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魏纪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诏以关内侯王祥为三老,郑小同为五更,帝率群臣幸太学,行养老乞言之礼。小同,玄之孙也。

吴孙綝以吴主亲览政事,多所难问,甚惧;返自镬里,遂称疾不朝,使弟威远将军据入仓龙门宿卫,武卫将军恩、偏将军干、长水校尉闿分屯诸营,以自固。吴主恶之,乃推硃公主死意,全公主惧曰:“我实不知,皆硃据二子熊、损所白。”是时熊为虎林督、损为外部督,吴主皆杀之。损,即孙峻妹也。綝谏,不从,由是益惧。

吴主与全公主及将军刘丞谋诛綝。全后父尚为太常、卫将军,吴主谓尚子黄门侍郎纪曰:“孙綝专势,轻小于孤。孤前敕之使速上岸,为唐咨等作援,而留湖中不上岸一步;又委罪于硃异,擅杀功臣,不先表闻;筑第桥南,不复朝见。此为自在,无复所畏,不可久忍,今规取之。卿父作中军都督,使密严整士马,孤当自出临桥,率宿卫虎骑、左右无难一时围之,作版诏敕綝所领皆解散,不得举手。正尔,自当得之;卿去,但当使密耳!卿宣诏卿父,勿令卿母知之;女人既不晓大事,且綝同堂姊,邂逅漏,误孤非小也!”纪承诏以告尚。尚无远虑,以语纪母,母使人密语綝。

九月,戊午,綝夜以兵袭尚,执之,遣弟恩杀刘承于苍龙门外,比明,遂围。吴主大怒,上马带建执弓出,曰:“孤大皇帝適子,在位已五年,谁敢不从者!”侍中近臣及母共牵攀止之,不得出,叹咤不食,骂全后曰:“尔父愦愦,败我大事!”又遣呼纪,纪曰:“臣父奉诏不谨,负上,无面目复见。”因自杀。綝使光禄勋孟宗告太庙,废吴主为会稽王。召群臣议曰:“少帝荒病昏,不可以处大位,承宗庙,已告先帝废之。诸君若有不同者,下异议。”皆震怖,曰:“唯将军令!”綝遣中书郎李崇夺吴主玺绶,以吴主罪班告远近。尚书桓彝不肯署名,綝怒,杀之。典国施正劝綝立琅王休,綝从之。己未,綝使宗正楷与中书郎董朝王于会稽。遣将军孙耽送会稽王亮之国,亮时年十六。徙全尚于零陵,寻追杀之,迁全公主于豫章。

冬,十月,戊午,琅王行至曲阿,有老公遮王叩头曰:“事久变生,天下喁喁,愿陛下速行!”王善之。是,进及布亭。孙綝以琅王未至,入居富中,召百官会议,皆惶怖失,徒唯唯而已。选曹郎虞汜曰:“明公为国伊、周,处将相之任,擅废立之威,将上安宗庙,下惠百姓,大小踊跃,自以伊、霍复见。今王未至而始入,如是,群下摇,众听疑惑,非所以永终忠孝,扬名后世也。”綝不怿而止。汜,翻之子也。

綝命弟恩行丞相事,率百僚以乘舆法驾王于永昌亭。筑,以武帐为便殿,设御坐。己卯,王至便殿,止东厢。孙恩奉上玺符,王三让,乃受。群臣以次奉引,王就乘舆,百官陪位。綝以兵千人于半野,拜于道侧;王下车答拜。即,御正殿,大赦,改元永安。孙綝称“草莽臣”诣阙上书,上印绶、节钺,求避贤路。吴主引见谕,下诏以綝为丞相、荆州牧,增邑五县;以恩为御史大夫、卫将军、中军督,封县侯。孙据、干、闿皆拜将军,封侯。又以长水校尉张布为辅义将军,封永康侯。

先是,丹杨太守李衡数以事侵琅王,其习氏谏之,衡不听。琅王上书乞徙他郡,诏徙会稽。及琅王即位,李衡忧惧,谓曰:“不用卿言,以至于此。吾奔魏,何如?”曰:“不可。君本庶民耳,先帝相拔过重,既数作无礼,而复逆自猜嫌,逃叛求活,以此北归,何面目见中国人乎!”衡曰:“计何所出?”曰:“琅王素好善慕名,方自显于天下,终不以私嫌杀君明矣。可自囚诣狱,表列前失,显求受罪。如此,乃当逆见优饶,非但直活而已。”衡从之。吴主诏曰:“丹杨太守李衡,以往事之嫌,自拘司败。夫钩、斩祛,在君为君,其遣衡还郡,勿令自疑。”又如威远将军,授以棨戟。

己丑,吴主封故南王和子皓为乌程侯。

群臣奏立皇后、太子,吴主曰:“朕以寡德,奉承洪业,莅事浅,恩泽未敷,后妃之号,嗣子之位,非所急也。”有司固请,吴主不许。

孙綝奉牛酒诣吴主,吴主不受,赍诣左将军张布。酒酣,出怨言曰:“初废少主时,多劝吾自为之者。吾以陛下贤明,故之。帝非我不立,今上礼见拒,是与凡臣无异,当复改图耳。”布以告吴主,吴主衔之,恐其有变,数加赏赐。戊戌,吴主诏曰:“大将军掌中外诸军事,事统烦多,其加卫将军、御史大夫恩侍中,与大将军分省诸事。”或有告綝怀怨悔上,图反者,吴主执以付綝綝杀之,由是益惧,因孟宗求出屯武昌;吴主许之。綝尽敕所督中营兵万馀人,皆令装载,又取武库兵器,吴主咸令给与。綝求中书两郎典知荆州诸军事,主者奏中书不应外出,吴主特听之。其所请求,一无违者。

