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六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待人不够真诚”还有“自以为了不起,故意摆架子!”你的人缘到底应该好到什么地步?

在人们已经相信eq(情绪智滴)主导成功因素“如何增进人际关系”备受重视的时代,上述这个问题还是一个被忽略的问题。

人们习以“非黑即白”的方式来思考人际关系,不是好,就是坏,很少研究:人际关系到底应该好到什么地步,才能和周遭环境保持和谐,又能维持自己的原则。良好的人际关系确实很重要,但是,你必须成为一个“人见人”的人吗?

好好先生要付出相当代价一样米养百样人,世间人千百种,要讨好每一个是不可能的。

我们当然希望自己受大多数人,但绝不意味着,为了顾及人缘,必须当“好好先生”现实世界中的好好先生固然容易相处,但很可能会遭到“软土深掘”的命运。

“好好先生”这四个字,在一般人内心的评阶中,可能可以翻译为:“他热助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但没办法做什么大事、懦弱、不大有原则,尤其没办法担任领导工作。”好好先生们常常会质疑“善有善报”的古老格言,心中也会不时出现“忘恩负义”这样的咒骂——只是不敢骂出来,看到背地里他恨得牙的人,还是得伪装出一个微笑。

还有更糟的。有的心理学家把“好好先生”当成心理问题研究,发现好好先生们容易引发神官能症:不管是负责任、坚持完美主义的时出现,或是酷紧张、自寻烦恼型的好好先生,都容易因为盲、忙、茫的生活而染上焦虑症。心理失调常影响身体健康,所付出的代价可不是旁人一句“有者多劳”的赞叹所能弥补的。

好好先生或小姐有时是因自己的人生毫无方向所造成的。潜意识里他们认为,为一大堆事茫无头绪地忙,可以减少他们必须面对真实自我时的无助

你当然不必把人都得罪了,可是,也没有必要讨好每只个人。

据我观察,以下人士不必讨好:一、喜以闲言闲语惹是生非的人。

这种人刚认识你时,表现非常热络,喜把公司秘密一股脑倒给你,以求得你的认同,但不久之后你也会发现“市售”所有有关系的谣言也是他卖友求荣得来的。

二、永远在说别人坏话的人。

总是说别人坏、不说别人好的人,基本上对世间人事皆存比较心,看不得别人比他强。你对他再好,他还是会继续挑你的病。

我的一位记者朋友,就曾发现,虽然她百般好意对待公司里那个心眼很多的同事,希望他在陷害别人时别顺便踢她一脚,两人友谊维持得辛苦,但到底还是失算。新主管上任三个月后,有一天把她叫到跟前,问她:“你跟某某有什么仇?我看你的工作效率不错呀!为什么我一到你们公司,他就告诉我,你是个难以驯服的人,要我把你调走?”三、脾气反复无常的人——小心不定时炸弹!

四、每天都在抱怨的人——他们保证让你心情不愉快。

有时,适度的距离反而会使自己和“高危险的人”关系变得友善。朦胧有朦胧的美,对上述人等客气而不生气,确实是人际关系中的一大堂学问。

主管喜好好先生吗?

至于在主管面前该不该做“好好先生”呢?(=逢拍马的人)各式各样主管有各式各样的口味和需求。但心理学家钟斯等人曾以实验证明,大部分的主管还是有相同偏好。

我们来做个心理测验吧!

假设一个公司里有阿甲、阿乙、阿丙、阿丁四个职员。该公司老板与这四人情同兄弟,大事(公司状况、政治现实)小事(生活琐事与吃喝玩乐)无所不谈。阿甲不论大事小事,都与老板所见略同;阿乙则大小事看法皆与老板相反;阿丙则是大事同于老板,小事看法不一;阿丁则是大事与老板不同,小事却情投意台。你猜老板最喜谁?(取材自王溢嘉《人大爆破》)答案是:阿丙。

你猜到了吗?据说,在有主从关系的人际中,上司最喜的是大事与他看法相合,而小事有点不同意见的属下。逢拍马的人未必事事受,只有人事顾及老板“自尊”又能在小事上展现独特的人,容易获得上司喜相待,且又能器重于他。

完完全全的好好先生,不但会被忽略在“升官名单”之中,成为漏网之鱼,自己的内心恐怕也挣扎颇多。

o专长opf能够对自己的职业尽心尽力地通,说“这就是我的人生”的人,还是最值得鼓掌的人吧!

