垛,声冷笑……

************

蒙古兵营。

牛皮毡帐内灯火摇曳,人影晃动,争吵声不绝。

「阿姐,平虏城久攻不克,我等在此迁延下去何时是头!」巴图孟克第三子阿著焦躁万分。

「台吉所言正是,公主殿下,大军每在此消耗甚巨,仅靠山里零星村寨所打草谷实在难以维持,还是趁早另做打算吧。」多郭兰连声附和。

任他二人苦口婆心,口水说干,据案盘坐鼓着腮帮子的图噜勒图就是不为所动,反正不拿住那个叫丁寿的小贼万剐千刀,一片片削了喂鹰,是别想让大军离开此地一步。

「知道阿姐受了南蛮的气,待杀进大同腹地,阿弟将沿途城池村寨尽数屠了给你出气就是!」阿著拍着脯保证。

图噜勒图俏目一翻,白了弟弟一眼,「得罪我的是那个锦衣卫的头头,和南朝其他百姓有什么相干!迁怒他人,不是草原英雄所为。」

「我……」阿著被噎得好悬一口气没上来,当是谁吵闹着非要出兵报仇的,而今倒成了我拿旁人出气!暗道自己也真是昏了头,非把这个刁蛮姐姐带出来干什么。

「公主殿下,非是老臣多事,南朝城池坚固,非旦夕可下,我等仓促分兵,后方右卫等城池围而不克,如芒在背,不如收拢大军先克右卫、威远等城,既解后顾之忧,又可借机筹措粮草,再做下步打算!」

「不可!」阿著立时跳出反对,虽然他在撤兵平虏这件事上与多郭兰保持一致,可对他的计划却不认同。

「此番父汗之命是要兵临城下,震慑南朝,我等在此已虚耗了许多时,岂可再多拖延,应当立刻全军南下,沿桑干河一路东进,突袭南蛮都城。」

「汉蛮城池俱是沿河而建,若不除去后顾之忧,土默特勇士怎能安然南下!」老多郭兰跺脚疾呼。

无怪老将痛心疾首,大军行进非同小股侵扰,几万大军人吃马喂,溪水都能一天喝干,因此凡是大军开拔,多要派前锋打头,探查行军路线,最好是沿河谷行军,一来避过崇山峻岭险关要,二来也可保证水源充足,宣府东路军沿洋河西进,他们三万大军先走兔川,再奔桑干河都是一个道理。

道理简单,明白人自然不少,明军在关墙以内沿河建了右卫、威远、平虏等城,便是为了扼守河谷要道,得来犯之敌分摊兵力,难以深入,你若敢对他们弃之不理,便要做好被人袭扰后方,甚至截断后路的准备,旁人如何领兵多郭兰不知,反正他是做不出将土默特这三万大军孤注一掷的事来。

「草原勇士最耐得饥寒,离了河水,喝马干便打不得阵仗了?大同四周山地平缓,我等便绕开城池,翻山而过,打南蛮子一个出其不意!」阿著有自己的打算,阿尔伦五万大军兵力远超自己,且是察哈尔本部锐,对其惟命是从,如果被他先打开了缺口,突入南朝京师,未来大汗之位可就距自己越来越远了。

「便是突入河谷之地,汉蛮沿桑干河上还有朔州、马邑、应州等城池,不消说半路尚有大同镇城,若是大同三卫兵马沿河南下截断去路,我等前进不得,后路又断,岂不成了堵在里的老鼠,困也困死了!」相比争功心切的阿著,多郭兰更在意的是保存这三万部族战士。

#最#新#网#址#www.91ks.online「老伯休要恁地胆小,南人孱弱,只能缩城池不出,又怎敢出城邀战,大同腹内之地平坦肥沃,多的是村庄市镇,一路打着草谷也尽够人马所需。」阿著对多郭兰的小心谨慎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