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二天,当柳文熙装作闲聊向宋昱打听关于舒瑾对别人的态度时,得到了宋昱这样的回复。
“王爷并不是个温柔体贴的人。”宋昱觉得说到这个程度已经够了,要是柳文熙体会不到,那这两个人……这样也好。
作者有话要说:宋昱:我老婆孩子不在,不介意看到你们两个晚一点生命大和谐。
舒瑾的身份决定了他除了父母之外只会对自己王妃这么体贴嘛,但是身为现代人的柳文熙很难get到就是了。
第23章开设学堂“看起来不像啊。”柳文熙嘴上这么说,但是想到舒瑾是只对他自己一个人这么温柔体贴,就觉得心里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滋味蔓延开来。
宋昱看到柳文熙的表情,未免自己再酸,立马转移了话题。
“我这些子看了那些课本,这样的教育体系应该可以运用到辽东。”古代受教育者的范围是很窄的,即使有科举,穷人也很难有读书的机会,高层几乎都被上层把持。而现代人的教育是更加普世化的,门槛低,九年义务教育出来的的学生定然没有科举考出来的举子于写文章,但其知识具有广度,可以做很多事。
“但是很多内容不适合现在的人吧。”柳文熙被宋昱把思绪带到了正事上,现代教育其实更加注重理科,但如今大齐的科学理论还不成体系,这些要怎么教授?
“现在还很难建成这么完善的体系,我打算在经学外加上算数和科学基础两门课程,让他们学习两到三年,之后据每个人的特长决定之后是要考科举做官,还是深入研究科学知识,留在王府安排职务。”宋昱设想的教育改革暂时只会在辽东实行。辽东建设刚刚起步,先发展农业,有了粮食就等于有了钱,其他行业自然应运而生,产生巨大的人才缺口,现在培养的都是将来的中砥柱。
“可以再加上一门医学,讲解基础的生理和药理知识。”如今的医学水平比柳文熙所在时代的古代要强上很多,理论也更成体系,但医学人才明显匮乏,人们生病了主要看天意。
“那这样就把数学单独分科,物理单独一科,把生物化学合并成一科,历史政治的知识原本就有,那地理知识是不是也应该单独分开一科?”宋昱本想要将理化生和地理都包含在科学基础里,但既然柳文熙提出来医学单独分,那么地理单独分应当也是可以的,而且地理相比其他科学知识来说理论要更完善一些,实用也强。
“嗯。”柳文熙点点头,没想到宋昱一个古人竟然对现代事物的接受度这么强,这样分科放在现在用应该已经足够了,其他的就在实施过程中慢慢完善好了。
分完了五个学科,宋昱就分下去让手下的人编写课本,他们采取边写边教的形式,反正也不用别人去审核。耕过后大家的事情就没这么多了,学堂开设起来,让十五岁以下的孩子都来上学,费用暂时由王府承担。他们晚上也开设扫盲班,不限年龄,教他们学习认字,至少要认识自己的名字。
“舒瑾,我觉得科学课你也可以去听听。”柳文熙回到王府之后对舒瑾说道,今下雨,舒瑾在屋子里打谱,听到柳文熙这样说抬起头。
“不如你给我讲。”舒瑾故意逗他,他对这些一点兴趣都无,之前听听门客们讲他们的想法还能勉强理解,对于柳文熙带来的现代知识,他一窍不通。
“好呀,那我们从小学课本开始讲。”柳文熙自认为幽默,然而实际上一节课也没来得及讲,他就积极投身于新城的建设中去了。
夏天的活计少,新城那边需要大量人力,宋昱便提出可以让城中百姓自愿参加建设,每提供饭食和一定工钱,每天白天去干活,晚上可以回来上夜校学写字。而孩子们则在学堂学习,放假的时候也可以去帮忙。
城中百姓大多都是背井离乡的民,听说自家孩子竟然可以上学堂,大多数人自然愿意将孩子送去上学。但也有一些人觉得上学不如去新城干活,还能拿到钱。对于这样的人,宋昱让人记录下来,但并未阻止。
而异族人几乎都未将孩子送到学堂。齐人知道读书是好事,士农工商,出仕是一个人最好的出路。异族人却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族中就算是族长也认识不了几个字,最有学问的就是祭祀,但那女祭祀和宋昱想要讲些什么的时候,也时常被怼得哑口无言。
“让我们的孩子去上齐人的学堂,最后他们不就成了齐人?”莫则许意识到了其中的关键,辽东各族只有语言和不成体系的文字,大齐的文化要先进许多,如果孩子们接受了大齐的文化,是不是说明他们将来也会成为齐人?
宋昱这么快地开设学堂,当然也是为了这个目的,用武力无法征服这些异族,只能由文化来同化他们。
于是,大部分齐人的孩子每去学堂学习,一部分齐人孩子和异族的孩子都去新城干活。柳文熙这些子也去新城常监工,晒黑了许多,被舒瑾勒令戴着帽子。
“哥哥,我们可以坐在这里么?”柳文熙正坐在一堆砖上吃饭,就听到有人叫他。
自从来到工地之后他就火速从一个白的小公子变成了一个糙汉子,偏偏本人还觉得这样的变化十分令人欣喜。
“坐这边吧。”柳文熙抬头,看到几个十三四岁晒得黝黑的孩子拿着碗挨个坐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