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分卷阅读7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她们吃的是淮扬菜。这也是小园第一次吃淮扬菜。

厨师长上了好几道菜,有名的几道菜基本都有,蟹粉狮子头,富,八宝鸭,碧螺白虾仁,大煮干丝,还有一道拆烩鲢鱼头。

厨师长上菜的时候还介绍了一会淮扬菜,巴拉巴拉一大堆淮扬菜的特点,什么选料严格,注重刀工,讲究火候,擅长炖闷,以汤为重,浓醇兼备,清淡平和。

小园边听边拿眼尾瞄苇庄。

心里好惊讶,在她的印象中苇庄是好清净的人,居然允许有人在饭桌上说这么多话,她不反对,小园自然就无法说什么。

等了一会儿,厨师长终于下去了,她暗中吐一口气,总算可以吃东西了。

“吃得惯吗?”苇庄坐在她侧边,轻咽一口汤,开口问她。

小园点点头,“可以的,”想了想,补了一句,“以前没吃过淮扬菜,谢谢苇总。”话音一落,她顿了下。心里闪过一个荒谬的想法,该不会她知道自己没吃过,所以刚才那个师傅才花了一通功夫介绍淮扬菜特点吧?

这可能吗?

如果可能的话,也……算很贴心了。

“你是哪里人?”今晚老总问题多的。

小园慨了下,老老实实回答,“小时候在山城住过好几年。”她的口味是吃辣的,吃火锅,和向之石不一样,哥哥是从小生长在申城的,习惯吃本帮菜。她猜苇庄应该也偏江南口味的菜肴。

“嗯。”苇庄尾音微微上扬,不知道是不是小园的错觉,觉得这个“嗯”字有点意外的意味在里面。

“这里也可以点辣菜。”苇庄说,“有另外的师傅会做。”

“哦,不用了,够吃了,”小园忙道,“我不挑食。”她是真的不挑食,有的吃就很好了。

室内是玻璃墙,从这里可以欣赏湖景。天已经暗下来,湖畔围栏处亮着暖黄的灯。

一时之间小园有点恍惚,与记忆的场景重叠起来。

那记不清次数的放学的夜晚,她踩着昏黄的路灯回家,一整楼都是各式各样的饭菜香气,只有她家那个小窗是黑的。

进不进屋也没什么区别,母亲要不没回家,要不就给她一点钱让她出去买吃的,她常常坐在楼道口,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响,饿得受不了的时候,进屋喝水,或者舀半碗冷饭。

她是真的不挑食,什么都吃。

面前这道拆烩鲢鱼头,没有一点骨头,舀一勺连鱼带汤,还有石笋片,火腿片,冬菇,浇在饭上,很鲜美很好吃。小园最喜这道菜。

“吃眼窝和嘴部分。”苇庄忽然说。

小园又怔了怔,照样做了,夹了两筷子,果然汤汁粘稠,入口滑

这应该是鱼最好吃的部位了。

吃了好东西心情自然愉悦,她侧过脸,很自然地对着苇庄微微一笑,正对上她看过来的目光。

小园一时间移不开眼,只觉得这女人眼波幽静,捉摸不透她在想什么,也不知她为何对自己这样温和。

是的,她们没签合同的时候,第一次谈的时候,她就对自己温和的,也许是冷淡,不算高冷,是一种不令人反的冷淡,也许苇庄的格就是这样,对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情都淡,待自己温和是她自身涵养的体现。

如果以这样方式相处,偶尔见上一次两次,吃吃饭,那么六个月很快就过了。

如果……

小园脑海里掠过一点画面,也不知怎么的,脖颈间的肌肤好似起来似的,她垂下眼帘,不去看苇庄了,默默吃饭。

吃到“大煮干丝”这一道菜,小园拿筷子在碗里拨了一拨,这香干豆腐皮切得真的细如发丝。她心中赞叹一声,多研究了一会,觉得有趣的。

这顿饭小园吃得很,苇庄点了太多的菜,她的饭量又不大,小园不喜费,只能尽量吃。到最后实在吃不下了只好放下筷子,再吃她担心裙子的拉链都要撑坏了。

这顿饭吃了多久,她没有看时间并不知道,只是看着户外的夜更浓了,天仿佛更黑了一点。

应该要走的时候了吧,她站了起来,看了苇庄一眼。

“等等。”她说。

厨师长自然要出来送客,苇庄也站了起来,她今天穿着墨真丝长袖衬衫外套,没那么正式,掐,双襟不对称的设计,带了一点裙边,同九分阔腿长,望过去,比平常多了几分纤纤婀娜,少了几分冷意。

小园悄悄地打量她,没留意她和厨师长代了一句什么。

就看到厨师长笑了笑,说:“好的,苇总,您稍等。”没过多久,有人拿砧板,菜刀,还有一块白如玉的豆腐,静卧在水中。

厨师长卷袖,刀,捞起水中的豆腐,笑和小园解说道:“文思豆腐始于清代,据传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由扬州天宁寺的文思和尚所创,所以取名为‘文思豆腐’。”她们已经吃完饭了,自然不会再需要做这道菜了,所以只是表演刀工?

小园眨眨眼,身不由主又看了一眼苇庄。

“豆腐选的是水豆腐,切的时候用的是抖刀法,抖刀法打片,”说到这,他开始切了起来。

小园不由得睁大了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看,灯光下她的长睫如同一对静谧的蛾翅,屏住呼乖巧地栖息在她眼睑之下,眼眸潋滟,比她耳际的那枚琉璃还要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