不管他做的是什么行业。

假是社会新鲜人出笼的季节,不少机关都忙着挑选新人。虽然主计处一直提醒年轻人,现在失业率很高:失业者平均失业时间已达二十一周,而二十岁到二十九岁的受雇者,占失业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六点多(这显示失业的竟然多是年轻人!),但我发现资方也并没有因为失业率增高而占到便宜。

原因何在?因为你挑人,人也挑你。有位某公司人事主管叹息说,现在的年轻人,选择职业的条件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工作不要太固定。后面那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想跟我签长约,休想!

我的一位朋友,造型设计师黄薇,最近在应征女的公司员工,一大叠履历表使她叹为观止,大专以上的“新人类”专长可以是逛街、“通”睡觉,对未来的期许也有人大笔一挥写上——“我觉得我前途无‘亮’!”你前途无亮,还来人家公司干嘛,不是带“衰”吗?

她看完那么多履历表后约谈了几位,其中一个在履历表上写着“通英、文”的,依约出现在她眼前。黄薇跟该女生谈了几句之后,从她的谈话中发现,那人的中文程度并不好,于是心中生疑,问她:“你的英通到什么地步?”

“普通听说,一般早安、晚安都会说,普通啦!”求职者理直气壮。

“那你为什么写‘通’呢?”

“履历表不是应该都这样写的吗?”求职者脸不红气不“这个时代,大家都要懂推销自己,pf一下又何妨!”

“什么是pf?”

“膨风嘛,不然你怎么会从那么多来函中选上我呢?”找到了员工,也未必表示老板可高枕无忧。没事做他们会觉得无聊、没有成就;事太多,有些人会像老鼠一样,不告诉你、无声无息地溜走,留烂摊子给别人收拾。

谁较大家pf就会赢呢?大学录取率已超过百分之五十,但高学历o专长opf(only会膨风,后面那个o是我加上去的)的人越来越多,真是奇妙的社会现象!

很多传播界朋友都在周六和周守着电视机看电视冠军。

虽然不算太看电视。除了看网球赛之外,我家的电视只会在片“电视冠军”播出时打开。本人真是很垮张的动物,你会看到赢得寿司师傅冠军的那个人,快乐动的滴下泪来,主持人问他说:“你认为寿司对你的意义是什么?”他会以坚定的眼神、肯定的语气对麦克风说:“啊,就是人生,我真希望做寿司做到死为止。”刚开始看到一个人这么的敬业,把他的行业搞得无一不通,真是太动了。那骄傲的眼神,使我学得他只花四五秒钟就捏出了一个寿司的举动,非常神圣。

后来我渐渐发现“鱼通”冠军也会说,鱼是他的“人生”;“甜食通”冠军也表示,甜食是她的人生,她希望吃到死为止。

本式的认真,什么都认真,有时教我忍不住发笑。但扪心自问:国内有几人对自己的行业有那种“我要做到死而后己”的骄傲?

台湾式的认真似乎不一样。如果那个行业不是“暴利”的行业,我们潜意识通常就会认为,这行为马马虎虎鬼都可以做,不必太认真。

所以游览车司机常常“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双层游览车,开进不够高的桥墩下,让乘客差点把上头削掉。

他们还可以大声说:“路不,所以没注意到”或“看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你坐最前面开车没看到,谁会看到?之所以肆无忌惮地撞过去,可能是因为双层巴士游览车,司机的位置在底层,乘客在上面撞到,没关系。

所以你搭上计程车后,可以看见司机衣冠不整,理直气壮告诉你:“那边我路不,你要怎么走?”餐厅服务员可以完全不知道自己餐厅的菜;一到打折热季,店员的服务热忱也打了三折到五折不等,总之是和折扣数成正比。很多白领职员以为,在办公室里待得长长久久让老板看到,喝茶聊天看报纸打电话,把该自己做的事努力推给别人,就是敬业。

我想,能够对自己的职业尽心尽力地通,说“这就是我的人生”的人,还是最值得鼓掌的人吧!不管他做的是什么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