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田尔耕对西洋人有些了解,却不悉,刚想称是,那先前说话的太监这时候又嘴道,「皇爷,何须那般麻烦,中的庞天寿便是那劳什子基督教徒,和那西洋的红和尚汤若望来往密切。」朱由校若有所思地看了看这个太监,太监一脸谄媚,只见朱由校脸上一冷,「你这老狗好没规矩,多嘴多舌,田都督,将这厮拉下去打板子。」田尔耕也是无奈,这人却是自找苦吃,这里眼看着就要变天了,还以为皇帝是从前的老好人呢,当下一挥手,上来两个大汉将军,夹了那太监便走。

太监提督一听,这就要被打板子了,还想呼喊,那田尔耕眼睛一瞪,太监看了,心里一颤,终究是闭上了嘴。

「哎~倒是让田卿见了笑话,这家奴一点规矩都不懂。」朱由校摸了摸那将近一人高的大本钟,自嘲说。

「皇上息怒,这些奴婢却是狗胆。」暗暗把阉宦全都给骂了。

接着,两人又转了一圈,朱由校让管库房的其他太监将之前的珊瑚、古董、字画之类全都理好了装箱妥善安置,又将瓷器及其他肋之物整理,装车。

「田卿,朕想带着你一道发财,不知道卿有没有兴趣?」朱由校看着一车车装好的货物,对田尔耕说道。

田尔耕有些莫名其妙,「皇上言重了,微臣惶恐,能为皇上办差,便是臣上辈子修来的福气,臣吃的是皇粮,从来不敢有发财这般心思。」

「好了,莫要再说这些违心的话,当官不就是为了求财。三年清知县,百万雪花银,朕还是听过的,再怎么说,朕总要给忠心的人一些盼头不是?」朱由校说这话用了真情,让田尔耕及跟在一边的锦衣卫听了心中大为动。

刚得了巨资的田尔耕和锦衣卫们听皇帝说,还有好处,都是跪下谢恩。

「臣,代孩儿们谢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看了自己这利的手段有些得逞,朱由校也是得意,赶紧让众人平身。

回了干清换了一身打扮,带了刘若愚和侍读太监,又让人去御马监叫上谭敬,朱由校也在苦恼,实在自己的基太过浅薄,放心的就只有个大老寥寥几人。

几人便在锦衣卫的掩护下出了西门,往城西去了。

教坊司原属六部之首的礼部,主管乐舞和戏曲。专门在庆典或接贵宾时演奏乐曲。它有众多乐师和多种历代相传的乐器,蔚为大观。

不想其中圈养一群女却是对礼乐绝大的讽刺。

其实,不过是利益使然。这人口买卖从古至今便是暴利,更何况,这被买卖的人身份更是让寻常百姓高山仰止,如今成了女,又有何人能抵挡。

朱由校今去的地方在城西演乐胡同,名曰念奴娇。虽然明着不能称呼官,却也是差不离多。

按律,凡有触犯大明律之官员贵戚,女眷皆入教坊司,择其面容姣好者教习舞乐,以悦显贵。

教坊司可不是一般百姓可踏足的,来者非富即贵。富贵公子常聚于此,饮酒作乐。看中资质端丽、桀黠辨慧者,即可共叙佳话。

而与教坊司这般的青楼红馆,在明末更加开放,不但豢养雏美人,更时常办那「莲台仙会」,也用科举一样的名头,选出花魁。

且,非模样貌美、身段人、博学多才、能歌善舞的女不得选。这花魁竞选十分之严格,名头倒是含金量十足的样子。

朱由校一路听田尔耕絮叨,心里倒是更加好奇,这明朝的女又是超模又是选美冠军,还得是超级女声的,有这么神吗?心里那丝渴望便多了起来。

等过了西大街,朱由校所坐的马车,到了一处十分热闹的所在。

居然是各类勾栏楚馆在此扎堆。本来还是兴致盎然的朱由校,一路上只见各院门首,都是车马盈门。心里有些不痛快起来。朕的紫城可是冷清的很啊,哪有你们这热闹?

更是看到了一个挂着「长院」牌匾的,出来拉客的竟然是身段婀娜、涂脂抹粉的男子。

马也,在明朝便有伪娘了?

并且这长院门庭若市,来往的却都是有头有脸的官宦。不有些好奇。

「田卿,这长院是什么名堂,怎有七尺男儿出来卖笑?」田尔耕为明朝武将,又是锦衣卫都督,自然对这长院也是有些腹诽,便说,「启禀皇上,此地也叫南院,乃众小官养汉之所。唐宋有官,国朝无官,在京官员,不带家小者,饮酒时,便叫来司酒。内穿女服,外罩男衣,酒后留宿,便去了罩服,内衣红紫,一如女。而这长院的招牌盖取意于苏东坡诗,风花竞入长院,灯烛辉不夜城。南院便叫长院,那些青楼便叫不夜城。这南院之中,有个叫李又仙的,身价一夜百金,却是让人趋之若鹜,其父闻之,羞愧难当,却是自缢而亡,此人却还不悔悟,仍在此院连,屈膝弓背翘人等。」听了田尔耕的话,朱由校算是明了,既然国法不让嫖,这些人便钻法律空子,狎男娼,当下便说,「朕不想明此地还有这等污秽所在。」接着,田尔耕便下了车,目送马车走远,招呼出来跟随的探子,代一番,又骑马追上马车,跟在一侧。

明朝商业昌盛,自然知道引之法,所以在演乐胡同周边,又有勾栏胡同、马姑娘胡同、宋姑娘胡同、粉子胡同等藏污纳垢之所,里面却都是貌美身娇的女。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按古语,同伎,就是指表演歌舞的女子,如歌,舞等。

等过了一处牌坊,面便是一堵乌瓦白墙,中间开了一扇朱漆木门,门口站了几个女官,门上挂了「念奴娇」的匾额。朱由校出了马车,远远看见院墙内有二层高的庭院,延绵几里方圆,却是颇有规模。

刘若愚等拿出马车后的马凳,扶着皇帝下车,一众人身着华服,往那大门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