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学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出什么事啦?”赵广一进院子,就发现同居一院的李进正在收拾东西,不由诧异地问了声。一起居住一年多了,两人十分悉,李进头也没抬,继续捆扎铺盖。褥子上微黄的麻布已经斑驳变,上面还了五六块补丁,的整整齐齐的,是他母亲的手艺,几乎与原来看不出差别,的很糟糕的,就是李进自己的杰作了。
“去当孩子王!”虽然几经考虑,才下定了决心,李进的说话里仍不免出三分自嘲之意。一听这话,赵广马上急了“不是说好不去吗?怎么又改变主意了,元登,如果缺钱的话,我这里还有一些…”闻言,李进站了起来,深深看了赵广一眼…赵广也不富裕,若是真有钱也不会与自己住一起了…这个破院子,李进看看低矮的土墙,破旧的草房,忽然他作了个平揖“子阔兄,大恩不言谢。不过,这不是钱的事情…”
“元登,这些虚文做什么,真是!”赵广连忙还了一礼“这又算什么大恩了…真不是钱的事?”
“真的!”李进把捆好的被褥放在一边“子阔兄,我来不其已经快两年了,你来的时间更长些儿…”
“嗯,两年零七个月。”
“你我都不是那种天资聪颖的人,自命学问不错,但也非出类拔萃之人,没有哪位大儒对我等青睐有加,至今也不过是在大儒们讲大课的时候,去听一下,偶尔也能请教两个问难…
子阔兄,我不是在抱怨。
来了不其以后,我能看到许多以往难得一见的书籍,听到大儒们的讲学,得到一点指点,这已经令我受益匪浅了。
不过,也就是如此了。
子阔兄,你还没有看到新的布告吧?”
“什么新布告,是不是那个去当讲师的事,我看了一眼,一看是这事,就没细看,怎么?”
“子阔兄,你应该好好看看!郑君准备印刷一部新书,把大儒们的讲稿和讲义都印刷出来…”赵广从中了一句“这个我看到了,就在那布告的旁边,正在接受预订,不过,这书的价钱很贵,每月出一本,我也只能挑着买了,看来,要再找点活了,光种地是不行了,去抄书倒不错,可惜我的字不好…”李进白了他一眼,也没心思细说,便简短截说了“凡是从事讲师者,青州会为之准备一套五经典籍,提供一定数量的纸张,另外,”他提高了声音“还提供那部新书,只要讲师做一年,这些书籍都归自己所有…
还有,凡是从事讲师者,可以延长借阅书籍的期限,当然,借阅时间不能超过一年。
这样一来,在这里听讲,与去教小孩子,差别就不大了。
何况,张青州给的薪俸也不错…”
“咄!”赵广怒喝道“你还说不是钱的问题?”开了几句玩笑,赵广也有点动心了“元登,你看我去怎么样?”
“恐怕不行啦!我去报名的时候,去报名的人就已经不少了,听管幼安的意思,在最初的时候,用不了多少讲师的…”赵广仔细打量了李进好半天“别开玩笑了,元登,你是不是给我报名了?”
“啊?你不是说不去吗?”
“切!此一时,彼一时!”李进脸一变,很不好意思,扭捏道“子阔兄,我有件事对不住你,你不会生气吧?”
“不会!”赵广暗道,不会吧?
“真的?”
“真的!”赵广悄悄在李进看不到的地方拳头。
“子阔兄,我报完名一高兴,就忘了你了…停!君子动口不动手!”打闹了一会儿,李进才接下去,他的声音断断续续的“不过,我一看,人多,又想起,这事了,就又,重新排了遍,队…”
…
“士子们游学不其,是为了求学,但能拜入大儒门下学习的,终究是少数。我们虽然效仿太学,开办了几门古文经和今文经的讲解,不饼,自学仍然是学习的主要方式…”郑玄的主意就是这么简单。反正都是自学,要借阅,那就准许长期借阅;有疑问,就来信询问;需要听讲,就把讲义等都印刷成册,人手一册…印刷不是问题,藏书庄有自己的印刷作坊典籍坊。
藏书庄所在的不其城,只是东莱郡治下的一个侯国,原本属于琅国管辖,近百年来才归属东莱郡。不其是座不大的土城,俗称里罗城,城墙高不到两丈,城周不多十余里。不其城池虽小,却为富裕之地,向西濒临胶州湾,向南三十里则是不其山,中间均为肥沃的平原之地。
郑玄便客耕于不其山脚下,不其山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山上有古井不竭。当初,郑玄与弟子们隐居于此,过着清贫而安谧的生活。时人將其居所称为郑庄,藏书庄位于郑庄略北,与郑庄紧挨着。
自光和光和三年(180)起,张涵將东观藏书抄本之一,源源不断地送到了郑庄临近的藏书庄里。由于藏书庄丰富的藏书和郑玄来者不拒的态度,不其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来此读书的士人们也迅速增长。如今,东观的典籍已经抄写完毕,藏书庄俨然就是一处对所有人开放的东观。来此读书求学的士子,以藏书庄和郑庄为中心,散居开来,形成了另一个类似太学的所在…学乡。
不过,学乡与太学相比之下,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最大的差别,就是学乡的商业服务了。学乡不仅有典籍坊,还拥有自己的纸坊、高低档酒肆饭庄、粮店、杂货铺…甚至还有一家专门的葯铺。士子们毋须离开学乡半步,就能够得到所需的一切,没有现货,也可以订购到。这些都要归功于张涵,更准确地说,是归功于项奉。
张涵看到了学乡的重要意义,但他不方便出面,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参与。学乡的管理,向来是郑玄负责…重要的事情,他会与孙嵩、王烈、申屠璠、乐隐、高等人共同商议后,再作出决定。但是,张涵不方便公开出面,却可以为学乡提供便利。项奉是张涵的财务总管,除了纺织作坊外,并没多少事,这花钱的事自然给了他负责。
项奉对数字和商业非常。一到不其,项奉马上看到了无限商机。要知道,能读书的人再穷,也比普通人家要一些。何况,相当一部分人家里条件非常好。这样一批人聚在一起,消费水平远远超过了普通城市。项奉马上用高价买,用更多的土地换,拜托郑玄出面…想方设法把周围的田地买下了大半。然后,项奉在这里住了下来,五年时间过去了,学乡就有了旅店、有了出租的房屋院落,有了杂货铺、酒肆、粮店、纸坊、典籍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