将军魏邈说吴主曰:“綝居外,必有变。”武卫士施朔又告綝谋反。吴主将讨綝,密问辅义将军张布,布曰:“左将军丁奉,虽不能吏书,而计略过人,能断大事。”吴主召奉告之,且问以计画。奉曰:“丞相兄弟支甚盛,恐人心不同,不可卒制;可因腊会有陛兵以诛之。”吴主从之。

十二月,丁卯,建业中谣言明会有变,綝闻之,不悦。夜,大风,发屋扬沙,綝益惧。戊辰,腊会,綝称疾不至;吴主强起之,使者十馀辈,綝不得已,将入,众止焉。綝曰:“国家屡有命,不可辞。可豫整兵,令府内起火,因是可得速还。”遂入,寻而火起,綝求出,吴主曰:“外兵自多,不足烦丞相也。”綝起离席,奉、布目左右缚之。綝叩头曰:“愿徙州。”吴主曰:“卿何以不徙滕胤、吕据于州乎!”綝复曰:“愿没为官奴。”吴主曰:“卿何不以胤、据为奴乎!”遂斩之。以綝首令其众曰:“诸与綝同谋者,皆赦之。”放仗者五千人。孙闿乘船降北,追杀之。夷綝三族,发孙峻棺,取其印绶,斫其木而埋之。

己巳,吴主以张布为中军督。改葬诸葛恪、滕胤、吕据等,其罹恪等事远徒者,一切召还。朝臣有乞为诸葛恪立碑者,吴主诏曰:“盛夏出军,士卒伤损,无尺寸之功,不可谓能;受托孤之任,死于竖子之手,不可谓智。”遂寝。

初,汉昭烈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皆承此制。及姜维用事,建议以为“错守诸围,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听敌入平,重关头镇守以捍之,令游军旁出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运粮,自然疲乏;引退之,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于是汉主令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

◎甘四年己卯,公元二五九年,正月,黄龙二见宁陵井中。先是,顿丘、冠军、夏进中屡有龙见,群臣以为吉祥,帝曰:“龙者,君德也,上不在天,下不在田,而数屈于井,非嘉兆也。”作《潜龙诗》以自讽,司马昭见而恶之。

夏,六月,京陵穆侯王昶卒。

汉主封其子谌为北地王,恂为新兴王,虔为上王。尚书令陈祗以巧佞有宠于汉主,姜维虽位在祗上,而多率众在外,希亲朝政,权任不及祗。秋,八月,丙子,祗卒;汉主以仆董厥为尚书令,尚书诸葛瞻为仆

冬,十一月,车骑将军孙壹为婢所杀。

是岁,以王基为征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元皇帝上◎景元元年庚辰,公元二六零年,正月,朔,有食之。

夏,四月,诏有司率遵前命,复进大将军昭位相国,封晋公,加九锡。

帝见威权去,不胜其忿。五月,己丑,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当与卿自出讨之。”王经曰:“昔鲁昭公不忍季氏,败走失国,为天下笑。今权在其门,为久矣。朝廷四方皆为之致死,不顾逆顺之理,非一也。且宿卫空阙,兵甲寡弱,陛下何所资用;而一旦如此,无乃除疾而更深之!祸殆不测,宜见重详。”帝乃出怀中黄素诏投地曰:“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惧,况不必死!”于是入白太后。沈、业奔走告昭,呼经与俱,经不从。帝遂拔剑升辇,率殿中宿卫苍头官僮鼓噪而出。昭弟屯骑校尉亻由遇帝于东止车门,左右呵之,亻由众奔走。中护军贾充自外入,逆与帝战于南阙下,帝自用剑。众退,骑督成亻卒弟太子舍人济问充曰:“事急矣,当云何?”充曰;“司马公畜养汝等,正为今。今之事,无所问也!”济即戈前刺帝,殒于车下。昭闻之,大惊,自投于地。太傅孚奔往,枕帝股而哭,甚哀,曰;“杀陛下者,臣之罪也!”昭入殿中,召群臣会议。尚书左仆陈泰不至,昭使其舅尚书荀顗召之,泰曰:“世之论者以泰方于舅,今舅不如泰也。”子弟内外咸共之,乃入,见昭,悲恸。昭亦对之泣曰:“玄伯,卿何以处我?”泰曰:“独有斩贾充,少可以谢天下耳。”昭久之曰:“卿更思其次。”泰曰:“泰言惟有进于此,不知其次。”昭乃不复更言。顗,彧之子也。

太后下令,罪状高贵乡公,废为庶人,葬以民礼。收王经及其家属付廷尉。经谢其母,母颜不变,笑而应曰:“人谁不死,正恐不得其所”以此并命,何恨之有!”及就诛,故吏向雄哭,哀动一市。王沈以功封安平侯。庚寅,太傅孚等上言,请以王礼葬高贵乡公,太后许之。使中护军司马炎燕王宇之子常道乡公璜于鄴,以为明帝嗣。炎,昭之子也。

辛卿,群公奏太后自今令书皆称诏制。

癸卿,司马昭固让相国、晋公、九锡之命,太后诏许之。

戊申,昭上言:“成济兄弟大逆不道。”夷其族。

六月,癸丑,太后诏常道乡公更名奂。甲寅,常道乡公入洛,是,即皇帝位,年十五,大赦,改元。

丙辰,诏进司马昭爵位九锡如前,昭固让,乃止。

癸亥,以尚书左仆王观为司空。

吴都尉严密建议作浦里塘,群臣皆以为难;唯卫将军陈留濮兴以为可成,遂会诸军民就作,功费不可胜数,士卒多死亡,民大愁怨。