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喜峰口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皇上言重了,老臣不敢,”孙承宗急忙谦让,对于一个当皇上的徒弟,可不是普通老百姓家里的孩子那样简单,更何况这个徒弟,作战的能力还远超过自己,让他服气一次也属不容易了。
“孙老师,既然事已止此,袁卿那边,倒是可以身而退了,反正朝鲜那边和建奴之事已定,留在那里也没有什么大事,不若朕传旨给袁卿,令其班师之际,找机会看看能否摧毁朝鲜的水师,若成功的话,倒是省了朕的一番手脚。若力有不逮,则直接回师,如何?”朱由校想着袁可立此次的任务算是完成了,能不能劝说朝鲜人移民,倒因为这一变化而变得可有可无了。
有了朝鲜仁宗政府这个明持火的投敌,就是朝鲜对大明绝对的叛变,毕竟这个时候朝鲜还是掌握在仁宗之手。一旦大明的军队兵临城下,连同建奴、朝鲜一起打退,搞起移民结扎来,当然更是理直气壮。所以袁可立留不留下倒没什么关系了,而通过上次的海峡之战,明显可以看出袁所带领的水师对朝鲜的王八船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那倒不如找机会来个斩草除之计,省得自己还担惊受怕的。
“皇上此计甚好,袁环公的战斗力可谓不俗,有了皇上的阻击弩,那更是如虎添翼,倒是可以一试,但强龙不地头蛇,袁环公这头过海龙,能否朝鲜一头,也要量力而行才是。毕竟那里有朝鲜的水寨,船只可是源源不断。”
“孙老师此为老成之言,帮朕拟旨吧,若攻击朝鲜水师顺利,则来个全部毁灭,若战事不顺事不可为,切勿纠,撤往莱登。好生巡逻海疆。”
“是,皇上。”九月二十七,上午。朱由校的车队紧赶慢赶的到了延庆。在这里接到了工部徐光启的一份光报。
现在到处都是修路的队伍,一路之上随时可见。如今工部审核道路都审的要吐了,因为皇上摆明了让下边的官府名正言顺的赚钱,这一下调动了所有官府的积极。只要是自己地盘内的。那肯定是要修的。
但也不能让他们修。别的不说,最起码得和相邻的官府所设计的路能连接上吧。还有道路的难易程度、造价几何,那更是由工部说了算的。这所有的一切都到了工部的身上。徐光启现在的确是很忙。一方面是求极,这里的事情就很多了,要招学生教授知识,几个组要分别的研究各自的课题,许多可以适应到军事上的,还要出去制造。现在这全国修路的大事,更是让他更忙。但这种忙并不能省心,因为修路的设计、造价、评价等大权都放在了工部,这工部的权限一大,很容易的就导致了请客送礼、贪污受贿的情况。这种东西太好作了,所以一批工部的官员,纷至沓来收礼收到了手筋。
这个情况很快就被有心人发现了,举报到了徐光启处。这样的事情就是大家合起伙来骗皇上的银子。皇上再怎么明,也不可以每一条道路都去看,而别人看了,也因为不知道路的标准是什么,而不会指手画脚。徐光启当然不会容这样的事情发生,当然上奏了皇上。
朱由校看着这种情况,这是后世诸多发包、承包之类的事情,说白了就是一暗箱作而已,因为暗箱的存在,所以就有了。特别是这种价格、规格都就由一个部门定,喜剑走偏锋的人当然采取这种方式了。
对于这类问题解决起来没什么难的,只要来个政务公开、再有个监督制度,空子就会少多了。政务公开一是在工部的门口设布告栏,二是对对应的驿站、锦衣卫、钱庄专门的公布,然后三家再在各地门外张贴,让百姓们评论,有不符者,可匿名、实名举报,然后部门依法按程度处理。查处的规则仍然按照收农税的惯例,抄家,并罚在当地扫卫生。
想到这里,立刻下旨。所以限期十整改,凡提出整改要求的,朝廷不做任何批评、处罚;而因此事接受的贿赂,也十之内限期出,朝廷亦不例外不做处罚。但十之后,(路程较远者,以接到此公告之起或者合理接到此公告之开始起算,)若仍有犯者,一概重处。
如此政策让工程大白于天下,就没有了以次充好、以少充多等事物的存在?当然不是,别说是朱由校这水平,就是再高深的人想把大明的这股风都彻底的封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涂,朱由校可没打算能把大明的官员一个个都改造成了清天大老爷,除了乌托邦的无限追求者明太祖之外,谁也不敢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没有了贪官,也就没有了清官,这是社会的规律,老话说的好,‘山上石头多玉石少,世间人多君子稀,’指望着全部都一样成为清官,倒不如想着建全了制度,多一些监督制度,把政务放在了桌面上,让众人都知晓,让当官的多了一份顾忌,自然伸手的人就少了。
把这项圣旨颁布之后,朱由校还有点沾沾自喜。大明的英们,现在被锦衣卫,和八杆子都打不着的驿站、钱庄以及那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老百姓给治住了,方法就是这么简单而已。
但近傍晚的时候,接着的几份光报,却把朱由校的心悬了起来。山海关和蓟镇那边,先后不断的有敌袭边墙关口的警报。最终有五处关口被确认遭到了攻击,其中并不包括喜峰口,这是什么招数?
