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5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会这么烈,主要还是吃醋的同时面子上过不去。
现在被康剑飞七八糟的耍无奈留下,其实就是顺势下台阶而已。特别是林凤娇在关键时候提议打麻将那句话,即给康剑飞解了尴尬局面,又显示出自己的
不在乎,不动声
间火候掌握得极为老道,比只会挑衅争抢的关之琳厉害了不止一个层次。
“二饼!”
“碰,幺!”
“喂,你怎么老断我牌啊?”
“打麻将还不准我碰啊,要不要规定我不准胡牌?”
“咦,等一下,二饼我好像胡了。”
“你反应好慢,我都碰掉出牌了。”
“我说了不怎么会玩嘛。”
“不行,你胡下一个吧。”
“好吧……哇,自摸二饼!”
“不会吧,绝张也能自摸?”
“给钱吧你,叫你碰牌。”
“……”四个女人只负责打麻将,人飞现在正是装孙子的时候,所有的钱都归他出,顺便还添茶倒水客串一把跑堂小二。
“我想吃橘子。”
“我要吃葡萄。”
“我马上就要吃鱼蛋。”
“不准让别人去买,我要吃你亲手买的。”
“哎呀,我的肩膀有点酸,快给我。”
“我的背也有点疼,你捶的时候轻一点。”
“……”牌没打多久,四个女人居然口一致对外,开始变着法地刁难康剑飞,似乎是要把她们刚才受到的委屈全都发
出来。
为了今后的“福”,康剑飞只得咬牙忍了,心里琢磨着该怎么报复回来,反正肯定不会是打打
股那么简单。
哼,不动点真格的,以后就夫纲难振了。
第471章再次北上时隔三个月,康剑飞再次来到京城。
当康剑飞坐着港澳办安排的车子前往酒店时,一路上能发现很明显的变化。上一次来的时候正好是夏天,大街上的行人穿着主要有背心、衬衣和海魂衫,而在正式场合则穿着中山装。
现在仅仅才过去三个多月,北京街面上已经有不少人穿上了西服,个别时髦的还系了领带。
就是在港澳办的接待官员中,也有两个是穿的西服,大陆官员至少在着装上已经开放了许多。
带来这些变化的直接原因,就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入。今年中国大陆的公司如雨后笋般涌现,万科、联想、海尔……一个个现今默默无闻,但多年之后将无比响亮的名字诞生。
在之前的几年里,改革开放在民间更多的体现为个体户,而今年则有商业大瞬间洗礼中国的架势。
“祖国的发展真是新月异啊。”康剑飞忍不住
叹道,既然已经决心做红
资本家,口中对内地的称呼也很自然地变成了祖国。
负责领队接机的,仍旧是上次那位郑科长,他身上的中山装已经变成了西服,自豪地说道:“咱们中国人不比洋人笨,只要能齐心协力搞改革,就一定能取得让世人瞩目的成就。当然祖国的发展,也离不开像康先生这样的海外游子支持。”康剑飞义正言辞地说道:“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这是每个华人的本份。”康剑飞如果变成国的红
资本家,对于香港的许家盛和眼前这位郑科长来说,都是一桩大大的政绩,毕竟康剑飞手里有一家电视台和大型的电影公司,可以作为天朝在香港难得的喉舌。
郑科长做出一副地表情说:“难得康先生有这份心意,我代表港澳办全体同仁,
谢你们这些
国游子对祖国的帮助。”两人又客客气气地聊了几句,汽车突然从一家电影院前经过,影院外墙上一张高达三米多的大海报映入眼帘。海报上的主体部分,居然印着一个身着比基尼的金发美女,无比
人地咬着下
冲着路人微笑。
“这……政府允许放这种尺度的电影?”康剑飞吃惊地指着那张海报,无法想象1984年的京城,居然大庭广众之下贴着如此“情”的海报。
郑科长哈哈笑道:“康先生别以为我们内地就很封建保守,我们不仅经济上改革开放,在思想上也在跟先进国家接轨。”其实郑科长说这话吹嘘的成份居多,眼前这张比基尼海报,如果放在去年严打时贴出来,那么至少有一大帮人要因氓罪被抓。就算是现在,也有不少市民认识是伤风败俗,不断地写信投诉相关部门,而且还要求报纸披
谴责。
由于对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很多人反,这张比基尼海报估计很快就要被撕掉。
郑科长一路上向康剑飞介绍了不少祖国的发展变化,一行人并没有先去饭店,而是直接前往电影局。
80年代的电影局并不归广电管,而是属于文化部下面的一个机构。
这次康剑飞的所有公司被台当局封杀,并且决定彻底倒向天朝的事情,已经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所以这次在电影局门口接的人中,不仅有电影局的局长,文化部那边都还派了个副部长来。
“香港同胞到我们电影局考察合作!”王副部长亲切地握着康剑飞的手说,而那位电影局局长只能老老实实地站在后面赔笑。
等王副部长跟康剑飞一通扯,两三家
营媒体拍照之后,电影局的陈局长才不卑不亢地同康剑飞握手表示
。
跟着康剑飞同来的,还有一辆小货车,上面装有梦工厂15部电影的拷贝,此时正由工人小心地搬入电影局,等待电影局未来一段时间的审查。
康剑飞在出发之前,觉得这15部电影能有两三部能过审就不错了,不过自从在路上看到那张比基尼海报之后,如今觉得似乎有七八部都可以合格。
今天康剑飞来电影局只是走个过场,顺便四处参观一下,主要还是送片子来接受审查。
在走马观花地逛了一圈电影局后,康剑飞就带着自己的团队回到饭店,包括助理、保镖和工作人员在内,身后足足跟有十多个人,比以前更有大老板派头了。
上次来京城是访问,康剑飞自然可以孑身一人过来,可这次是谈生意,按照国人喜
大场面的
,人少了似乎会被人看不起。
其实康剑飞还想着两个洋鬼子当跟班,这一招对国人来说非常管用,30年后都还有无数洋鬼子靠此谋生,金坷垃广告的演员就全是国际友人。
回酒店休息一晚不提,反正此时国内还不行请客人做大保健,只能在酒店里看看电视翻翻书。
第二天上午的行程,是前往电影局参加一个“中国电影工作者会”,大概意思就是香港和内地的电影同行坐在一起唠唠嗑,大家讨论学习一下彼此的长处,促进中国电影的未来大发展。
会在电影局的一间会议室举行,康剑飞到场之后只发现两个
人,分别是陈凯歌和刘晓庆。前者执导的《黄土地》,在三个月前拿了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的银豹奖,乃是内地璀璨无比的明星大导,也是内地电影导演的脸面所在。
除了他们两个之后,其他与会者大多是电影局的官员、北影厂的导演和北戏、北影的教授,康剑飞就不认识。
电影局的赵副局长陪着康剑飞来到会议室,郑重地介绍一位长得圆啾啾的男子:“康先生,这位是北影厂的王洋王厂长。”为何说这位王厂长长得圆啾啾的?因为他脑袋是圆的,嘴巴是圆的,鼻头也是圆的,肚子还是圆的,他戴的眼镜和叼着的烟斗还是圆的。
康剑飞只看了一眼,就将这位“圆厂长”的长相记住。
“王厂长你好,久仰大名!”康剑飞礼节地与对方握手。
王洋笑道:“我也久仰康先生大名!”康剑飞虽然穿越前在北影混过几年临时演员,但对王洋此人并不太了解。若说30年后的内地影坛,韩三爷是当之无愧的大佬,那么此时王洋的角也差不多。
此君一共当了36年的北影厂厂长,北影厂在他手里从无到有,到现在已经拥有最整齐的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