孙承宗解释说,原来边墙的示警台是烽火台,只要是超过了万人都是五烽五炮示警,白天放烟、黑夜放火。无论是否是虚攻还是实攻。顶了天去,也就是敌人退了,放点其他的平安烟表示一下。而现在边墙之外敌人大举‘虚攻’,该如何准确无误的表示呢?所以众多关口纷纷发出了被攻击警报。
“皇上,建奴此举,显然是为了惑视听。皇上想,其所攻击的关口,为何如此之多?想要入关,只需要打通一个关口即可,理应集中力量,对一个关口进行突击,但现在却来了一个全面开花?意味何为?”
“喜峰口!朕断定建奴第一步的目标肯定是那里,而其它的所有,只不过是在掩饰这个目的而已。”朱由校没有一丝的犹豫,虽然情况变得复杂起来,但万变不离其宗,建奴第一次入关就是喜峰口,如今遍地烽火,如果猜的不错的话,肯定是在防援军前去。如今喜峰口已经有了一千锦衣卫在那里,按照正常来说,有原来的蓟镇边兵,以及这一千锦衣卫,那防守肯定是不成任何问题的。更何况,那里离三屯营也相当近,更有一千净军离那里也不远了。所以朱由校并不担心,不过如今这个遍地开花却让他开始算计起来。
“皇上为何如此肯定?”孙承宗一愣,三天前,皇上已经给喜峰口派去了一千锦衣卫,并把在山海关内的一千净军,也往那里调动。那时候孙承宗就不明白,现在五个确定的攻击目标里并不包括喜峰口,怎么还能让皇上把这个位置列为重点保护了呢?
“孙老师,朕并没什么原因,只是直觉而已,如今建奴这迫着各地烽火台报警的做法,无所谓就是打的一种烟雾,调动大明发尽量多的援军前往支援。这里肯定也是有一个他所要真正攻占的目标,看看这五处确定下来的目标,分散在喜峰口的两侧,而位置比较合适的喜峰口却没有报警,显然是盖弥彰了。朕也知道单单的凭此就推断出这个位置,的确是有些草率了,但朕依然却觉得如此,但如今天以晚,光报是无法再用了,用看那锦衣卫能不能顶上了,还有那一千净军的速度了。”喜峰口,李铁傲立在喜峰口的关楼之上,了望着东方。刚刚听老兵们讲了喜峰口名字的故事,相传昔有人久戍不归,其父四处询问,千里来会,父子相逢于山下,相抱大笑,喜极而死,葬于此处,因有此称。听着这样的故事,李铁不由的想到,自己到底是一个喜剧还是悲剧呢?
训练锦衣卫开始,自己是第一名指挥佥事,是何等的荣光,但很可惜,随着训练的开展,自己体能方面的优势渐渐的被越来越淡化,而更侧重集体的队形变换、个人的技能。自己在辽东将士因撤销辽饷之时,算是被委以重任,带着千人来到了山海关,而后又带着三千人驻守在了三屯营。
但本来看似紧张的边墙,最终这里却是平安无事,而去给驿站站岗放哨的却屡屡立下大功,人生境遇还真是不同啊。现在南苑的锦衣卫,跟着袁可立的跟着皇上的都是风光旎,个个是光宗耀祖,就可怜留在山海关和蓟门的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